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粽价差长期倒挂,今年有望修复吗?

顺为星瑞 2025-03-13 05:26:02

根据2024年以来的市场分析,豆棕价差(豆油与棕榈油价差)的长期倒挂主要由棕榈油供需偏紧与豆油供应宽松的格局驱动。

一、豆棕价差倒挂的成因

1. 棕榈油基本面强劲

-供应端受限:2024年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主产区受极端天气(如厄尔尼诺导致的干旱)影响,产量增长乏力,叠加油棕树老化问题,全球棕榈油单产持续下降。

- 需求端旺盛:印尼实施B40生物柴油政策(棕榈油掺混比例提升至40%),预计每年新增棕榈油消费约300万吨,同时印度等国的进口需求强劲,导致产地库存持续低位。

2. 豆油供应宽松

- 大豆丰产:2024年美豆和南美大豆产量创纪录,全球大豆库存高企,豆油作为压榨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受压制。

- 需求替代效应:豆棕价差倒挂促使豆油在食品加工等领域替代棕榈油,但豆油整体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导致其价格反弹乏力。

3. 政策与地缘因素

- 生物柴油政策分化:印尼棕榈油需求因B40政策激增,而欧盟逐步减少棕榈油在生物柴油中的使用,美国对豆油生物燃料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豆油需求。

- 出口限制与关税:印尼上调毛棕榈油出口税,泰国临时禁止出口,进一步收紧国际市场棕榈油供应。

二、2025年豆棕价差修复的可能性

支撑修复的因素:

1. 棕榈油供应边际改善

- 厄尔尼诺影响减弱,拉尼娜天气可能在2025年带来更多降雨,缓解东南亚棕榈油产区的干旱压力。

- 印尼棕榈油产量预计小幅增长(200万吨),若B40政策实施进度不及预期,出口可能增加,缓解供应紧张。

2. 豆油需求替代效应增强

- 长期倒挂下,豆油性价比优势凸显,终端消费(如食品加工)可能加速替代棕榈油,支撑豆油价格。

- 中国大豆进口节奏可能调整,若南美大豆丰产压力在2025年下半年缓解,豆油成本端或获得支撑。

3. 宏观与政策变化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提振大宗商品价格,若原油价格走强,豆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工业需求可能回升。

- 美国大选后生物燃料政策若转向支持豆油,或成为价差修复的催化剂。

阻碍修复的因素:

1. 棕榈油需求韧性

- 印尼B40政策即使分阶段实施,仍将锁定大量棕榈油用于国内消费,限制出口量。

- 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维持高位,棕榈油作为低价油脂的替代优势难以被完全取代。

2. 豆油供应压力延续

- 2025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可能保持高位,南美大豆增产预期持续,豆油供应宽松格局难改。

- 中国豆油库存高企,若压榨利润维持,豆油去库速度可能放缓。

三、市场预测与投资建议

1. 价差修复节奏

- 短期(2025年一季度):倒挂可能延续,因棕榈油主产区仍处减产周期,而豆油库存压力未完全释放。

- 中期(2025年下半年):若天气和政策利好兑现,豆棕价差或逐步收窄,但仍可能低于历史均值(400-800元/吨)。机构预测2025年豆棕年均价差或为-636元/吨,较2024年有所修复但未完全正常化。

2. 策略建议

- 套利机会:关注远月合约(如2025年5月或9月)的豆棕价差修复,通过做多豆油、做空棕榈油构建组合,但需设定止损点防范棕榈油突发供应风险。

- 风险提示:印尼B40政策执行力度、南美大豆天气、原油价格波动及中美贸易关系是核心变量。

结论:2025年豆棕价差存在修复机会,但完全回归历史常态的可能性较低。修复幅度将取决于棕榈油供应改善程度与豆油需求替代的持续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主产区天气、生物柴油政策及宏观经济动向,灵活调整策略。

0 阅读:0

顺为星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