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嘉礼,十年之诺。
2024年11月,由福建省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歌舞木偶剧《大海铭记》,荣获第九届福建艺术节暨第六届福建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作为本届艺术节展演剧目,该剧于2024年11月2日在福建大剧院演出,受到现场观众好评,并吸引了18.4万人次在线观看演出直播。
泉州,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宋元时期起,泉州刺桐港便是闻名遐迩的东方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
《大海铭记》作为泉州市首部原创歌舞木偶剧,以独特的叙事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海丝故事。作为故事主角的忠臣之子林旭,牢记父亲“十年之诺”的嘱托,在刺桐傀儡戏(提线木偶戏)“锦升班”陈班主与若兰的协助下,心怀让提线木偶戏走向世界的壮志,踏上了充满艰险的万里海丝路征程。他们从刺桐港启航,一路扬帆,最终抵达亚历山大港,成功完成“十年之诺”的演出。剧中巧妙融合闽南童谣以及傀儡调、南音等极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戏剧形式,生动演绎了一场“刺桐嘉礼戏”的海丝传奇,细腻描绘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两大重要港口——刺桐港与亚历山大港之间文明互鉴、商贸繁荣的盛景,仿佛将观众带回那个千帆竞发、文化交融的辉煌年代。
歌舞木偶剧《大海铭记》以艺术为舟,扬帆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海,重点表现泉州的两大地域特色:一是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帆港东方大港,二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提线木偶(泉州方言称为嘉礼)。围绕这两个地域特色,该剧展开了纷杂交错的动人情节。“锦升班”历尽艰辛,从刺桐港到达亚历山大港,以生命、鲜血的代价完成了重诺言、守诺言、实践诺言,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的铿锵脊梁。小小木偶担负起将泉州历史辉煌再现的使命,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向了世界。
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的首度合作堪称珠联璧合,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擅长歌舞编排,通过灵动的舞姿与悠扬的歌声展现闽南风情;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则精于木偶技艺,让小小木偶在舞台上焕发生命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泉州海丝文化与提线木偶戏两大特色,演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歌舞剧院)自1961年成立以来,根植闽南侨乡这片沃土,致力于闽南歌舞的发掘、保护、传承和推广,改编、创作、上演了大小剧目百余部,歌剧《素馨花》、交响诗剧《乡愁》、音乐舞蹈史诗《向大海》、舞剧《南侨机工》、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等多部优秀剧(节)目深受侨乡人民青睐。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和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剧之一,曾应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中表演。2000年以来,有3个剧目获“文华奖”、1个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1个剧目获“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5个剧目获全省戏剧会演一等奖、多个节目入选全国性展演。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保护中传承、在文旅融合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努力拓展演艺市场,将舞台精品艺术转化为文旅融合作品,积极培育演出市场,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新时代,提线木偶戏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大海铭记》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歌舞木偶剧《大海铭记》以弘扬海洋文化为主题立意,传承闽南精神,深入挖掘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历史背景,通过讲述闽南人民与大海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在面对海洋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大海铭记》不仅是一次歌舞与木偶戏的结合,更是对中华民族千年海丝精神的追溯与颂扬。
(本文配图均为《大海铭记》剧照,由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提供。)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