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最新发现: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可提升患者生存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02 10:25:5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曹宇悦 赵苑旨)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占成教授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朱小玉主任医师团队,首次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干细胞输注时间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4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占成教授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血液恶性肿瘤等血液疾病的重要方式,但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却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是引起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团队的研究首次证实,通过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能使aGVHD的发生率减少40%-65%,显著提升患者长期生存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占成教授(第一排右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朱小玉(第一排右三)与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受访者供图

占成表示,“团队先后构建了单中心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队列和中国多中心单倍体移植验证队列,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下午2点前移植的患者,aGVHD发生率比下午2点后移植的患者减少40%-65%,生存率也明显改善。其原因在于移植前患者机体刚苏醒时,血清中包括IL-1α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浓度明显较低,机体呈现出较弱的促炎环境,能够降低aGVHD发生率。”

“研究对临床和医药企业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临床上对于干细胞采集和移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通常不会早于9点开展,我们的研究提示应尽早为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研究还提示,医药企业在研发aGVHD相关药物时,应该把患者干细胞移植时间列为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否则会影响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占成说。

占成教授介绍,目前研究团队已启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从而进一步验证移植时间优化策略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指南的修订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此外,团队还在开展神经调控的相关研究,希望找到干预aGVHD发生的更多方式。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