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银元的泛滥真是银元收藏的“灭顶之灾”吗?

钱眼看历史 2025-04-17 15:49:51

银元收藏由来已久,但是在银元收藏活动的历程中,假货不断,从早期的低仿币、臆造币,再到近些年的高仿币和高银仿币,银元的仿制和造假技术层出不穷、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如今,市面上的仿制银元不仅量大,而且仿制技术基本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一些资深的业内人士、专家也有看走眼、吃药的时候,因此,银元收藏领域,水真的是太深了,而且深成了“海王”,于是有很多人无奈的感慨,造的跟真的一样,且看不出来就是真币,这话说的既无奈又现实。

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银元价格的节节攀升,再加上盒子币的催化,又促使了银元价格的进一步上攻,这反而更加加剧了银元高仿行业的迅猛发展,造假技术的突飞猛进,高仿银元对银元收藏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和心理打击,让一些新手望而却步,让资深玩家们丧气不已,那么银元收藏真的会因为高仿银元的泛滥而一蹶不振,遭受“灭顶之灾”吗?如何的放心大胆的收藏银元,尽量少吃药或不吃呢?笔者今天就这一话题简单的与大家谈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借鉴,也希望大家在留言里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1、要了解真银元的“脾气”

俗话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再高仿,也与真币会有区别,除了一些诸如重量、图案、版别、丝齿等量化参数的了解外,还要会看真银元的“脾气”真正的银元都是有自然天成的传世包浆,凡是人为做旧的东西是无法复制100多年的包浆与神韵,百年包浆和做旧包浆主要表现在自然与不自然,完全靠眼力,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有真正的银元,并且每天坚持去把玩,去欣赏,从而对真银元的图案、丝齿、光泽、重量和手感有一个感官上的体会,这就是所谓的锻炼眼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每一版银元的发行量、发行背景都要了如指掌,笔者听说,曾经有个藏友特别酷爱银元收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睡觉、吃饭外,银元始终不离手,用他自己的话说,看到都想吐了,现在,只要给他一枚不知真假的银元在手里掂量几下,他就能知道是否开门,当然,他这种也算是一种极端了,笔者的意思就是想告诉大家,银元鉴别的基本功就是首先要了解银元的脾气和身世,这是银元收藏尽量不吃药的最基本的功力。

2、多了解一下高仿路线

在了解真银元的“脾气”后,下面我们就要研究一下目前市面上高仿银元的各种路线了,毕竟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了解高仿的路线和现状,有助于我们在银元鉴别的道路上更加的顺利,我们都知道,仿制币主要分为低仿币、高仿币和臆造币,其中臆造币我们很好辨别,只要掌握了真银元的版别、面值、图案等元素,就会轻而易举的识别出来,低仿币的画面、重量和材质也很容易通过观察、称量、听音儿等手段轻易的辨别,仿制币最难识别的就是高仿币,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程,高仿币的水平也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通过新一代电脑制版、3D打印技术,再使用999纯银进行做旧,一般人是很难进行辨别,道理很简单,高仿币的图案、材料都与真银元十分接近,再加上进行做旧,足以以假乱真,按照现在银价和制作成本,与真银元的价格进行比对,对于仿造者来说,利润是极其丰厚的,因此他们就是舍得用真银来作为高仿银元的材料也是稳赚不赔,但是仿制就是仿制,他的材料配比、冲压技术始终不能与当年的铸造过程相提并论,虽然高仿币能够以假乱真,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币的成色、重量、丝齿、包浆和一些其他细节上找到蛛丝马迹,这是在掌握了熟练认识真币极其细节的接触上进行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水平,笔者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找一些高仿币去研究,和真币不断的对比,报以吹毛求疵的精神,一定会发现细节上的差异。

3、向国外银元领域触及

对于想收藏银元的新手,在对银元一知半解或对银元收藏水深这件事心存恐惧时,我们不妨把目光头像外国银元的收藏领域,因为我们都知道,银元始于国外,在中国发行和使用银元之前,在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铸造并使用银元了,比如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在当时的清政府称其为“番银”,后来到了清末、民国,世界实行银本位,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也都相应的铸造并流通银元,可以说,国外的银元种类更加繁多、铸造工艺远比中国银元要高,由于当时实行了银本位,白银铸币中的银含量基本都是900银,所以在成色上也都相差无几,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了850甚至含银量更低的低银铸币,相比中国银元,外国银元的选择面更广,制造工艺精湛,更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文化价值,也有助于个别喜欢研究西方历史和文明的人去通过银币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个世界的点滴。另一方面,中国的银元已经被炒作的上天了,再加上假币横行,购入的成本和风险非常大,尤其是对新手,但由于大多数国外银元并没有被国内业界所认可,始终是冷门,因此假币相对要少一些,价格也会低很多,简单的说,我们花低价钱能买到外国真银元,但花高价不一定能买到中国的真银元,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也适合初学者更易得到真银元,因为成色成一样,所以外国银元通常从其色泽、包浆等方面与国内银元相差无几,因此笔者认为,初学者最适合从外国银元入手,比如德国的威廉二世、西班牙双柱、英国马剑、俄国尼古拉、法国大力神等,通过对外国银元的了解,完全可以抱砖引玉的认识中国银元,至少在材质、色泽上是相通的,因此,笔者建议初学者可以先从外国银元入手,是通往银元收藏大门的最佳捷径。

无论是中国银元还是外国银元,从存在高仿币,中国银元尤甚,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银元的热忱就此终结,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增强自信心、循序渐进,不断的摸索,不怕失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由浅入深,在入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以外国银元和中国小银毫入手,这样经济压力和风险都相对更小一些,鉴别银元就是要深度的认识银元,手里要有真币,并不断的把玩研究,查阅资料,才能从知识层面和感官上不断的精进,眼力就是在这种百折不挠的状况下练出来的,面对排山倒海的高仿银元,我们既要无所畏惧,也要以冷静、理智的心态去对待,最后,笔者以一句通俗易懂的话,结束此篇: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真币真的可以有,眼力也会有的!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 2025-04-21 07:22

    作者压了一批外国银元出不了手,想忽悠人接盘。入错了盘,活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