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领先!大同中学新添“芯片科学教育实验室”

上海黄浦 2025-04-13 10:51:02

这个学期,一间在学生心目中“超酷”的实验室,正式在上海市大同中学落成启用——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及上海市大同中学共同建设的“芯片科学教育实验室”,不仅是黄浦区唯一的芯片实验室,更是上海市所有中学里领先的高洁净度芯片实验室。

有了这一功能强大的实验室,学校的科学教育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上海市大同中学课程教务中心主任李樑介绍,依托芯片科学教育实验室,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分阶段开设了“AI+智慧芯片设计”课程,由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一起,组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课堂”。

在这门课程中,高一学生主要学习运用人工智能EDA设计软件,尝试设计诸如电梯控制、小车自动驾驶、微流体控制等场景的芯片。能真真切切地参与设计生活中能实际运用的芯片,学生们的兴致格外高涨,记者获悉,在设计芯片的基础上,到了高二就可以进入芯片科学教育实验室,体验晶元制备、芯片刻制封装及测试等过程,将他们亲手设计的芯片制作出来。学习期间,上海的一家芯片设计领军企业也会派出工程师,前来指导中学生进行芯片制作。

每周一次,每次两节课,这门芯片设计课充满了“仪式感”。记者看到,进入实验室之前,师生要穿上专业的防尘服和鞋套,并戴上口罩和手套。实验室里高精度的紫外光刻机和显微镜,对“无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课堂里,学生的变化正悄然发生。有部分同学已经明确将来想选择芯片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明确生涯发展方向有明显的助益,他们的选科依据不再是“道听途说”,而是在真实的体验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将这样的高端科技资源引入中学校园,是该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一项具体举措。学校旨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其专业认知和素养,将目标指向培养能投身我国芯片领域,堪当大任的高科技人才。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大同中学也是全国二十所各学段实验校组成的协作组组长单位。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国家课程、上海市双前沿课程和校本课程。经历15年的精心耕耘与沉淀积累,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完备成熟的CIE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对科学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联合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引入高端资源,协力高质量推进科学教育,通过课程的专题项目学习,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和学科知识,经历“问题发现—实验探究—创造转化”的完整历程,逐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技术和技能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记者 / 王菁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蔡维帅

视频 / 蔡维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