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台湾网》发布的报道称,就在蔡英文加紧“扩兵拒统”之际,“纪念两岸开启交流38周年”研讨会于广州正式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两岸相关人士,其中不乏长期研究两岸关系的专家学者,以及岛内曾有过党政经验的资深人士,其中就包括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宋楚瑜在讲话中与民进党做切割并特别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绝对不能缺席,如今两岸关系已经向大陆倾斜,因此两岸各方都必须更有自信地处理统一问题,主导两岸关系的关键筹码,必须掌握在两岸14亿中国人的手里。
作为一名标准意义上的中间派,宋楚瑜长期以来扮演的角色就是见风使舵,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视为投机派。2016年民进党赢得大选之后,宋楚瑜就立即向民进党示好,最终在2017年担任了台当局APEC代表,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接触,妄图在没有大陆的许可之下,寻求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APEC。而在随后的民进党内部斗争中,宋楚瑜作为一个“外来户”迅速失势。
但几经辗转,最后还是成为了在野党党首。也正是因为宋楚瑜过去扮演的政治角色,让这位一生都在看人脸色的岛内政客,充分意识到两岸已经没有“台独”势力可以活动甚至是生存的空间。
归根结底,两岸目前虽然还未统一,但是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大陆手中。从今年8月份佩洛西窜台事件爆发之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台湾内部的舆论风向发生了明显转变,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当局构建的所谓“抗中保台”全面破产。当我军的舰艇、飞机不断在台岛周边活动时,当我军的东风导弹从台岛上空划过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这些平日里被绿媒奉为“护国救星”的西方势力,没有一个站出来为台当局保驾护航。当平日里的宣传与客观现实发生了如此大的反差之后,即便是绿营支持者们也开始反思,“抗中”究竟是在“保台”还是在“保绿”。
带着这样的疑问,台湾人民在不久前的“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给出了答案,民进党毫无悬念地落败了,而且是从未有过的大溃败,这充分说明,岛内舆论对于两岸关系的重新认识,其实是自下而上的。事实上,岛内舆论的转变要早于“九合一”选举之前,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副手,曾被看做“台独教母”的吕秀莲,在过去几个月里不断呼吁蔡英文当局彻底抛弃“抗中路线”,不要成为美西方的棋子,同大陆共同探索两岸统合的可能性。
当吕秀莲这样的资深绿营人士,都不得不挺身而出向当局谏言,足可见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岛内舆论经历了一场怎样的风云变幻。而宋楚瑜作为一个中间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需要指出的是,为推动两岸最终能实现和平统一,我们必须团结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尤其是在美国处心积虑想要煽动两岸中国人全面军事对抗的紧要关头,我们有必要巩固并扩大岛内民众对于“两岸和平”的追求和期盼,让美西方以及“台独”分裂势力,绑架2300万台湾同胞坐上“台独”战车的图谋彻底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