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年老丧妻,不久小妾生子,独孤皇后:陛下不能再信任他了

铲史大官 2025-01-12 10:42:59

公元599年,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夫人离世了。彼时,独孤皇后向隋文帝杨坚进言道:“高仆射年事已高,如今又遭遇夫人故去这般境况,陛下难道不该为他再寻一房继室吗?”

杨坚认为独孤皇后所言极是,毕竟高颎年事已高,确实该给他再娶一位继室以便照料其生活。不过呢,这事儿终究还得瞧瞧高颎本人的想法,得看他愿不愿意再次迎娶他人。

就这样,杨坚把独孤皇后的想法传达给了高颎。高颎念及已逝的妻子,不禁流下泪来。他心里已然没有了续弦再娶的念头,于是满怀感激地说道:

臣如今已然年迈,每次退了朝堂之后,便只是在斋室之中静居,诵读那佛经罢了。即便陛下对臣下怜悯垂爱之情极深,甚至提及让臣再行纳室之事,可这实非臣心中所期望的。

其意思可表述为:“臣已至暮年,每次退朝返回居所后,不过是于家中诵读佛经罢了。尽管陛下对臣眷顾有加、心怀怜惜之情,可提及再行婚配之事,这绝非臣内心所期望的。”

高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极为直白,明确表示并无再娶的念头。对于晚年生活,他已做好安排,白天正常去上班,下班后便以诵读佛经来消磨时光。杨坚了解到高颎的这些想法后,也就不再执意要求他改变主意,选择了尊重其意愿。

没过多久,已59岁的高颎在晚年喜得一子,原来是他的爱妾为其诞下了孩子。杨坚听闻此事后,满心为高颎感到欣喜。可与之不同的是,独孤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却是满脸的不高兴,心中对此很是不悦呢。

杨坚搞不明白独孤皇后因何而不高兴,于是便开口询问了一番,只听独孤皇后说道:

陛下难道还要再相信高颎吗?起初陛下打算为高颎娶妻,可他心里念着爱妾,公然欺骗陛下。如今他的欺诈行径已然暴露,陛下怎么能再去信他呢!

其含义颇为简单,独孤皇后想要传达给杨坚的话语便是:“陛下可不能再对他予以信任啦。”

那为什么不能再给予高颎信任了呢?对此,独孤皇后所给出的说法是高颎存在欺君的行为。

事实上,仔细来看高颎,他着实不存在欺君之举。他既然向杨坚承诺了不会再娶,那便真的没有再娶,只是他的小妾后来又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罢了,这二者实际上并不矛盾。那么,独孤皇后究竟为何要那样去说高颎呢?

这里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缘由:一是独孤皇后与高颎之间存有私仇;二是独孤皇后有着很强的妒忌心理;三则是高颎曾明确表示反对更换太子一事,这三点便是主要原因所在。

实际上,这三个原因完全能够视作两个原因。要知道,独孤皇后和高颎会结下私仇,究其根源,正是源于独孤皇后那强烈的妒忌心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是两个原因也未尝不可。

杨坚曾在仁寿宫与尉迟氏有过一段经历,这个尉迟氏可不简单,她乃是北周重臣、宇文泰外甥尉迟迥的孙女,当初杨坚在仁寿宫就宠幸了她。

杨坚在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之时,尉迟迥召集了多达十万的人马起来反对他。然而,最终尉迟迥兵败,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其家中的女眷们因此被罚没入宫成为奴仆,尉迟氏便在其中。她于仁寿宫担任宫女一职,后来借着一次偶然的契机,竟得到了杨坚的宠幸。

独孤皇后知晓此事后极为恼怒,趁着杨坚前去上朝的当口,派人将尉迟氏给杀害了。杨坚下朝归来,得悉了这一情况,不禁勃然大怒,竟独自骑着马冲进了山谷之中,高颎、杨素等人见状,赶忙匆匆追了过去。

杨坚于山谷之中发出叹息:“我虽贵为天子,可却毫无自由可言啊!”恰在此时,高颎上前说道:“陛下怎能因为一个妇人就看轻了天下之事呢!”

杨坚听了那句话后,心中的郁结消散了许多,可独孤皇后却因此对高颎心怀怨恨起来。打那之后,独孤皇后便屡屡在杨坚跟前搬弄是非,意图挑拨这君臣二人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渐渐生出了嫌隙。

杨坚与高颎之间的君臣关系后来会不断走向恶化,这其中独孤皇后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要知道,独孤皇后在杨坚那儿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力,正因如此,才在杨坚和高颎的关系变化上产生了诸多影响。

独孤皇后一直在找寻各种时机,以便能在杨坚跟前讲高颎的坏话。就拿此次的事情来说,高颎拒绝再次娶妻,可却让自己的爱妾生下了一个儿子,面对这样的情况,独孤皇后又怎会轻易放过这个说他坏话的好机会呢。

其实,就算独孤皇后与高颎之间不存在私仇,她对高颎这样的情况也是看不惯的。她的妒忌心理已然极为严重,不光是针对高颎,只要诸王或者朝臣的小妾有了身孕,她往往就会去劝杨坚把这些人罢官或者削去爵位。

她的妒忌心极为强烈,既已得到杨坚不和其他女子生儿育女的誓言,便也容不得别的男子让小妾怀有身孕并生育子女,只要见到此种情形,心里就觉得很是看不惯。

高颎的爱妾怀孕生子,这在独孤皇后看来自然难以容忍,她岂会放过攻击高颎的机会呢?而且高颎还反对废太子一事,这更是让独孤皇后对其心生厌恶。在独孤皇后不断地吹耳边风之下,杨坚对高颎也就慢慢地变得疏远起来了。

之后,杨坚决意要对辽东发起讨伐之举。高颎屡次出面劝阻,可杨坚并未听从其意见,依旧任命高颎担任元帅长史,让他同汉王杨谅一同前往征讨辽东。然而,此次征讨最终并未取得什么成效,只能是无功而返。

独孤皇后于是和杨坚讲道:

当初,颎本就不想前往,是陛下您执意强行派遣他去的,我从那时起便已然料到,他此行必定是不会有什么功绩可言的。

并且由于杨谅较为年轻,当时高颎负责总理军务,工作十分尽责。也正因如此,杨谅所说的诸多话语,高颎往往都很少予以采纳。就这样,等到军队回师之后,杨谅便哭着向杨坚诉说:“孩儿幸运,没被高颎给害死。”

杨坚对高颎的信任,因诸多事情而逐渐消减。之后王世积犯了罪,在接受审问时,竟声称从高颎那儿听闻了宫闱方面的事情。这等情况,杨坚哪能容忍,于是便决意要惩处高颎,给他治罪。

彼时,贺若弼、宇文弼、薛胄、斛律孝卿、柳述等一干朝中位高权重之臣,纷纷出面力证高颎并无罪过。可他们的这番举动,却径直触怒了杨坚,使得局面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杨坚下达彻查的指令后,整个朝中便再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替高颎讲情、说话了。

在公元599年的八月初十这一日,高颎因获罪而被免去官职,此后便仅留存齐国公这一爵位,就此回到家中过起了闲居的生活。

没过多久,杨坚前往秦王杨俊的府中。在那儿,杨坚还特意召高颎前来,让其在宴会之上作陪。就在这期间,有意思的事儿便随之发生了。

杨坚面前,高颎不禁唏嘘,哀伤难抑。独孤皇后见到高颎亦是潸然落泪,彼时在场众人也皆涕泪交加。关于杨坚的反应,在《隋书·高颎传》里有着相关记载呢。

皇上对着颎说道:“朕未曾有负于你,倒是你自己辜负了朕呢。”

这是何意呢?杨坚对着高颎讲道:“朕未曾辜负于你,实则是你自己辜负了自己罢了。”

杨坚的想法,说得直白些便是,高颎落得如此结局,那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说得再干脆直接点,就两个字能概括,那就是“活该”。总之,在杨坚看来,高颎如今这般下场,全然是其自身行事所致,怪不得旁人,活该落得这样的结果。

在杨坚对高颎讲完那句话之后,他紧接着又对着身旁的众人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

我对高颎那可是比对亲生儿子还要好,哪怕见不着他,也感觉他仿佛就在眼前呢。可自从高颎赋闲在家后,我竟把他抛到脑后去了,就好似压根没这个人似的。由此可见啊,做臣子的可不能去要挟君主,更不能自以为了不起,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啦。

这番话讲得极为直白,丝毫不给高颎留半分情面。说到底,归结起来便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功高震主。

高颎担任宰相将近二十年之久,其能力堪称卓越,在隋朝走向强盛的征程中,他所立下的功劳不可谓不卓著。然而,即便如此,他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功高震主所带来的厄运。杨坚仅仅一句“朕不负公,公自负也。”便将高颎此前的所有功绩一概否定了。

想当初,杨坚对高颎可谓是极为信任。然而,后来独孤皇后却从中作梗,逐步地将这份信任给瓦解掉了。在她的影响下,杨坚开始不断地对高颎心生猜忌,最终使得高颎从位居相位的高官一下子沦为了平民百姓。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