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病重,叫来李淑妃说了一句话,李淑妃当晚自缢。

秋萧浅读 2023-04-08 10:08:06

1385年,朱元璋病重,把爱妃李淑妃叫到跟前,悲伤地说:“你跟随我十二年了,朕感念于心!”李淑妃顿时脊背发凉。当晚,悬上白绫,踩着凳子站了上去。

李淑妃一向小心谨慎,处事得当,深得朱元璋信任。她怎么也没想到会落到如此下场!

1385年,风烛残年的朱元璋生了一场大病,随时有驾崩之危。

一天,他把李淑妃的两个哥哥叫到偏殿赐宴。

又把李淑妃叫到床前,悲伤地对她说:“自从你摄六宫事以来,你已经跟随朕十二年了,朝夕在左右侍候,费心用力,朕自当感念在心!”

话说到这,李淑妃顿时脸色发青,脊背发凉,浑身冒着冷汗。

接着,朱元璋又说:“现在,你去偏殿见见你的两位哥哥,尽尽骨肉同胞的情谊吧!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她身体一颤,瞪大了眼睛看着朱元璋,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

她流着眼泪说:“臣妾知道了,不就是一死嘛,何必还见兄长呢!”遂起身,坚决地走了出去。她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

回房,挂上白绫,踩上凳子,自缢而亡。

李淑妃死后,朱元璋抚尸大哭,悲痛地对她的哥哥说:“朕知道你妹妹贤明,只是担心她日后会演出武后之祸,不得不这样做。今后,朕不会亏待你们家!”

李淑妃是非常有能力的,也是因为这点害了她。

她是名门之后,父亲是广武卫指挥李杰,在北征时,战死沙场。

进宫不久,她生了3个儿子。也有人认为她是太子朱标的生母。

《太常寺志》记:“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

马皇后病逝以后,朱元璋把协理六宫的大权交到她手上。

她也不负所望,被人称赞为“班婕妤之流”。

她为人聪慧绝伦,做事张弛有度,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事上有礼,抚下有恩。把后宫治理得一团和气,对皇子公主也比较上心,大家对她赞不绝口。

她对大事也有独特的见解,遇到难题时,朱元璋常询问她的想法,她分析得头头是道。该决断时,她勇猛果敢,丝毫不输热血男儿。

因她协理有功,她的两个哥哥也被提拔为金吾指挥,与锦衣卫同掌诏狱。

而她愈加优秀,朱元璋愈加不安。

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的人选成了大问题。

除了朱标,朱元璋还是很欣赏四儿子朱棣的。他英武深沉,跟自己颇为相似。

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兄终弟及”固然可以,但置老二、老三于何地!

这时,大臣刘三吾一语中的:“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朱元璋点点头,太子朱标本就被他看中,让他儿子继承皇位,又省去了其他皇子争皇位的麻烦,一箭双雕。

于是,皇长孙朱允炆成为“储君”的唯一人选。

可是,朱元璋又睡不着了。

朱允炆年幼,又天性文弱,他能不能驾驭得了元勋功臣?

于是,他继明初大诛功臣之后,又掀起了新一波的行动。连仅存功臣三大元帅:蓝玉、傅友德、冯胜也没有放过。

一顿操作后,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但还有一根“刺”没拔掉。

于是,出现了开头那幕。赐死李淑妃后,他终于安心了!

而这一招,在历史上是有渊源的。

汉武帝晚年,准备立幼子为帝,就是后来的汉昭帝。而他在这个决定前,先借故把汉昭帝的母亲钩戈夫人处死。

对此,臣子很意外,既然要立钩戈夫人的儿子为帝,为何要将她除掉。

汉武帝回答道:“朝廷出乱子,往往就是因为主少母壮。”

朱元璋为皇长孙铲平了障碍后,为保长治久安,还下了一步棋“分藩”。让儿子去到各地去当藩王,以拱卫京师。

【秋萧浅读】

朱元璋为了皇长岁真是煞费苦心,步步为营、苦心积虑为他铺平道路。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朱允炆继位仅一年,他大力削藩,引起了燕王朱棣的反抗,发动了“靖难之役”。

即将沦陷时,朱允炆一把火点燃了皇宫,纵身火海之中。

没想到,朱元璋苦心经营,为孙子打造的一切,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毁于一旦。

如果他知晓,不知是该为孙子惋惜,还是为儿子高兴呢?

1 阅读: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