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速,新质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2月14日至15日,教育家·大国良师成长基金管委会联合浙江省教育学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举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以课堂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好校长面孔”年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校长、教师代表等600余人共襄教育盛举,共议新质教育的当下与未来,分享其在办学治校、教育实践与观察中的独到思想和理念,以此促进校长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据悉,作为“寻找中国好校长面孔”活动指定品牌,华为擎云携商用终端及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和专为教育行业打造的商用终端产品亮相活动论坛。其中,华为擎云W585x行业版商用台式机,凭借其流畅的性能、开箱即用的便捷性和精巧的品质,为师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教学工具支持,全面满足教育场景的使用需求,得到现场嘉宾一致好评。
活动现场,华为终端商用办公营销部长崔泽军在致辞中说道,华为擎云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洞察新质教育趋势,华为擎云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新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华为擎云深刻洞察到新质教育变革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的趋势,并致力于通过其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为新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在本次论坛上,华为擎云展示了其针对教育行业打造的全面解决方案——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智慧课堂、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考场以及智慧体育等多个关键教学场景。
其中,擎云智慧教育-智慧课堂以华为擎云 C5e商用平板为核心,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教学流程。课前,教师可通过该方案便捷地向学生分发预习知识点资料;课中,该方案支持多形态数字化教学,变革了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工具,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趣味课堂,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该方案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基于AI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帮助教师精准聚焦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从而进行重点讲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因材施教。
擎云智慧教育-计算机教室则旨在培养学生的跨领域学习能力、人机学习能力,并降低学校机房的运维成本。该方案配备了华为擎云商用台式机,其运行安静流畅,内置50余种授课工具,提供广播教学、视频播放、行为管控、分组讨论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此外,该解决方案搭载了分布式桌面云系统,通过网络同传及运维分析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管理和维护,提高了机房管理和维护的灵活性和效率,使学校能够摆脱烦琐而重复性的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本身。
此外,擎云智慧教育-理化生实验考场通过数字技术为理化生教学考试全流程赋能,实现考前快速准备、考中全程管理、考后智能评卷。此外,还有擎云智慧教育-智慧体育等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健康数据采集统计,共同助力数字化校园建设。
携手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小学,打造样板点,实践新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展示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华为擎云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小学(属市教育局直管)紧密合作,打造了擎云解决方案的样板点,并成功交付了计算机教室方案。该校副校长也一并现身“寻找中国好校长面孔”活动,分享了该校在新质教育方面的探索方向,以及华为擎云 W585x 行业版在人机学习方面的应用。
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小学通过配备华为擎云 W585x 行业版,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跨领域学习能力及人机学习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样板点的成功落地,不仅是华为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为新质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它用实践证明了前沿科技与新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模板,为人人都能享受新质教育提供了坚实支撑。
品牌实力铸就卓越品质,科技创新赋能教育未来
华为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式背后是华为擎云“品质可靠、自主创新、开放共创、以人为本”四大品牌核心DNA的实力支撑。据了解,自品牌发布以来,华为擎云已服务全球1000多家TOP级企业客户、10万多家行业客户,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信赖。
华为擎云将华为在消费领域的成功经验借鉴到商用领域,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线,打造涵盖了商用笔记本、台式机、平板、显示器等多种商用终端产品。同时,华为擎云还将星闪无线通信技术、PC级生产力等消费级产品的精品体验和创新能力带入商用领域,打造出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行业,华为擎云积极构建开放共创的生态系统,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共同丰富和完善教育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华为擎云将继续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探索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为培育新质人才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助力新质教育发展向深向实,不断探索教育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之路,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