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位好汉,打方腊时只去了102位,还有6位好汉为何不去?

诗酒趁年华呀 2024-12-17 09:34:28

文|文史情报处

编辑|文史情报处

梁山108名好汉中有6位没有参加征讨方腊,他们是公孙胜、安道全、皇甫端、乐和、萧让。

这6人之所以没有参加,是有意或无意避开了这场血雨腥风,而最后这6人都安稳度日,保住了性命,这无疑和一些战死的梁山好汉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这六这个人为何没有跟随宋江征战方腊呢,他们究竟去做什么了,而其他被朝廷招安的好汉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01

绕开命运劫难的梁山六杰

梁山好汉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随后出征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征伐方腊期间,梁山好汉损失惨重,只有27人最终回朝受封。

除参与征讨的梁山好汉外,还有6人因各种原因幸免于难。

这6人因种种机缘巧合躲过这场惨烈的厮杀,他们各有专长,或道术高深,或医术精湛,或相马绝活,或能歌善舞,或书法造诣深厚,或刻印技艺超群。

公孙胜是入云龙,自幼便跟随紫虚观的罗真人学习道术,法力深厚无边,他有着杏子眼和八尺多的身高,相貌堂堂,身穿道袍,时常背负古铜七星剑,与典型的道士形象十分相似。

他悬壶济世,能祛病疗伤,也能呼风唤雨驾雾乘云,他还曾与晁盖等人合力斩杀生辰纲,后为避难上了梁山,成为元老级人物。

而公孙胜洞察事理,宋江接受招安后,公孙胜便再次离开梁山,返回家乡。

他预见这次征伐势必惨烈,遂遵循师父教诲,避开这场厮杀,他在山林中修行,最终长寿八十二。

安道全是神医,医术高超,曾治愈宋江后背的疮疤,拯救过无数梁山兄弟的性命,他本不愿加入梁山,被张顺设计迫上了山。

他救死扶伤,与梁山份属一体,后来宋徽宗染病,将他特调入宫疗治,因此逃脱战场厄运。

皇甫端是马医,不但能治牲畜疾病,更擅相马判断马匹优劣,他原是张清的朋友,后被引荐上山,成为梁山马军的主脉。

他保驾护航,让战马充沛体力,立下汗马功劳,后宋徽宗赏识他的本事,留他在御马监工作,因此幸免战祸。

乐和是铁叫子,不仅歌喉动听,还通晓音律,能拉能唱,他被迫上山后没受重用,只能调剂气氛。

后来他才进入王府工作,不再是草寇,而是王府听者,他靠一技之长脱离战场生死一线。

萧让是圣手书生,书法造诣高深,尤其擅长伪造他人笔迹,他曾用超凡手艺救宋江一命。后来被蔡京留在太师府中做先生,躲过厮杀劫数。

金大坚是玉臂匠,善于雕刻,擅长制作印章,宋徽宗爱好他的技艺,留他在宫中使用,因此他逃离了这场血雨腥风。

以上6人各有所长,又机缘凑巧,才得以避开这场浩劫,安度晚年不再过草寇生活,真可谓是后生乐也。

02

水浒好汉的不同命运

而跟着宋江一路厮杀回来的其他好汉是因为运气好得以活下来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宋江率领梁山泊108名志士最终都归顺了朝廷,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好汉,在招安后的命运也各不相同。

安然度过风波的“文职人员”

我们先来看那些始终站在指挥后方的文职和管理人员,他们基本都安然度过了这场动荡。

宋江作为大军的统帅,始终坐镇指挥帐篷,与吴用、朱武组成梁山脑力群。

他们制定计策、遣发部队,较少亲临前线,梁山运粮官李应更是远在山上,全程未下山分文,这些大脑和钱袋子是梁山必不可少的要害部门,自然不会受到全军之力保护,平平安安。

而梁山的其他基建与服务人员,如总务主任裴宣、统计员蒋敬、仓库保管员杜兴、食堂管理员宋清等等,他们更是一直远离生死搏杀,基本不会面临威胁,这些梁山必不可或缺的“细胞”,成员们都得以在风头过后各奔前程。

高超本领的主力战士

不过拥有超凡武力与独当一面的战士好汉,他们虽在最危险的前线厮杀,却依旧安然无恙,我们来看这些泰山北斗的几位。

首当其冲的是梁山第一高手,玉麒麟卢俊义,他单挑辽国四大神将,技压群雄,有四位大将燕青、穆春等护卫左右,简直是战场上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平生最难对付,也最难被对手置于死命。

还有原本就官居高位的名将关胜、呼延灼等,他们不但武艺高强,更是出色的统帅,带领大军百战百胜,也有平生杀人极多、声名狼藉的鲁智深、武松等死神级杀手。

这些人的组合简直令敌人胆寒,又有强大战力保驾,自是无恙。

号称战神的花荣是个例外,他在平定方腊后跟随自己的老大哥宋江被朝廷招安,后来得知宋江被害死,选择在宋江的墓前自缢而亡,与他一起重情重义的还有吴用。

凭借特殊本领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好汉,也基本上没有被战祸波及,例如有“飞毛腿”之称的戴宗,他奔跑飞快,难以被敌人捕捉到,又很少真刀实枪厮杀,所以从未受过伤。

此外还有火炮专家凌振,他主司火炮轰击,提供从后方的力量支援,也很少到前线冲锋,自然没有受过重创,就连最神秘的混世魔王樊瑞,他还懂些法术,更是难以被击毙。

不甘心的半路出家人

当然也有一些最初并不想上梁山的好汉,他们对宋江的招安之举并不信服,也不看好梁山的前景,这些半路出家人始终没有投入全部心力,最终也都安然无恙。

例如商人李应,他被宋江算计上了山,只想赶快洗手不干,参战时也只打七八分力,心里始终想着重操旧业。

这类人不会拼尽全力去冲锋陷阵,反而比较注意保全性命,最后果然都安然无恙,李应回乡重新当上了土豪,朱仝则通过军功升为节度使。

孙立等人也因为立场模糊,地位排在次列,参与主要战役的机会不多,自然也就没受到重创,他们平安归国,重新任官当差。

另有目的的巧妙脱身者

也不乏从一开始就心怀鬼胎、别有用心的好汉,这些人总有一手准备,他们巧妙脱身,各得其所。

一心复兴家业的柴进,始终心系属于自己的江山,燕青更早就看清局势,准备了和李师师的退路,这些老谋深算之人,岂会轻易葬送性命?他们最后无一例外都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甚至还有天生流着海水的江湖大哥李俊,他与宋江志趣不合,最后干脆跟随当地水师,开启属于自己的海外王国,最后竟然在异域的暹罗国见到他的名字,真是谁也想象不到。

追随宋江的硬派

当然最后还有一类最让人唏嘘的硬核死忠,他们情比金坚,最终选择了追随宋江的脚步,壮烈赴死。

宋江在毒酒事件后首当其冲选择与之同行的,就是他的头号粉丝李逵,此外吴用、花荣得知噩耗也相继自杀,忠心耿耿的戴宗更是在宋江归天后不久,也大笑而终。

这些历经波折最终仍矢志不渝的兄弟们,他们大义凛然,壮烈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正是他们这一壮举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令人永生难忘。

这就是108位汉子们经历战乱和政治风云后迎来的不同命运,其中有不少人物威猛异常、本领高强,成功地渡过了这一劫,更有一批老谋深算之人,早已居安思危,事先准备好了退路。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忠诚至死,最终壮烈赴死,可歌可泣,每一个不同的结局都令这部传奇书写完成了传世经典。

留下一点血脉的幸存者

作者作为老百姓,也会考虑到这些兄弟们不能子嗣断绝,所以每对兄弟之间,总也会留下一人,延续香火。

例如阮氏三兄弟活下了阮小七,蔡家兄弟中蔡庆未死,穆弘和穆春也留下了穆春。

就连关系密切的邹渊、邹润,也仅死了邹渊一人,确保了邹家的骨肉,这些留下血脉的好汉,也都没有受到战乱的波及。

03

方腊之战:梁山军的惨胜

宋江领导的梁山军,在接受朝廷招安后,马不停蹄投入数场战役,他们先后平定了辽国叛乱、讨伐田虎、攻打王庆,皆以少损伤多的战果告终。

然而在随后朝廷下达的征讨方腊任务中,梁山军却损失严重,仅剩三十六人归来,这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这究竟是为何?

民心支持的丧失:方腊得到江南百姓的拥戴支持,而作为朝廷官军的梁山军,难以在当地争取到老百姓的信任与认同。

没有民心基础,会让梁山军在作战中处处受阻,丧失主动权,梁山军应反思如何通过自身行动赢得百姓信任,这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敌后成功开展游击战。

地利人和的双失:梁山军步行千里,疲惫不堪,而方腊军居于腹地,补给丰富,这种状态差异使梁山军陷入消耗战的不利境地。

同时大批猛将因病倒下也削弱了战力,梁山军应反思有效改善将士后勤保障和健康状况,这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充足性。

盲目强攻的教训:宋江多次采取强攻战术,导致梁山军伤亡惨重,这反映出指挥官对形势判断的失误。

梁山军高层应反思如何因势利导,避免在处于不利态势时仍采取高风险的正面强攻,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战术,这关系到作战计划的科学性。

水陆兵力匹配的失衡:梁山马军雄厚,步兵也很强悍,但水战力量较弱,这在江南水乡战场上成为软肋,梁山军应反思如何强化水战兵力建设,使各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提高,这关系到应对多样复杂地形的需要。

士气的丧失:随着伤亡惨重,梁山军士气低落,内部疑虑和怨言也在偷偷酝酿,这反映出领导核心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疏漏。

梁山军高层应反思如何提高士气,增强战友情谊,坚定共同目标,这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内在源泉。

统帅的责任担当:宋江作为统帅,在部署和指挥上责任难辞,梁山军惨败充分暴露了他统帅能力、判断力、政治手腕的不足。

宋江自己更应深刻反思,汲取教训,提高领导指挥水平,这关系到梁山军能否在未来战场取胜。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梁山军士气低落,他们前面打了好几仗,都没得到朝廷的封赏,心里恨,再打下去的动力不足。

宋江为了赢下这场仗,多次采用强攻策略,死伤惨重,让大家更加丧气,士气一蹶不振。

这场战役表面上看是梁山军的胜利,但实际上他们折损惨重,可见即使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也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遭遇滑铁卢。

这场战役暴露了朝廷的腐朽与百姓的困顿,也让梁山军意识到正义感和士气的重要性,我们不应局限于战役本身,而要从更深处反思其中的教训。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