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4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
单看《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的简介,不少人都觉得它走错了档期。
“这不是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吗?怎么五一就上映了,而不是国庆的时候呢?”
妙就妙在这里。
国庆档红色题材大概率会扎堆,而《悬崖之上》的出品方剑走偏锋,在劳动节的时候面市,独树一帜且收效显著。
该电影多次夺冠单日票房,截止5月9日0点,总票房已破7亿。
影评人士们预测最终可破40亿。
你说,导演张艺谋会不会有种老来得子的成就感,毕竟他已经71岁了。
“老谋子”导演过多部享誉中外的好电影,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也给导演得十分出彩。
但是,这种谍战类的电影他还是头一回“触碰”。
很有魄力对吧?
敢于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敢于脱离舒适区,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光这一点就很值得咱年轻人好好学习。
说到这儿了,顺便分享一下我这个年轻人的观影感受:“看完只想上厕所。”
别误会,不是说这电影无聊。
真相是:观影全程毫无尿点。
剧情紧凑、扣心弦,看得人太紧张总想上厕所,又不想错过任何细节,所以忍着憋着,直到把彩蛋也看完........
身体已经冲向厕所,灵魂还留在座位上,为电影喝彩,向无名英雄们致敬。
接下来,我在尽量不剧透的前提下,给大家划几个电影中的重点。
还没观影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去影院。
1.《悬崖之上》旨在致敬为新中国牺牲的2千万革命先烈。
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无名英雄有1800万之多。
无论他们有名或无名,在前线或者在秘密战线,我辈都应该铭记: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一想到那些不懂事的年轻孩子吃饱了没事干,我就来气,疯狂追什么娱乐圈明星,真是羞先人。)
2.网友们可能也注意到了,很多谍战类的电影电视剧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拍的。
拍谍战,就在谍战之都拍,讲究。
为了还原真实的场景,《悬崖之上》剧组毫不手软地1:1搭建了30万平米的哈尔滨中央大街。
当然,东北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也是真的。
3.这部电影的演员,没有一个“耍花枪”的。
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等人,可都是实力演技派。
还有余皑磊、雷佳音、沙溢等人低调加盟。
真正的“无明星、全演员”阵容,令人服气。
4.网友们痛恨的无脑抗日剧,就是因为那些主角或英雄有着巨大的光环,“太假了”。
《悬崖之上》之所以能拿到“上乘之作”的评价,我觉得主要原因应该就是:真实。
有人说张译被严刑拷打那段戏,太残忍了没眼看,而且不像个英雄。
现实中,那些英雄先辈就是不像英雄的。
他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抓,被残害得惨无人道......
用煤油沙灌鼻子,在血嘴里放火,把红烙铁塞喉咙里,用针扎指甲鏠,用刀划私处......
那些场面,电影是呈现不出来的,因为没人看得了(不敢看)。
另外,该电影在情感方面也体现得比较真实。
英雄们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克制又隐忍。
他们大义凛然但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私”情。
比如张译和秦海璐饰演的革命夫妻,朱亚文和刘浩存饰演的年轻恋人。
他们从一开始就被分开执行任务,心里牵挂着对方、彼此明白自己有去无回,执行任务的紧要关头也会迟疑。
毕竟,特工也是人啊。
面临关于伴侣和孩子的抉择,就算是钢铁般的意志,在当时那样的境地奔向了心里防线,太正常,太真实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悬崖之上》的剧情方面,漏洞也是有十来个的。
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说它可以媲美此前的谍战电影《风声》,难免有些牵强。
一句话总结,片子是好片子,值个电影票钱。
好看
确实好看
演员演得真的太好
老流氓蹭爱国题材加点好莱坞趣味的烂片!
神剧!!浪费我33元!
电视剧全程无尿点,更好看
全片中规中矩,中间几处泪点闪过。
破你妹
四十亿?想都不要想,牵驴的广告
题材不能说标新立异,不过贵在真实。我看电影,第一要素必须够真实不出戏,第二是情节,第三视觉特效。至于其它内涵什么的,只是点缀,不必须。
諜戰片很難拍的!向所有的無名英雄致敬!
四十亿?想都不要想,牵驴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