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力荐的大型纪录片《定风波》,我才真正读懂了苏东坡

日以远兮 2023-08-15 21:07:0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洞见CC

央视推出了一部国宝级纪录片《定风波》。

该片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完整地再现了苏轼从少年时期到垂垂老矣,所经历的坎坷与荣辱。

纪录片中讲到,苏轼这一生,虽有过高居庙堂的风光。

然而更多的时刻,却是风波不断,厄运连连。

他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3岁自己也被贬黄州,此后一直奔波在被贬的路上,直到生命的尽头。

从这些遭遇来看,苏轼的一生是极其悲苦的。

可苏轼奇就奇在,无论跌至何种境地,他总能以最好的心态,去享受生活,承受命运。

也正是这副豁达的心胸,让苏轼超越自我,活成了世人眼里的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对:

苏东坡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去《定风波》里遇见苏东坡,读懂苏东坡。

1

在苦闷时,读懂他的孤独

凡是伟大的人物都孤独,而苏轼尤甚。

纪录片中讲到,苏轼一生经历的孤独,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亲人渐少的痛楚,二是无人理解的心酸。

苏轼踏上仕途前,曾拥有过一段父母在旁、爱人在侧的幸福时光。

好景不长的是,苏轼考取进士后不久,就经历了母亲离世的悲苦。

所幸那个时候,还有妻子王弗从旁安慰劝解,他才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日子还没平静几年,王弗又因病去世。

第二年,父亲苏洵也在疾病交加中,与世长辞。

一系列的变故,让苏轼的小家,从原本的其乐融融,变成了后来的冷冷清清。

人至中年,苏轼发现,他曾珍视的一切:故乡,母亲,发妻,父亲,都在不断离他远去。

陪他一起出川的弟弟苏辙,如今也天各一方,各自奔忙。

从此,他前行的路上变得更加孤单。

可他要承受的孤独远不止于此。

除了尝遍这些生老病死的痛苦,苏轼在政治上也饱受打击。

一直以来,苏轼想的都是如何为国为民,可他这些想法,总是得不到当权者的理解。

同僚们忽视他,打击他,甚至将他一贬再贬,只为让他屈服。

可就算被贬至荒无人烟的海南,就算要承受无人理解的苦楚。

苏轼也不肯违背自己的初衷,去迎合官场的污浊。

在这种孤独和苦闷中,他反而逐渐学会了释怀与超脱。

因为忍受了亲人渐少的孤单,他看淡了生死;

因为承受了无人理解的落寞,他修炼出了一颗八风不动的心。

我们每个人,也会经历许许多多孤独难言的时刻。

越是苦闷,越要自我和解;越是无人问津,越要坚守本心。

《百年孤独》里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熬过所有无人问津的孤独,即便一个人,你也能活成一支队伍。

2

在处世中,读懂他的慈悲

在苏轼一生中,慈悲是贯穿他生命的底色。

他为官四十余载,做过的善事不计其数,到一方便要造福一方百姓。

公元1071年,苏轼被外放杭州任通判。

此时恰逢除夕,苏轼按照惯例去狱中提点犯人。

可看到狱中那些因还不起“青苗贷款”而锒铛入狱的穷苦百姓,苏轼又心生不忍。

于是,他立即找到太守沈立商议,释放了370多名轻犯回家过年。

对于那些重刑犯,苏轼也下令从初一到初五都给他们供给肉食,并严令狱卒不准打骂他们。

做完这些后,苏轼仍觉对百姓亏欠不已,在狱中含泪写下了一句: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离开杭州后,苏轼又迁任密州太守。

那时的密州,正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弃婴也随处可见。

目睹这等惨状的苏轼心急如焚,一到任便向朝廷上书,请求调拨赈灾粮、减免赋税。

随后,他又亲自带领当地百姓,想尽一切办法消灭蝗虫。

除此之外,苏轼还将城外所有的弃婴都带回了太守府邸,自掏腰包请人帮忙照看。

对于那些愿意领养弃婴的家庭,苏轼还承诺他们,朝廷会按月给抚养费,嘱咐他们将孩子抚养成人。

就这样过了两年,密州也在苏轼的治理下,从原来的民不聊生之地,变成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之所。

纪录片中曾这样评价苏轼:“他眼里见不得百姓疾苦,他一直是一个眼睛向下看的人。”

在苏轼眼中,世间没有可恨之人,只有可怜之人。

所以苏轼每到一处,每至一城,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也正是他这种慈悲心肠,让他在以后被贬的岁月里,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爱护。

苏轼用一生教会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葆有一颗慈悲心。

人有了慈悲心,见草木犹生怜,见万物有悲悯,自然而然就会善待遇见的一切。

善意会流转,总有一天,你付出的慈悲,都会化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生命里那些漆黑独行的路。

3

在聚散中,读懂他的通透

金庸先生说:“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在这人世间,没有谁能左右遇见,也没有人能阻止离开。

何时聚,何时散,皆是缘分使然。

纪录片中讲到,苏轼在黄州时,先后结交了三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潘丙、郭遘、古耕道。

潘丙是一个卖酒的市井小民,但他的酿酒技术远近闻名。

好酒的苏轼经常去他店里沽酒,一来二去间,两人很快就热络起来。

在潘丙的介绍下,苏轼又认识了卖药的郭遘和乐于做慈善的古耕道。

几人闲暇时经常聚在一起,聊诗文,谈坊间趣事,度过了一段十分快意的时光。

后来,苏轼跟官府申请了一块荒地耕种,潘丙几人又天天过来,帮着苏轼干了很多农活。

在苏轼被贬黄州的那段艰难日子里,潘丙几人的出现,给了他很大的慰藉。

可随着朝廷的一纸调令,苏轼不得不离开黄州,奔赴汝州。

临行之前,苏轼又特意跑到潘丙的酒肆,与他们几人话别,并安慰他们不要过分伤感。

正所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此后哪怕相隔再远,苏轼与潘丙几人的书信却从未断过。

有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当一段缘分尽了的时候,除了伤怀,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学学苏轼面对离别时的通透。

公元1091年,苏轼在送别钱穆父时曾说道: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这茫茫天地间,你我都是过客,既如此,又何必为了一时的离散而伤感。

人生本无常,聚散终有时。

看淡结局的离散,珍惜相聚的美好,才是对一段感情最大的重视。

4

在无常里,读懂他的豁达

纪录片开头讲到,苏轼年少成名,后又在科举考试中大放异彩。

他的才华,让文坛领袖欧阳修都直呼: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宋仁宗在见过苏轼的文章后,也有意将他培养成宰相。

然而这样高端的开局,还是敌不过世间的变故。

后来,“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贬入狱。

经众人营救后,苏轼好不容易从牢狱中走了出来,此后又半生走在被贬的路上。

然而无论被贬至何地,苏轼都有本事,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那些所有失意的岁月,没有击垮他,反倒练就他一腔“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从容与豁达。

在黄州,苏轼一家穷得连衣食都没有着落。

身处这种境地,苏轼没有怨天怨地,而是主动放下笔杆子,一门心思当起了农夫。

闲暇之时,他又会泛舟于赤壁之上,看月洒大江,听潮起潮落。

那一片穷山恶水,却让乐观的苏轼看出了另一番美好。

后来到了更偏远的惠州,苏轼亦没有被遍地的瘴疠所吓倒。

他反而觉得,那里的乡民可亲,荔枝可口,是个适宜养老的安乐之地。

被贬到孤悬海外的儋州,苏轼也是带好棺材,从容以赴。

那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苏轼也能暗自又庆幸,没有瘴疠。

苏轼一生风波不断,可无论经历了什么,他都懂得用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治愈所有不幸。

罗曼·罗兰曾说: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尽管命运不曾善待你我,岁月也不曾对你我温柔。

但哪怕被生活捶入谷底,我们也要千次万次地救赎自己。

只要心中的热忱不灭,终有一日,你所经历的苦难,也能被你笑着说出来。

公元1083年,苏轼与友人在往返沙湖的途中,突遇大雨。

同行的人皆狼狈躲雨,苏轼却在雨中泰然自若,缓步而行。

雨停后,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激励无数人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的风雨再大,也别害怕,从容走下去,自然会走至风消雨停。

苏轼写这首《定风波》,想要平定的,不只是那一场自然界的风雨,更是他一生的风波。

《定风波》之后,官场的失意也好,半生的流离也罢,苏轼都一笑释然。

人这一辈子,风雨扑面是常态,跌宕起伏是人生。

我们无法改变这些命定的坎坷,但至少我们能决定自己的心态。

当命运的风雨袭来时,愿你也能从容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经历人生风雨后,愿你我都能用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化解遇到的所有苦难。

点个赞吧,读懂苏东坡,纵然生活诸多变故,愿你我也能一路高歌,悠然前行。

2 阅读:108

日以远兮

简介: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