1974年12月,周总理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但他仍坚持带病工作,协助毛主席处理国家大事,当时毛主席指示提拔一位女干部,没想到周总理一反常态表示不同意,扣下了毛主席的批条,这是为何呢?
自1971年之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1974年的时候,毛主席长期在长沙休养,在第四届人大召开之前,周总理特地飞抵长沙,与毛主席当面商讨第四届人大的任命安排工作。
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了关于对邓颖超的任命,她被任命为人大副委员长,毛主席批示这项任命,周总理带着毛主席的批示回到北京,把各项人事工作安排落实,却唯独把关于邓颖超任命的批条扣下没有发出去。
众所周知,邓颖超是周总理的夫人,她能得到毛主席的认可,出任人大副委员长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周总理却高兴不起来,实际上周总理与邓颖超两人曾有过约定,只要周恩来担任总理,邓颖超就不会担任较高职务。
实际上邓颖超的资历和功劳并不低,担任人大副委员长是没有问题的,邓颖超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1925年加入共产党,担任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两人的婚礼没有摆宴席,只是吃了一顿便饭。
婚后邓颖超主要从事妇女工作,在1932年前往苏区,担任中央局秘书长、政治局秘书等职,可见邓颖超在红军时期的职务就不低,尽管她有资格担任人大副委员长,但周恩来坚守约定,不同意邓颖超出任人大副委员长。
在周总理看来,夫妇两人若是都出任国家重要领导干部,并不是一件好事,容易形成不好的示范,甚至是催生裙带关系,让组织和国家受到损害,也正是因此周总理和邓颖超才会有那样的约定。
周总理对自己和夫人邓颖超一直都是严格要求,据周总理的秘书何谦回忆,在建国之初制定工资标准时,当时毛主席等主要领导人的是行政二级, 邓颖超评为行政五级,这样的待遇对邓颖超来说不算高。
当周总理得知邓颖超定的是行政五级之后,就亲自找到邓颖超,说:“你的身体不算很好,工作也不太正常,我看你申请六级工资就够了”,邓颖超听完了周总理的话,并没有多说什么,说:“我听你的”。
就这样邓颖超的待遇从行政五级降为六级,不得不说邓颖超顾全大局,是一位贤惠的好妻子,对周总理的工作,虽然邓颖超从不过问,但是只要周总理需要,邓颖超就会全力配合。
周总理把毛主席对邓颖超任命的批示扣了下来,直到1976年1月,周总理去世之后,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才发现这份毛主席的亲笔批示,邓颖超看到这份批示后很激动,一方面是感谢组织的信任,另一方面是感动于丈夫和自己的约定。
在周总理和毛主席逝世之后,在1976年底,邓颖超当选为人大副委员长,成为了副国级的干部,履行了毛主席的任命,也遵守了与周总理的约定,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