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鸥网专访哈佛资深校友邢文宁:“哈佛歧视案”深度解读

希鸥网 2023-07-11 14:37:41

北京时间6月30日凌晨,备受关注的“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终于宣布了判决。

在本案里,美国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和自由派的意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自由派认为,现有的招生政策有利于高校多样性,给予了初级教育阶段资源分配不占优势的少数裔更多的机会,是一种补偿措施;保守派则认为,现有的少数裔“配额制度”打破了社会公平,本质上是一种特权,亚裔学生是最大受害人。

最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结果,裁定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具有种族意识的招生计划违宪,并要求美国高校“停止在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写道: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人经历来对待学生,而不是种族。长期以来,许多美国大学的做法却背道而驰。

消息一出,全美轰动。这项判决推翻了已经实施近70年的、由前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签署的《平权法案》,它将会影响美国高校基于种族的招生制度,迫使高校重新制定招生标准。

很快,美国各界人士也都积极发表了看法,有支持,有反对。美国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这是美国的伟大一天,我们将回到纯粹的择优录取方式,这才是应该的”。美国前任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则公开表示“平权法案并不完美,但毫无疑问,它帮助那些在我们历史上常常被剥夺机会的人,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前总统奥巴马本人也直言“平权法案让我和米歇尔这样的几代学生,证明了我们的归属,现在我们应该为年轻人提供帮助,得到他们应得的机会”。多方势力,争论不休。

各大媒体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杰·凯斯宾·康指出,像哈佛大学这样的精英学校或多或少会继续履行其多元化使命,不过透明度会比以前更低;《新京报》在文章《哈佛招生种族歧视违宪,美国保守派又赢了一局》中指出,在大学“平权运动”被告终止后,企业用人也有可能遭受冲击。

为了方便读者们了解事情全貌,今天,希鸥网邀请到了哈佛大学毕业生,同时任哈佛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的邢文宁先生,由他带我们解读一下“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背后的隐藏信息。更多精彩内容,请看Q&A问答。

希鸥网:邢先生,请您先介绍一下自己。

邢文宁:希鸥网的读者们大家好,我是邢文宁。我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在多家企业任职,目前主要居住在北京,也是哈佛北京校友会的现任理事。

希鸥网:大家在谈及“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时,总是会谈论到《平权法案》,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从您的视角看,“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的产生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邢文宁:要聊“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就不得不聊平权法案,可以说,《平权法案》是“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产生的前提。

美国的平权运动最早是由林登·约翰逊总统发起的,目的是在民权立法中拆除歧视的法律基础,积极努力改善受歧视群体成员的就业、教育和其他机会。于是,1964年,著名的《平权法案》颁布了,法案中要求任何接受联邦资助的大学、企业和机构必须禁止种族歧视,为了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法案规定要在教育、就业中对少数族裔予以特殊照顾和补偿性优惠。而在教育领域,这种情况逐渐演变为“种族配额”制度,即在招生时为少数裔的学生预留名额。

本来是一件利好少数裔群体的措施,但是在近些年却引起了亚裔学生的不满——我关注到在这场官司里面,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的作品《不再分离,也不平等》有被引用,里面的数据提到,有的藤校录取时,在“美国高考”SAT(满分1600)中,会给黑人加310分,拉丁裔加130分,白人不变,亚裔则会被刻意减少140分。当教育资源倾斜给了黑人、拉丁裔,亚裔的升学空间受到了挤压。

这引发了亚裔学生的不满。于是,2014年,学生公平入学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简称SFFA)发起了这次诉讼,并将哈佛一路告进了美国最高法院,最终于前几天被宣判。

这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但在我看来,“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的产生确实还存在其他因素。

事实上,早在19世纪80年代,也就是《平权法案》颁布的20年后,就已经出现了对《平权法案》不满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并不来自于亚裔学生,而是来自于美国白人。部分白人家长不满《平权法案》给少数裔人民的带来的优势,陆陆续续开始打官司,2003年同样闹到了美国最高法院,但是失败了。白人在历史上对黑人的奴役是不争的事实,输掉官司,在情理之中,

到了2014年,亚裔学生被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集结起来去发起了“哈佛大学涉嫌对亚裔学生招生歧视案”,但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的总裁Edward Blum本人则是一名白人。也就是说,Edward Blum存在“把亚裔当枪使”的嫌疑,因为只有争取到亚裔的支持,这起诉讼才能够获胜,而最终的赢家是白人。

此外,政治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美国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位期间推举了三名保守派法官进入美国最高法院,而这三名保守派法官在本次判决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最终案件才得以以6:3胜出。

希鸥网:对于《平权法案》,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认为它虽然不完美,但“为那些在我们历史上经常被剥夺展示自己攀登速度的机会的人提供了新的机会阶梯”,您对此怎么看?

邢文宁:我很赞同她的观点。

在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黑人奴隶根本没有受教育权。奴隶制废除后,黑人有了受教育权,但是在公立学校中又遭到了隔离,黑人无法进入白人学校,无法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直到1954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美国才从法律上宣告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消亡。但即便如此,白人种族主义者依然有办法制造出差异化,确保黑人社区无法享受与白人同等质量的基础教育,比如关闭公立学校,把师资转移到只对白人学生开放的私校,让黑人孩子无书可读;比如通过市郊用地规划等政策倾斜襄助城市中产白人大规模“外迁”,同时减少对城市黑人社区的市政服务与基础建设投入,令黑人户主的房产价值大幅缩水,无力维持黑人学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黑人学生是无力与白人学生竞争的——在不同养分的土地上很难开出一样水准的花,但这并不是花的错。直到19世纪60年代《平权法案》颁布,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哪怕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缺失,优秀的黑人学生依然能在顶尖学府中飞速成长,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自己家庭的命运。

所以我认为,《平权法案》的方向是好的,政策也是好的,本该解决一些由于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再慢慢地去通过其他政策去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这一根本问题。但保守派势力过往几十年间对更雄心勃勃的种族平等诉求的围堵绞杀,让这一政策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只留下一些小打小闹的优惠补偿措施,甚至让一部分亚裔群体感受到了新的不公,而根本性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希鸥网:随着美国最高法院的宣判,这一案件也即将尘埃落定。从结果上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哈佛大学招生计划违宪并要求“停止在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这对想要进入美国高校的亚裔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邢文宁:姑且抛下这件事情的其他争议,单从结果上说,我觉得可以参考加州大学系统在90年代取消遵循《平权法案》来进行招生录取的方式,我们能够看到,过去20多年,亚裔学生的录取比例在大幅度上升。过去若干年亚裔学生在哈佛大学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几,然而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这次最高法院庭审阶段,哈佛大学提供了一份数据,其中显示,如果不考虑种族因素,亚裔学生比例或增加至百分之四十三左右。

但是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挑战。时至今日,哈佛、耶鲁这些名校都一直在为营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而努力,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不同的世界观也在相互影响。可以预见,在未来,学校需要更加努力才可以维持如此多元的环境,有可能所有学生也会失去一些不同文化碰撞带来的特别体验和更加开放的世界观。

希鸥网:您毕业于哈佛,您在哈佛读书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是否有过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感觉?

邢文宁:我在哈佛读书的体验是非常难忘的,哈佛是世界顶尖的学府,也曾带给我过许多的震撼和感动。在哈佛学习时,就像是到达了知识的殿堂,每天都在不停地吸收知识,身边的人也会互相激励,大家都在共同进步。

至于大家都很关注的不公平待遇,我没有切身感受到过来学校方面的歧视,无论同学还是老师,大家都非常友善。但歧视现象确实存在于美国的社会环境之中,作为一个亚裔,我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并且短期内很难改变。

0 阅读:0

希鸥网

简介:希鸥网为国内社群驱动型创业媒体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