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八爷胤禩最大的侮辱不是改名"阿其那",而是封为"廉亲王"

一切回归史 2025-02-11 18:13:07

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余年,提到帝王之家,人们难免会想到皇宫,而在这高高的宫墙之下,也只有宫斗让人们印象深刻,毕竟当时的女子社会地位有限,通过宫斗获得皇帝恩宠或许是唯一笼络财富与地位的方式,所以历朝历代宫斗都极为残酷。

相比于女人之间的争宠,男性之间对于皇位的争夺更加严重,尤其是在清朝所爆发的九子夺嫡事件,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宫斗,影响力极为广泛,不仅涉及到好几位皇子,甚至还牵扯到了三代人,就算后来雍正成功继承皇位,也依然被议论纷纷。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消灭自己的政治敌人,于是在当上皇帝之后,便对自己曾经的兄弟下手,老八是极为凄惨的一个,不仅自己被囚禁,就连唯一的儿子也不能幸免,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侮辱并不是改名为阿其那,而是册封为“廉亲王”。

九子夺嫡中的胤禛与胤禩

四皇子和八皇子的矛盾是从九子夺嫡开始的,甚至可以说,继承人位置的抢夺让康熙的诸多儿子们完全丧失了手足之情,而这一场巨大的争夺战,也让手足之间埋下了仇恨,四阿哥胤禛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他十分擅长隐忍,但也很记仇。

其实在这场皇位争夺之中,四阿哥原本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只不过内心的城府让他顺着父皇康熙的心思去办事,不着痕迹增加了自己胜利的可能性,与其说是壮士断腕,不如说是笑里藏刀,表面看起来谁都没有得罪,实际丝毫不会放过自己的政敌。

因为四阿哥胤禛的心狠手辣是完全没有外在表现的,甚至是喜怒无常,看似在九子夺嫡之中,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却在暗中把握大局,以至于后来掌控了所有兄弟们的命运。

最早册立的皇太子,是自己的嫡子老二,而当时的大哥虽然才华出众,但因为并不是皇后所生,所以并不拥有太子之位,康熙并不是没有察觉到阿哥之间对皇位觊觎的微妙关系,而是错误采用了放任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制衡。

尤其是自己比较偏爱大阿哥,也比较宠爱皇太子二阿哥,所以在实际上默许了两人的争斗,这也为后来的皇位争夺进一步扩大埋下了伏笔,而康熙皇帝自己,对于这即将到来的危机却全然没有察觉。

四阿哥胤禛在这场争夺战中扮演了笑面虎的角色,以大阿哥和二阿哥之间的争夺为例,二者的不合已经放在了明面上,甚至当二阿哥被废除太子之位的时候,大阿哥竟然敢直接站出来表示自己可以除掉老二,这直接惹火了自己的老爹康熙,从此丧失了所有的竞争优势。

唯独胤禛做到了事不外露,此人十分擅长暗中运营,首先就表现在处理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上,当康熙皇帝决定复立太子的时候,诸多王孙贵族全都表示反对,因此遭到了康熙的反感,唯独四皇子胤禛表示赞同,这大大增加了他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好感。

实际上胤禛和皇太子的关系并不怎么样,他之所以表示拥护,主要是因为捏准了父亲康熙的心思,通过维新的做法来获得了康熙的赞许和器重,所以在后来被册封为雍亲王,拥有更多的权利和地位,也就是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这场九子夺嫡的大风浪之中,胤禛巧妙周旋,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和太子党以及八爷党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最终让他在康熙驾崩之后成功继承了皇位。

在顺利登上皇位之后,雍正就开始了肃清政敌的计划,而在具体实施之前,其实也对八阿哥胤禩进行了册封,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安抚民心,要知道在当年皇位争夺的时候,太子党和八爷党都是自己的有力竞争者,若自己没有成功上位,恐怕现在已经十死无生。

在这种情况下,登基之后能对其进行册封也只是缓兵之计,从雍正皇帝的实际表现来看,自己真正重用的只有十三阿哥而已,其他的政敌一概都会被除掉,作为太子党,当年已经被康熙皇帝处理的差不多了,目前的眼中钉就只剩下了八爷党。

雍正虽然对了册封,但内心依然十分防备,并且很快对其进行了处理。

胤禩的悲惨遭遇

作为曾经的敌人,雍正皇帝对八皇子和九皇子进行了残酷打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借题发挥,处理八皇子胤禩的重要事件就是“满丕案”,这次事件不仅是雍正皇帝杜绝贪腐的主要举措,也是在他登基之后除掉政敌的首要方法。

在雍正元年东窗事发之后,雍正派遣胤禩和阿贝勒同时审理此次案件,但过程上相对比较缓慢,到了雍正三年的时候,虽然是有了结果,但雍正皇帝对于八阿哥胤禩所给出的处理意见并不满意,包括最终的审判结果也不认同,所以对他进行了多次斥责。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二人关系转变的开始,但实际上却是雍正皇帝针对胤禩的借口,因为贪腐在历朝历代都存在,对这种案件的处理原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本来很快就会得出结果,但这次案件的审理持续时间太长,主要原因就是雍正想借此来肃清八爷党。

雍正在这次案件的处理之中大肆借题发挥,通过案件来探寻胤禩及其党羽,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雍正的狐狸尾巴也终于露了出来,此前的册封与拉拢全都是假的,八爷可以说是雍正最忌惮的一个人,早在康熙的时候他就四处拉拢势力,结交大臣。

在康熙47年的时候,曾与群臣商议立储的问题,不曾想满朝文武竟然一同举荐胤禩,这不仅让康熙皇帝对他心生怀疑,也让他成为了所有皇子的众矢之的,后来又因为老鹰事件,导致胤禩与康熙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所以注定他无法继承皇位,而对于雍正来说,自己虽然成功登上皇位,但胤禩在朝中的势力很大,除了竞争者之外,谁都难以对其构成威胁,想要除掉他,甚至不可能采用寻常的方法,想要通过大臣自发弹劾而除掉胤禩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他的集团羽翼丰满,手下还有许多是朝廷高官,如果采用这种直接的方式对胤禩下手,那么会直接激化皇室内部的矛盾,进而演变为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不是雍正皇帝所希望看到的。

毕竟当时的自己连皇位的合法性都受到质疑,如果采用弹劾的方式除掉老八,那么无疑会直接失去朝廷和官员的拥护,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秩序就会完全混乱,此举虽然能够除掉自己的政治隐患,但是并不能获得舆论的支持。

名字的悲剧性

对八爷的册封或许是最大的侮辱,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阳谋,胤禩作为在太子之位争夺中没有成功但幸存下来的人,已经算是饱经风浪,对于胤禛的举动自然了如指掌,他当然明白,四阿哥对自己的拉拢和册封都是假的,但却无能为力。

“廉亲王”这个封号堪称最大的侮辱,所谓的廉并不是公正廉洁的含义,更大的可能是强调这个亲王的“廉价”,朝中群臣都曾经历过昔日的争斗,自然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和威胁关系,但全部都看破不说破,胤禩自己作为当事人又岂能不知。

而雍正皇帝不仅册封了八阿哥本人,还顺带封赏了他唯一的儿子弘旺,这对于胤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可以直接理解为这是雍正要除掉自己两代人的重要信号,可悲的是对方已经是皇帝之位,自己明知危险即将来临,却又无法改变。

作为高高在上的“廉亲王”,胤禩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日后的罪名,而此时审理的官员满丕,也是曾经自己阵营之中的一员,仅在一年之后灾难就来临了,雍正皇帝指出了廉亲王胤禩的多条罪状,表示此人阴险狡诈,很让自己失望。

随后不仅关入大牢,限制了人身自由,甚至还消除了满清贵族的身份,在地位上还不如平民,曾经的廉亲王,不最终被改名为阿其那,丧失的身份并不足以伤心,曾经的册封才是最大的侮辱。

因为这能够充分表示雍正对局面的掌控,所谓的册封,就是告诉对方我要除掉你,但是你却没有丝毫办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人诛心,所以八阿哥胤禩在被关进宗人府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而他唯一的儿子也被流放,同样没有姓名权。

结语

从此处分析,雍正的确满足当皇帝的所有需求,善于隐忍又能够做到八面玲珑,对自己的政敌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在处理八阿哥事件的时候,懂得先抑后扬,用册封来攻破其内心防线,再用阳谋进行果断处理。

参考文献

[1]张书才.关于“阿其那”与“塞思黑”的满文原意[J].红楼梦学刊,2004,(04):260-269.

[2]沈原.“阿其那”、“塞思黑”考释[J].清史研究,1997,(01):90-96.

[3]孟森.清初三大疑案考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57.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