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原型原来是他?

高旭评历史 2024-10-15 04:59:26

三国里,你心目中的边疆最强名将是谁?

目前票数统计如下

看来北境的强者还是占据了大家的心智,说起来,孙吴拓南疆相当难,古代的运输条件大家也知道,要在现在的两广、越南开战,对统帅的运筹帷幄能力要求极高,首先你就得解决吃饭、武器补给、运输工具三大难题。

至于有些朋友提到的张辽,他的战绩其实应归在东汉,毕竟曹魏开国后,张辽早已在扬州坐镇多年(这么看的话,夏侯渊的归属也是个问题了)

其实还有一个生于三国,却在西晋打出巨大战果的勇将:​文鸯。

文鸯,出自武将世家。

祖父文稷统领过骑兵(有勇力,建安年间,为骑将),父亲文钦担任过庐江太守。后与扬州刺史王淩不和,被弹劾罢官。但文家出身好,是沛国谯郡人,曹氏的老乡。有了这层乡里关系,曹爽上台后,文钦很快再获重用,复任庐江太守并加封冠军将军(曹爽以钦乡里,厚养待之,不治钦事。复遣还庐江,加冠军将军,贵宠逾前)

文鸯也跟随其父驻守扬州,不久这位少年英雄就将名动天下。

254年,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镇东大将军毌丘俭联合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勤王,年仅16岁的文鸯随父出征。

初期扬州军进展十分迅速,淮南大军因为长期驻守前线,屡次与孙吴厮杀,都是善战老兵、精卒。毌丘俭出兵后,一路破关拔城,势如破竹,直到在乐嘉遭遇了邓艾的顽强抵抗。

毌丘俭强攻不得,加之补给线拉长,士卒连日奔袭,战斗疲乏,只得暂且休整,遂进驻项城。

司马师缓过劲后,下令各路大军合围:

诸葛诞自安丰郡向东进攻,威胁寿春,攻击毌丘俭的大本营;

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州诸军出于谯、宋,徐州都督石苞进驻兖州谯郡;

征南大将军王昶从荆州北上夹击!

战略上处于劣势的毌丘俭在多次冲击中央军防线失利后,军心开始动摇。许多将士因家属在北,思乡心切,出现大批量叛逃(俭、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

司马师本来胜券在握,但他的冒进差点就被文鸯逆转了战局。

为了尽快击溃淮南叛军,司马师自统大军逼近淮南军近侧,意图一举将其围歼。

中央军的行动被游弋在城外的淮南游骑发现,文鸯敏锐地捕捉到了战绩,他认为司马师还未安营,趁敌人尚未站稳脚步,马上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谓钦曰:及其未定,击可破也)

文钦纳其策,与文鸯分兵二路,趁夜袭击司马师中军。

为了发挥夜袭效果,文鸯令全军大呼(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

效果极佳,司马师中军大乱(军中震扰)

夜惊相当考验军队主帅的能力,石亭之战,曹休就是败在夜惊上(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这篇:石亭之战下部:为什么说石亭之战是曹魏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陆逊否掉朱恒计策的缘由)

司马师因为突如其来的夜袭,刚做好手术的眼珠竟然迸出!(师惊骇。所病目突出)

按照石亭之战的走势,接下来司马师如果拢不住军队,中央军就要大乱,自相践踏,四散奔逃。一旦重伤的司马师在乱军中被干掉,群龙无首的司马氏家族也将迅速走向崩溃。

​关键时候,司马师,这位司马家最狠的角色,为了防止搅乱军心,在眼珠蹦出后,将自己的脑袋用被捂住,随后死死咬住了被子不发出任何声音,连身边的人都没有察觉(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

这是司马师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虽然他犯了冒进的失误,但是纠错能力极强的他如古之名将一样,展现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极其镇定!

主帅不乱,中军将士迅速稳住,顶住了文鸯的反复冲杀,同时将另一路文钦成功挡在了营外(既谋而行,三噪而钦不能应)

文鸯鼓噪了一夜,文钦始终没能前来接应,天明后,文鸯只好先行撤退(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

司马师岂能放过他,遣左长史司马琏督骁骑八千追击,将军乐林督步兵继其后。

战场形势对文钦父子十分不利,在数千骑兵的猛攻下,文钦首先抵挡不住(频陷钦阵,弩矢雨下,钦蒙盾而驰)

见父亲陷入危境,救父心切的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阵中。

文鸯展现了超强的武力: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所向披靡

在对方的骑兵阵中,往返进出六七次,杀伤百余人。

上一位在淮扬地区有如此勇猛表现的还是张辽,但是含金量就不如文鸯了,张辽冲击的是江东的步兵军团,文鸯打的是当时最强的曹魏骑兵。张辽论次数就突击了一次,文鸯前后可是突击了七次。

三国演义里,赵子龙长板七进七出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文鸯。

文鸯虽勇武善战,仍无法扭转败势,只能力保父亲文钦突围而出,二人后南逃吴国(众皆投戈而降,钦父子与麾下走保项,钦遂奔吴)

文钦兵败后,毌丘俭自感大势已去,领残部突围后被俘杀害(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

​再战寿春

257年,诸葛诞起兵对抗司马昭,吴国令文钦父子入寿春支援。

诸葛诞家族与文家的恩怨就此开始。。。。。。

围绕死守还是突围,诸葛诞和文钦屡屡发生矛盾、冲突。

诸葛诞心腹蒋班、焦彝建言:趁着众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决死,攻其一面(将军蒋班、焦彝,皆诞爪牙计事者也,弃诞)

文钦反对:城内还有江东三万人马,尤其全端更是江东的大族,就算孙綝放弃,那帮人的亲戚能干吗?(就孙綝不欲,主上及其亲戚岂肯听乎?)

诸葛诞先是听从了文钦的建议,表示要坚守的决心,蒋班等知其必败,于是出城投降(班、彝固劝之,钦怒,而诞欲杀班。二人惧,且知诞之必败也,十一月,乃相携而降)

眼看城内人心惶惶,诸葛诞又埋怨起了文钦,改变主意,决定突围。

但是数十万魏军已经把城围得跟铁桶一般,诸葛诞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地突围,用来突破王基防御工事的冲车全被烧毁,寿春将士的尸体和血将壕沟填得满满当当,最终还是没能冲过魏军的防线(诞、钦、咨等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

文钦再次提议把淮南军遣散出城节省粮食,留下吴军坚守(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

这句话引发了诸葛诞的杀机。

淮南军都是诸葛诞的部下,全都放出城,诸葛诞不就成光杆司令了。这让诸葛诞开始怀疑文钦的动机,是不是要把他卖了?(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

两人本来就有矛盾,最终诸葛诞先下手为强,杀了文钦(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

过分了。

无论文钦是否出于吴国方面的压力,人家至少是玩命入城来救你了,这样做是恩将仇报啊。

文钦被杀后,文鸯和其弟文虎只得出城冒死投奔司马昭。

魏军将士强烈要求杀死兄弟二人,为什么呢?

上一次文鸯的突击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司马师更是因为眼睛震出,旧伤发作,不久病死于许昌。

司马昭驳斥了众将请求:文钦之罪不容,他的儿子当然应杀死。但是文鸯、文虎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城池还未攻下,如果杀了他们俩,那无异于坚定了城中官兵死守的决心(鸯、虎单走,逾城出,自归大将军。军吏请诛之,大将军令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当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

不仅赦免了二人死罪,还表荐文鸯、文虎作将军,赐爵关内侯。

文鸯自然感激涕零,随后率几百名骑兵到城外巡回呼喊: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

是啊,连间接杀死司马师的“凶手“都没事,我们还怕啥?!

寿春城内的守军彻底崩盘,魏军攻城之时,寿春城内已经无人肯出力了(城内喜且扰,又日饥困,诞、咨等智力穷。大将军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

大势已去,诸葛诞只得率死士们突围,后被胡奋逆击斩首。

凉州大捷

归顺司马昭后,以文鸯的武力(将他列为三国后期的第一勇烈并不过分)本应获得重用。然而无论是灭蜀还是灭吴,这两场大战役都没看到他的身影。

两点原因:

1、他是杀害司马师的间接凶手。

虽然司马昭迫于形势,赦免其罪,司马皇室真的会原谅他吗?别忘了张绣的前例(张绣之子张泉后被曹丕处死)

2、东安王司马繇与他有深仇大恨,这点后面详说。

直到凉州发生惊变,碌碌无为的文鸯才重新执掌兵权。

270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西晋悍将,其中胡烈是车骑将军胡遵的儿子,自幼喜好兵事,参加过淮南三叛、灭蜀战役。牵弘是雁门太守牵招之子,随邓艾抵御姜维、灭亡蜀国,西晋建立后,出任扬州刺史,击退过孙吴名将丁奉。

这些都是多年征战沙场的老将,被秃发树机能一一击杀,可见这次叛乱的鲜卑人十分强大。

眼看无人可用, 司马炎只能捏着鼻子启用文鸯。

277年,四十岁的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在凉州大破秃发树机能,二十万胡人归降(具体怎么打的,因为司马氏的原因,竟然查不到详细资料!)

文鸯再次扬名天下。

因功被拜为东夷校尉、假节,上任前,文鸯向司马炎告辞,谁料司马炎竟找了借口把文鸯免官(当之职,入辞(晋)武帝,帝见而恶之,托以他事免俶官)

是不是有点晕?凭什么这样对待一个功臣!

看段史料就能发现答案:

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靓流涕曰:“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于乡里,终身不向朝廷而坐。

司马炎与诸葛靓(诸葛诞之子)是实在亲戚!

诸葛靓的姐姐嫁给了琅琊王司马伷,司马伷是司马师、司马昭的异母弟,武帝司马炎的叔父。

灭吴后,之前暂避江东的诸葛靓回到姐姐家。司马炎得知消息后,放下身段,主动去琅琊王妃府见诸葛靓。诸葛靓还不给他面子,宁可逃到厕所,也不愿见司马炎。司马炎再召其为侍中,诸葛靓仍然拒绝。

那么铁的关系,司马炎对文鸯自然有很大的成见,之前被雪藏十年的原因呼之欲出。

事情还没完。

后来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掌控朝政的杨骏及其党羽。东安王司马繇是贾南风一党,诛杀杨骏时,司马繇屯兵于云龙门,兼统领众军,因有功官拜右卫将军,兼任射声校尉,进封爵位为东安郡王,食邑两万户。

大权在握的司马繇(诸葛诞的外孙)常恨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诸葛诞败亡。于是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将其夷灭三族(东夷校尉文俶父钦为繇外祖诸葛诞所杀,繇虑俶为舅家之患,是日亦以非罪诛俶)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繇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八王之乱中,司马繇因劝降成都王司马颖不成,反被其所杀。

只可惜了那位的勇冠三军的万人敌将军,如果有文鸯坐镇,他会不会如周亚夫那样迅速扑灭八王之乱?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