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说到做到,安理会通过巴以决议,美国不再反对,俄不太满意

大片短说 2023-11-17 22:20:47

中国说到做到,安理会通过巴以决议,美国选择弃权,俄罗斯不太满意。安理会最新通过的巴以决议有何特殊之处?中国兑现了哪些承诺?美国为什么不再反对?俄罗斯又为何不太满意?

11月1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在中国的主持下,会议通过了一份巴以决议,这也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就巴以决议草案达成一致。

通过投票结果也可以看到,对于这份决议,全场没有一个国家表示反对,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投下赞成票,即便心中有异议的美国、英国、俄罗斯也只是选择了弃权。

美国为什么选择弃权呢?首先,美国对这份决议还是有些不太同意的,因为决议并没有明确谴责哈马斯,在上个月美国第一次反对巴以决议时就表明了这一点。

那么,美国又为什么没有动用一票否决权呢?主要原因,还是国际舆论的压力太大了,就在11月15日,以色列国防军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强行攻入了加沙地带的希法医院,这一下,包括加拿大等美国的铁杆盟友都看不下去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要求以色列政府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并直言这是“对妇女、儿童和婴儿的杀戮”。

拜登的态度也不再“坚定”,虽然明面上没有反对以色列的行动,但是有呼吁“以色列针对这家医院有关的行动将不那么具有侵扰性”。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以色列继续一意孤行下去,美国也没办法继续给内塔尼亚胡兜底了。

俄罗斯又为什么对这份决议也有点不满意呢?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给出的理由是,“人道暂停不能取代立即实现停火”。

这就要说回到决议本身,这份由马耳他提出巴以决议草案,的确在很多内容上做了妥协,其中就包括没有呼吁“立即停火止战”,而是“在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

因此这份决议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时间,挽救加沙陷入危机乃至濒死的平民,但是在人道主义暂停后,冲突是有可能继续的。

我们注意到,在解释性发言阶段,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也提到了这一点,即开辟人道空间是首要任务,在关乎战争与和平、关乎中东地区长治久安的问题上,中国作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也会继续努力。

在本月担任轮值主席国之初,中方就许下了承诺,将全力推动巴以决议的通过,如今中国也的确说到做到了,这便是大国担当。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方最近针对巴以局势的发言,语气上也明显有所增强。

例如在11月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在谈到以色列袭击希法医院时,直言中方对此非常“担忧和痛心”,还强调了中国要跟阿拉伯国家合作,推动和平进程。

如果以色列敏感的话,应该能意识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手意味着什么。

不仅如此,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四届中东无核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更是点名警告以色列,要求以方以无核国身份成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

中方的态度正在发生细微的变化,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也不再坚定,接下来以色列是否应该听从国际社会的呼声?内塔尼亚胡政府真应该审慎考虑。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