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青团员,保证完成任务!”
1979年,在危急关头,一个虎气横生的年轻战士大喊着,抱起炸药包跳进了敌战壕,朝着碉堡冲去。

这个年轻战士名叫唐立忠,此时他入伍的时间尚不到3个月,却已经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不输人的气魄和胆量。他敢于冒生命危险接下这个艰难的任务,依仗的不过是他爱国的初心和在危难面前冷静的思绪。
此时,谁都想不到他真的能立下一等功,成为让人人敬佩不已的“爆破英雄”。
唐立忠是1961年生人,出生在湖南祁阳一个贫苦农家。此时,国家尚处在自然灾害时期,又要勒紧裤腰带偿还对苏联的债务,日子的艰难可见一斑。唐立忠能够平安长大,其父母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唐立忠其实是家中独子,父母却从不纵容,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国家也面临着内外忧患,他从中生出了参军报国之志,也就在1978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参加了原陆军41军。

那时,中越边境局势越发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作为新兵的一员,唐立忠接受了临战训练,白天高强度锻炼体能,晚上加练战术理论。1979年2月17日拂晓,当他走上前线,奉命开始攻占越军战略要地八姑岭的103高地时,他入伍只不过52天。
18岁的新兵唐立忠初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却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惊人的冷静和果敢。
彼时,他所在的冲锋部队同时受到了来自八达岭正北和西南山腰上敌人三个暗堡的密集火炮,前进严重受阻,更有6名战士被击中,不幸牺牲。在这危急关头,必须有人挺身而出,设法炸毁三个暗堡,掩护部队前进。唐立忠不做迟疑,当场向班长请命。
唐立忠站出来,大喊:“我去把它炸掉”。班长却在看到他是一位新同志时有些犹豫,担心他缺乏实战经验,此去是白白送死,也担心他完不成任务,给了敌人继续扫射的时间。

唐立忠却不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尽管他入伍不过52天,在之前的临战训练中,他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一众新兵中脱颖而出。在困难任务面前,唐立忠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和胆魄。
他坚决地说道:“我是共青团员,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他就抱起炸药包跳进了敌战壕,朝着碉堡冲去。
期间,战友们尽力给予他火力掩护,在进入敌人的射击范围内时,他先是绕弯躲避了敌人射来的一梭子弹,又在敌人投来手榴弹时立即卧倒,抓准时机从怀里掏出三枚手榴弹向敌人掷去,有效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
这时,唐立忠再一次抓准了时机,从地上一跃而起,朝着敌人暗堡孔里塞进了炸药包。“轰”的一声后,敌人的第一个暗堡“飞”上了天。

此时,另一名战士如法炮制,也炸掉了敌人的第二个暗堡。敌人的两个火力点成为废墟后,扫射向我冲锋部队的火力立即减弱了不少。
不过,在转向第三个暗堡时,唐立忠面临了更大难关。敌人的第三个暗堡最大最坚固,正面还是开阔地,难以接近。唐立忠抱起炸药包,尝试绕过山腰,直插碉堡后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之后唐立忠两次冲锋均遭挫。第一次,他猛扑上去,把炸药包送进碉堡孔,炸药包却因被雨水打湿,没能成功爆炸。第二次,炸药响了,却因为他扔去的角度偏离了目标,只炸掉碉堡的一角,反而惊动了敌人,迎来了敌机枪的更密集扫射。
好在唐立忠不屈不挠,第三次抱起炸药包冲锋,终于成功炸掉了第三个暗堡。就在敌人血肉横飞之际,我冲锋部队一呼而上,冲上了八达岭制高点,全歼了敌人,也就抢占了高地,完成了任务。

唐立忠在其中表现英勇,为了表彰他,部队领导给他记了一等功。战后,他还获得了“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成为了全军尤其是新兵的楷模。
此后,唐立忠继续了他22年的军旅生涯,2015年,他是以大校军衔退休。
参考文献: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编. 《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