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立大功!中国第三代太空水稻获得丰收,专家:更甜更营养

霁寒雪看世界 2024-12-12 16:36:37

水稻培育

前言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朴素思想中,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

也正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耗费了巨量的资金进行主粮种质培育,只为研究出产量更高,品质更高的粮食。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种质培育也不仅仅局限于陆地,还跟随神舟飞船进入了太空,享受了宇宙射线的照射。

今年11月份,中国第三代太空水稻终于迎来了丰收。

那么,这些太空水稻有何不同之处呢?研究太空水稻的意义何在呢?

央视新闻

太空水稻

2020年,嫦娥五号飞船进入了太空,而在飞船内部,装有40克被精心挑选的稻种,它们随着嫦娥五号一起飞向了月球,自此,中国开启了太空水稻的育种事业。

在经过23天的宇宙飞行后,这批稻种回到了地球,被送到温室保存,等待另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2022年,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宇航员们将6粒宝贵的稻种带到了空间站,他们将完成一次历史性的创举,那就是在太空中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

神州十四号

说起来,在空间站养植物对宇航员而言并非是难事,在此之前,他们就曾在空间站进行过少年的蔬菜培育。

可问题蔬菜和水稻,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太空中实现水稻全周期培养,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可循,宇航员们必须要靠自己。

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

宇航员在空间站种出的水稻

在问天舱中经过120天试验之后,6株水稻发芽、成长、抽穗、成熟,最终宇航员们成功收获了59粒宝贵的稻种,这就是第一代太空水稻。

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开创了历史。

随后,这些宝贵的种子被送回了地球,由中科院植物专家们接手进行后续实验。

太空站里的水稻

当时,中科院专家们拿了部分种子在人工气候司进行了培育,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这批水稻成长的很顺利,一举收获了近万粒水稻种子,而这就是第二代太空水稻。

接下来,就要进行最重要的一项试验了,那就是大田栽培。

第三代稻种

前面两批种子,要么是宇航员精心呵护,要么是人工培育,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毕竟不适合大规模种植。

若是不能经过真正的风吹日晒,自然也就没办法规模化生产,也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幸运的是,中科院的专家们再一次收获了胜利。

太空水稻大田种植

这些太空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依旧稳定,在经过100多天的生长后,11月份,太空水稻大田试种结束,专家们迎来了丰收,而这也正是第三批太空水稻。

那么,太空水稻有那些特点呢?

信源:济南时报 2024年11月3日 关于“第三代“太空水稻”迎丰收 我国瞄准空间粮食安全保障将展开深入研究”的报道

信源截图

科研人员在研究太空水稻后发现,太空水稻的含糖量要比一般的稻米高很多,基本上要高5-6倍,也就是说太空水稻会更甜。

这还没完,太空水稻的淀粉含量虽然和普通稻谷相差无多,但组成淀粉的物质不同,太空稻谷的蛋白质含量明显要更多一些。

那这就意味着太空稻谷的营养物质更充分,对人体更好。

太空水稻

未来,当种子性状稳定,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后,中国人民餐桌上就会多一款味道更好营养更丰富的大米饭。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款稻米的出现,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最强助力。

大米饭

通过三轮的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进入太空后的水稻种子,回到地球后依旧有活力,并且可以繁育后代,即便是在大田里也能进行稳定的生长和繁殖。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成绩,这证明水稻在太空中种植是可行的。

要知道,我们计划在2030年登月,并准备在月球建设永久性的科研基地,而想要实现月面永驻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食物的供应。

登月预告片

当然,靠着飞船从地球运输物资可以保障食品供应,但其成本实在太高了,更何况未来若是有更多的科学家登上月球,物资运输压力会越来越大,总不能三五天就发射一艘飞船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月球建立植物工厂,科学家们自己种植主粮和蔬菜,在月球上实现自给自足,至少是解决部分粮食和蔬菜的供应问题,这样就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最重要的是,在荒凉的月球上,培育出绿色植物,对远离家乡的科学家们而言,也是一种心灵慰藉。

空间站种生菜

可问题是,此前全世界都不能确定太空能不能大规模的种粮食,而如今,我们证明了其可行性。

未来,中科院收获的这批太空稻种,或许会真的在月球上落地生根,并结出金灿灿的稻穗,实现中国人在月球种地的梦想。

不过,太空水稻也并非是没有“瑕疵”。

太空水稻的后代

至少到目前为止,专家们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种植,一旦推广开来,太空水稻和其他水稻互相影响,是否会导致其出现变化,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种子退化,是专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此外,由于种种限制,太空水稻何时能真正的推广开来,也是一个未知数,普罗大众想要吃到太空水稻,恐怕还要等待不短的时间。

当然,小编对中国科学家们有信心,相信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让中国人民能吃上太空水稻,也可以让中国的太空事业,更加的完善和进步。

太空水稻大田种植

结语

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说过: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这句话实在是太正确了,事实上,在当今社会,被粮食绊倒的国家依旧比比皆是。

中国有着14亿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一旦出现问题,那将是灭顶之灾。

如今,太空稻种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人未来可以更加稳当的端住饭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宇航员、科学家们肯定默默地付出了无数的辛苦和努力,是他们让中国人民能够更饱更好。

向他们致敬!

0 阅读:0

霁寒雪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