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沈阳,这里是市区最繁华的地段——中街商业街。
1983年的郑州,这是一个普通的服装零售区,上面写着“二七区百货摊点摆设区”。
1983年的昆明,一位屠夫正在大街上卖猪肉。
1983年,普通家庭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就是永久、飞鸽、红旗牌的大自行车。
1983年的贵阳,看上去跟一个小县城一样,人们穿着中山装。
1983年的呼和浩特,人们的衣服上,还经常可以看到补丁。
1983年的北京火车站,当时还没有高铁,连最大的北京西站也还没有出现。
1983年的成都,当时的出租车还不是轿车,人们要打车,只能坐这种简易的小三轮。
1983年的开封,相国寺附近的市民们,过着慢节奏的生活。
1983年的南京,学校组织小朋友们秋游,去的地方是中山陵。
1983年的太原火车站,已经很多人去外地务工了,他们的模样非常淳朴。
1983年的泉州,这里是西街钟楼和邮电大楼,路上一辆汽车也没有。
1983年的沈阳,一位老人坐在体重秤旁边,1角钱就可以测量身高体重。
1983年的青岛,闹市区已经人满为患了,幸好当时的汽车还不多。
1983年的哈尔滨,老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充满西洋情调。
1983年的西安,火车站附近人来人往,人们穿的衣服都非常朴素。
1983年的大连,这是一座外国风格的广场,中间建有纪念碑和雕像。
1983年的重庆,果然是一座山城,连火车站附近也海拔那么高。
1983年的上海,毕竟是外滩,充满西洋风格的古建筑。
1983年的青岛,中山路附近有一座古老的教堂,至今仍保存完好。
1983年的北京,已经有地铁了,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条地铁。
1983年的武汉,这是80年代常见的单位大门,充满时代气息。
1983年的兰州,在铁架桥附近,一位照相师傅正在忙生意。
1983年的广州,还没有天河区,只有越秀、荔湾、东山这些老城区。
1983年的少林寺,一位游客正在照相留念,那个年代还不流行旅游。
1983年的南昌,八一广场还看不到纪念碑,当时这里是一座展览馆。
1983年的深圳,还是一片破旧的骑楼,毕竟那个年代还只是一个小渔村。
幸福满满的年代
那时候出门要开介绍信,要换全国粮票,否则住不了店,吃不上饭,有钱也没用。
往事只能回味
81年,读五年级,学自行车,老爸工资27.83年,读初二,虽然学会了自行车,但由于家里没有通公路,也可能没有闲钱,家里自行车都没有,倒是有录音机8080,老爸在香港买回来的,因为家里没有通电,只能用干电池,那个费电啊。86年,读中专的时候,才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三百多块,相当于老爸8个月的工资。
200以上都是高工资
83年的各大城市也比印度干净百倍[点赞][点赞][点赞]
那时我读小学二年级,每天早餐2角钱,我爸买的全镇第一辆拖拉机[点赞]
比六十年代己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论生活条件没人愿意回到那个年代,之所以怀念过去是因为那时候有疼爱我的长辈,还有年轻健康的爸爸妈妈[大哭]
1983年,沈阳称体重是错的,应该是一分钱才对。
我们三个人在北京火车站(图片右侧的墙角下)吃水果,一个人削皮,落在地上,还没来得及收拾就过来一个老太太,罚三个人,一人五角,当时的一天生活费。
北京地铁一号线七十年代初就开通了。
八几年,上小学放假就自由进出广州,从台山要坐车要一天。没有出入限制的。
记得小时候有饭吃,但菜不行,一个月只能买一两次肉。放学就挑水捡猪菜,周末砍些柴火养养牛。很盼着过年,那时候过年心里真的美美的,
当年刚刚初三毕业[汗][汗][汗][汗]
我家有电视,洗衣机了
40年沧海桑田
83年称一次体重要1毛?
那个时候的自行车地位跟现在的迈巴赫一个等级
那时候一根冰棍才五分钱一毛钱
在一分两分的时代1983年一毛钱量身高体重还便宜吗
[思考]你说还以为是朝鲜
那时候五岁,站在大巴车旁边,轮子都比我高[笑着哭]
那时候穷但快乐、现在不单只穷还不快乐[得瑟]
这是当时的城市,当时的农村穷的现在年轻人想象不出来!
第11图那么托
当时的大连走在城市建设前面。
如何证实都是八三年的照片[抠鼻]
那时候几乎还是平均分配的年代。
深圳,差别太大
我还没出生呢
在印度和某些西方媒体镜头里,中国的2025年也这样!
跟93年我幼儿园时候差不多
那时候一碗川味儿面1毛2加2两粮票,老厚一层肉,老香老。
[微笑]
[得瑟][鼓掌]
那么年代感觉比较真实。
欢迎光临,称一称量一量,看看你的身高有多少!
那时候有内裤没
83年要什么地方,当时珠三角番禺最早开发,那时有旧水坑工业区和石楼灵兴工业区,但当时工资7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