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下令满门抄斩?

晓吖的日记薄 2022-02-28 15:36:52

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对淮右集团的领袖人物李善长就已经萌生不满了,有了更换丞相的打算。

于是,朱元璋跟刘基请教继任丞相的人选。

刘基听了以后,放下私人恩怨,高度评价李善长为相多年来,所建立的功劳,并觉得他作为开国元老,能调节朝廷内外的矛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元璋听了之后,脸色非常难看,只好对他说:李善长多次想加害你,而你却能公正无私说出这番话。我实话告诉你,我想找个人来接替他的丞相之位。

刘基听了之后回答:换丞相就如同换屋子里面的顶梁柱,必须要用大木头,如果将就着用一根小木头,房子是肯定要倒塌的。

听闻此话,朱元璋自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是何等聪明的人。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潮中,能够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他的智慧与果敢,从一个乞丐、和尚蜕变为开国皇帝。

后来的故事,不管是汪广洋也好,杨宪也好,胡惟庸也好,都可以看作朱元璋为了削弱李善长势力所做的努力。

其实,整个洪武一朝,朱元璋所做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削弱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而胡惟庸的被杀可以看作这种削弱的摊牌了。

虽然李善长走了,但胡惟庸坐在那个位置上跟李善长坐在那个位置上并无区别。

其实,胡惟庸无论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还是帝国建立以后都是一个小人物,朱元璋并没有把他当作大宰相,天下的人也没有几个真正在乎他,而是看重他后面的李善长权力集团。

朱元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这可能是朱家给李家最后的殊荣。

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开始了动作。他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部门通政使司,按照规定所有大臣的奏章送交通政使司,然后由通政使司直接送交皇帝。

这样就越过了胡惟庸的中书省。

此时的胡惟庸不知道屠刀已经临近。

朱元璋并不满足于此。

大批的检校官监视着中书省,时刻等待着胡憔庸犯错,可小心翼翼的胡惟庸始终让他们无法抓到把柄。

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国使者进京,但是,中书省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后火冒三丈。

为了稳住胡惟庸,朱元璋最后一次将汪广洋贬到广东。

朱元璋被逼到这一步,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他更希望的是汪广洋能够替他搞掉胡惟庸。

朱元璋身为九五之尊,如此亲自出手对付胡惟庸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他对汪广洋期待了9年,可是这个汪广洋就是一个好好先生,没有触动胡惟庸的意思,这让朱元璋失望了整整9年,最后终于变成了怒火。

他又追加了一道诏命,将走到半路上的汪广洋赐死。

洪武十三年正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大明帝国风暴正式开始。

御史中丞涂节突然上书朱元璋,声称胡惟庸谋反。

正月初六,胡惟庸以通倭罪被处死。

十一日,朱元璋连发两道圣旨:废除中书省和大都督府。

此时的李善长已经辞职回乡养老了,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下令满门抄斩?还是这么三个原因!

1

胡惟庸案曲折离奇,牵涉日本和很多文武大臣,李善长自然是最为相关的人物。

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他在朱元璋军队攻打和州的时候,投奔了朱元璋,被授予元帅府奏差的职位。

之后,他被提拔为宁国知县,后又任过吉安府通判和湖广按察司佥事等职位,胡惟庸并没有满足,他的理想是掌大权,做大官。

不久,胡惟庸找到了自己的老乡李善长,他知道李善长爱财,就准备了三百两黄金来拜见李善长。

事实上,胡惟庸的这次投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李善长的运作下,他被调入南京,担任太常寺卿。

后来,李善长的心腹李彬也开始讨好胡惟庸,将张士诚的雕金龙床私自送给了胡惟庸,胡惟庸又转手给了李善长。

与此同时,朱元璋看到胡惟庸聪慧伶俐的样子,便让他协助李善长处理日常事务。在李善长的大力提拔下,胡惟庸一步步在权力的阶梯上迅速迈进。

朱元璋为了分化李善长的势力,让胡惟庸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之后进一步担任丞相。

胡惟庸没有多大的政绩,他担任丞相期间,却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关系网。

事实上,他升任中书省参知政事那年正月,李善长已经准备告老回乡了。

虽然,胡惟庸和汪广洋同时被拜为丞相,但汪广洋为人懦弱怕事,又喜欢喝酒,凡事都让着他,而且汪广洋在后来被贬往广东去了,朝廷里面的事情,胡惟庸可以一手遮天了。

他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深得这皇帝的宠信,已经为所欲为,还作威作福,并且可以大大地捞银子,聚满了各方送来的“金帛、名马、玩好”,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然而,他真的不满足,硬想取朱元璋而代之。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安全感,俗语说:爬得高,跌得重。

他深知朱元璋最恨贪污,倘若有一天他的贪污的事被朱元璋知道,如何收场?

况且,毒死刘基的事虽是天知地知,他自己知,也难免有一天,天网恢恢,依现存史书而论,刘基被胡惟庸毒死,不像是朱元璋授意。

据说,为了打压胡惟庸,朱元璋将林贤流放到日本去了,却正中胡惟庸之计,使得林贤有机会与日本朝野发生接触。

三年以后,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派了一个李旺,到日本假传圣旨,召回林贤。

林贤已经向“日本国王”借得了四百名精兵,作为日本新贡使如瑶藏主的随从,计划在入觐朱元璋之时,出其不意,将朱元璋杀害。

不料,这四百名日本精兵到达京师之时,胡惟庸已经事败被杀了,朱元璋二话不说,将他们一齐逮捕,发往云南,作为中国的戍卒。

胡惟庸的另一布置,是暗派元朝的旧臣封绩,带了向北元皇帝称臣的表奏,准备借蒙古骑兵的势力,里应外合!

但是,造反的事都还没来得及实行,正赶上胡惟庸的儿子在街上骑马,居然摔死在车下。

事实上,胡惟庸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估计是仗着老子当大官就无法无天的公子哥,没事爱在京城的大马路上飙车,有一天终于出了车祸,从马车上摔下,一命呜呼。

胡惟庸把气撒到保养车辆的车夫身上,把他杀了给儿子抵命。

明太祖朱元璋知道后十分生气,命令胡惟庸给死者偿命。胡惟庸乞求给死者的家属一些金帛,朱元璋不准许。

胡惟庸非常害怕,于是就和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一起密谋起事造反来了,并暗中通知全国各地的亲信武将。

御史中丞涂节被人告发与胡惟庸关系密切,他担心可能会受到牵连,于是向朱元璋揭发胡惟庸图谋不轨。

另一位官员也对其进行了类似的检举。

这些指控,或许并不完全属实,但是却给朱元璋除掉胡惟庸一个很好的口实。

可惜,胡惟庸还没有动手,就被朱元璋下诏处死了。

在胡惟庸案的审理中,发现很多大臣参与其中,朱元璋龙颜大怒,随即采取行动,下令逮捕相关人员。

被处以死刑的除胡惟庸外,还有涂节及御史大夫陈宁。

而朱元璋也想借助这个案子,进一步铲除他想要清除的人。

于是,朱元璋将胡惟庸更多的“罪行”公之于众,特别是一些密谋造反的细节。

这些细节就包括林贤的具体计划。

据记载,林贤接到胡惟庸的指示前往日本联系某位大名参与协助其谋反的计划。

而据说这位大名也同意了这一请求,承诺派出伪装为贡使的武装力量,前往大明朝。

然而,这一计划落空,林贤及其家人、朋友,以及同伙均被处死。

这个案子仅仅出现于官方记载之中,并没有时人的记录可以佐证。

此时此刻,朱元璋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善长确实已经回家养老,但是他仍然生活在大明朝,是大明朝的子民,必须受国法的管辖,有人说他造反,而且“有板有眼”,朱元璋能怎么样呢!

砍一个也是杀,多砍几个也是杀,可能是杀红了眼,忍不住了!

2

受胡惟庸案牵连,李善长是胡惟庸的老上级,曾经提拔重用过胡惟庸,胡惟庸出事了,李善长罪责难逃!

事实上,胡惟庸也算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个大名鼎鼎奸臣。

他是安徽定远人,曾经当过主簿、知县、通判等官,又升至中书省参政知事,最高位至丞相。

真的是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这一切都与一个人的提拔分不开,那就是在大明朝根深蒂固的李善长。

想当年,胡惟庸因结党营私、通倭、通元而被诛杀,而共谋受牵连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李善长是胡惟庸的老上级,曾经提拔重用过胡惟庸,胡惟庸出事了,李善长当然是罪责难逃!

胡惟庸当官的时候,受贿非常嚣张。

四方急于进取功名的人和那些失职的功臣武夫,争相到胡惟庸家门,行贿馈赠大量的金帛、名马、玩好等物,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此案不仅仅是牵涉李善长!还有很多大臣被卷入其中。

胡惟庸案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揭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宋濂。

朱元璋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后来马皇后求情,明太祖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罚充军茂州。

可见,朱元璋是翻脸不认人的皇帝,只要参与谋反,不管是谁都会杀无赦,当然李善长也不会例外。

况且,那个胡惟庸还是李善长推荐的人,李善长是罪责难逃。

3

有人告发左丞相李善长和胡惟庸往来密切,说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谋反却不检举揭发,而是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

李善长是第一号功臣,可是明太祖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李善长和他全家处死。

从胡惟庸案发以后,朱元璋觉得把军政大权交给大臣不放心。

胡惟庸被杀,是在洪武十三年正月,杀得一点儿也不冤枉。

此人既非功臣,而且谋反有据。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之狱,前后长达十年,族诛至三万余人,也是历代所仅见。

胡惟庸这个人,早年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担任朱元璋元帅府的文书工作。朱元璋建国之时,他还只是个小县令,后来依靠李善长,才爬到太常寺少卿的位子。

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藏匿不上报。

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当官之人,争走他的门路。

他还千方百计拉拢因犯法而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要他们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

此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

这么巨大的动作,李善长不可能没有耳闻。

就连宋濂这样最老实巴交的读书人都受到了牵连,幸得马皇后求情,方幸免一死。

何况是李善长曾经手握大权的人物,怎么可能会一点都不知情。

可能李善长确实知道胡惟庸谋反,却不检举揭发,而是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

李善长是大明朝的第一号开国功臣,又是朱元璋的亲家,可是朱元璋还是毫不犹豫地把李善长和他全家七十几口人,全部处死了。

自从胡惟庸案发生以后,朱元璋觉得把军政大权交给大臣不放心,就取消了丞相职位,由皇帝直接管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的尚书。

又把掌握军权的大都督府废了,改设左、右、中、前、后五个都督府,分别训练兵士,需要打仗的时候,由皇帝直接发布命令。

这样一来,明朝皇帝的权力就大大集中和加强了。

皇帝信任的宠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招来杀身之祸,亲小人远贤臣是皇帝的错,而这错误也导致了小人的得势。

总之,胡惟庸害死自己不算完,还促使朱元璋诛杀了一批功臣宿将,李善长也是被他害残了,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他们都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一起聊一聊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