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府遗迹(秦皇岛卢龙县陀罗尼经幢和重庆宝塔)

黑风夜话吖 2024-08-21 22:24:46
永平府遗迹(秦皇岛卢龙县陀罗尼经幢和重庆宝塔)

卢龙古城

永平府,一个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历史地名,史称“京东第一府”,其府治即今天的秦皇岛卢龙县。这是一片沧桑大地,伯夷叔齐从这里出发,揭开了古老的孤竹文化;齐桓管仲在这里经过,留下了经典的老马识途。曹操北征乌桓出卢龙塞,卢龙这个名字第一次见于史书。有明一朝,设永平府为京师左辅,起于山海关的万里长城横跨辖区,形成一道防御屏障,这里便成为门庭重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近代洋务运动兴起,府内唐山一带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兴旺,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1898年秦皇岛港开埠,古老封闭的军防模式没有了用武之地,当民国初年废府存县,永平府彻底消失,留下的只有卢龙县。

塔上村

重庆宝塔

卢龙寻古之旅从一座“重庆宝塔”开始,这是一个百度地图还无法搜索到的古塔,地处刘田各庄镇的塔上村。沿着崎岖的乡道一路奔波,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羊圈附近的古塔,尽管周围的空气有些难闻,但塔却保持着原生状态,以塔为家的鸟儿自由自在,并不理会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重庆宝塔

重庆宝塔

砖石结构的古塔已不完整,残存四级,仅高六米,下层部分青砖被人挖去,能见到塔身内填实的黄泥。古塔未经修复,有幸一睹它的原始风采。宝塔觚棱八面,须弥座上砌青砖围栏,第一级塔身四门四窗,假门假窗上按方位排列八卦符号,正南离卦下嵌方形石额一块,阴刻楷书“重庆宝塔”。二级以上形式简单,逐层收缩,每层均有砖砌的仿木塔檐,但四层以上的塔身缺失。

重庆宝塔

重庆宝塔史志无载,因此无法明确它的建造年月,民间流传建于明万历年间,有专家论断为清康熙年。据说当时塔为九层,有四座群聚,气势非凡,塔群原有碑文,可惜都已不复存在,四级残塔为硕果仅存。

重庆宝塔

重庆宝塔

正因如此,对古塔的性质也难定义,一般来说,“重庆”有父母和祖父母俱在的意思,庆寿祈福造塔符合儒家的孝道,宝塔二字为佛教常用,八个方位又有道家八卦符号,一座塔贯穿了儒释道,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陀罗尼经幢

离开塔下小路,转入康庄大道,不久便来到卢龙老城,穿进城墙,南门里十字路口中央,矗立着一尊石经幢,八棱多面,六级分层,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

经幢是具有纪念和宣传意义的宗教建筑,盛行于唐宋。陀罗尼原为伞盖状物,下有长杆,顶装宝珠,佛家说法有功德和镇邪效用。初唐开始用石作幢,外来的陀罗尼形制和本土的石柱造型相结合,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经幢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一般置于寺院和道路中央,通衢中的经幢往往彰显重要的地理位置。

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

卢龙经幢正处古城中央,十米高幢被栏柱围起,下面四层石刻文字,其下一级镌《平州石幢记》,二、三级镌陀罗尼经,均为金代所刻。四级所刻《北平石幢记》出自明万历年,五、六级雕佛像。经幢始建于唐,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重修,明清以后均有修缮。

西门城墙

西门

卢龙经幢坐镇四路,西南两面可见城门,南面的城墙、城门已有修复,更加雄伟的西门仍在修复中,西门含瓮城和小水门,因彩钢板阻挡无法详叙,但有一段裸露的城墙较好地保持着城墙的原貌。据记载,永平府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以后多次拓建,形成“三山不显,四门不对”的格局。可惜大部分城墙和门楼都未能保存下来,如今只能慢慢修复。

老槐树

天主堂

天主堂

老街一位居民向我们推荐一处百年教堂,于是转向北门,见到了一座蓝色建筑—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哥特式风格,高屋窄窗,简洁美观,堪称近代宗教建筑之精品。

古城民居

点点遗迹,遥遥往事,兴衰存亡,古今话题。记住了永平府,也记住了卢龙这个有龙的地方。

卢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