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辽地宁说非遗:一条船一盏灯托起美好生活新愿景

云端漫步的猫 2024-06-08 16:00:16
来源:辽宁日报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放海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长运在用木板制作更结实的海灯。 制图 隋文锋

每年正月十三,在海边生活的人会把漂亮、简易的小船放到海里,当地称为“放海灯”。

夜空、烟花、海浪,喧闹的人群、漂向大海深处的点点灯光……对于生长在大连海边的渔民来说,每年正月十三这一天总是幸福而充满期待的,家家户户将各式各样的海灯点亮并放入大海,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大连放海灯习俗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源于南方的妈祖信俗。如今,对于依海而生的大连人来说,放海灯习俗是一种文化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一种习俗 与“闯关东”密切相关

大连,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考古证实,自新石器时期开始,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已经会捕鱼、采贝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旅顺、普兰店、长海、庄河等地区流传的放海灯习俗便是其中最为鲜活的代表。

从庄河北港口出发,坐船行驶半个小时后便可抵达石城岛,它是辽南地区最大的岛屿。如今,这里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海岛自然风貌,珍稀鸟类黑脸琵鹭便栖息在这里。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海,之前是出海打鱼,现在是发展海上养殖业。无论是社会变化还是科技发展,不变的是这里的人以海为伴的生活。”辽宁省级非遗项目放海灯习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姜忠恕一直生活在这里。他告诉记者,每到正月十三,夜幕降临后,一家人便会来到海滩,开始了渔家人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习俗——放海灯。“家里的老老少少一起把亲手制作的海灯放入大海,看着它顺着海浪漂向远方,心里默默地祝福……这是老传统,很早以前就有。”姜忠恕带着浓重的庄河口音叨咕着。

如今,放海灯习俗已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普兰店、长海放海灯习俗分别于2008年、2009年被列入大连市非遗名录。旅顺、庄河放海灯习俗分别于2009年、2015年被列入辽宁省非遗名录。

大连市文联原副巡视员刘益令曾参与放海灯习俗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他评价说:“放海灯习俗是大连宝贵的文化记忆。”

刘益令认为,从地理和历史上看,地理环境和迁徙文化对大连放海灯习俗有着深远的影响。三面环海、靠自然馈赠的渔猎生活以及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相信有海神的存在,这是古人敬畏大自然的表现。在中国传统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鸟身”的海神形象,此后,更多的有关海神的传说流传下来,并演变为船神、鱼神、岛神,古代大连地区渔民普遍祭祀的海神娘娘只是其中之一。

考古证实,北方地区流传的海神娘娘在我国南方地区被称作妈祖信俗。虽然无明确记载其传入大连地区的时间和地点,但大连地区放海灯习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一习俗主要由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人带来的,并与当地的文化融合而产生。

“在古代,大连地区有祭海习俗,而正月十三放海灯习俗则是移民带来的,而且这一习俗与其他地区妈祖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刘益令解释说,在有关妈祖的传说上,大连地区流传的海神娘娘海上救渔民父子的故事与南方地区妈祖文化中所流传的故事相似,而且历史学者认为,胶东半岛是南方妈祖信俗北传的中转站,而当年“闯关东”来到大连地区的人主要来自胶东半岛。这一习俗传入大连后改名为海神娘娘。不同的是,在庆祝仪式程序、海灯制作技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大连地域特征。

目前的放海灯习俗已经完全和古代的迷信没有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俗。

一盏海灯 装满期盼向远方

在辽东半岛最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旅顺龙王塘街道龙王塘村,放海灯习俗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家亮一直在从事海灯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放海灯习俗,简单的理解就是渔民要亲手做一条简易的小船,这条小船能发亮光,被称为“海灯”。在正月十三这天,渔民要把海灯放到海里去,看着它漂向远方,为新的一年祈福。

大连各地制作海灯的材料、方法大致相同。在造型上,既有简易三角形的船灯,也有由船舱、桅杆、甲板等构成的制作相对复杂的海灯,以及鱼、萝卜、莲花等特殊造型的海灯。海灯在装饰上,各具特色,突出色彩艳丽、抢眼,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剪纸图案也常常被装饰在舵楼上,寓意一帆风顺、鱼虾满舱,寄托渔民的美好愿望。制作海灯的材料多选用当地常见的玉米秸秆或高粱秆,现在也有使用木板制作的更加结实的海灯。灯具由面粉蒸成,用豆油或煤油作燃料。

海灯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构思绘图、选材、扎制、装饰等。以传统船型海灯制作为例,第一步,人们要挑选结实、笔直、长短适合的秸秆,去掉外皮后放入水中浸泡,以增加弹性,然后根据设计思路将秸秆截成需要的长度;第二步是搭建船体框架,选取三支或四支合适的秸秆,用线绳将它们固定成船型骨架,这一步的要点是要捆结实使其既能承载起桅杆、船舱等结构,又能稳稳地在海上漂浮并驶向远处;第三步是裱糊船体,将彩纸糊裱在舵楼、船帆等不同的位置,让其看起来更像渔船,这个步骤最能体现制作人的性格,很多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特别设计,例如装饰五彩的旗帜,写上“一帆风顺”“鱼虾满舱”的对联、贴剪纸等;第四步是放入事先做好的灯具。

类似的制作技艺在大连市长海县广为流传。2018年,当地文化馆录制了制作海灯的全部过程,作为非遗影像保存下来。当地放海灯习俗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长运是这次制作海灯的主角,他用十多天时间做了一艘木帆船海灯,合理的构思融入渔家人的审美。从一张主图、七张分解图到100厘米长、六七十厘米高的等比例缩放木帆船海灯,精致而不失古朴。巧妙的是,海灯上有3个帆。“海灯每一步都要手工制作,更需要耐心,比如要让秸秆随着船形弧度绑扎,需要把原来笔直的秸秆用手一点点去调整,再覆盖到之前做好的船体上。”李长运说,“漫山遍野地找寻合适的材料,再一点点儿地做出船体的形状,不断调整比例,整个过程消耗体力和时间。不过,这是习俗,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地区海灯的色彩搭配非常艳丽,以红、黄、蓝为主,配以绿、粉等颜色,人们将最难调和的对比色处理得充满活力,恰到好处——红配绿,红间黄,强烈、大胆的撞色系显现出浓烈的东北风。记者在当地人迎新年时的门窗装饰上也看到这样的色彩搭配——大胆使用艳丽的色彩是海岛人朴实、热情的体现。

一种生活 非遗成为文化体验

“每年的正月初十前后,港口就会更忙碌,回来的人太多了。”在长海县大长山岛开出租车的王女士说,“每年正月十三都会放海灯,所以岛上的人特别多,特别热闹。”

在大长山岛东北方20公里之外的石城岛,姜忠恕和老伴儿衣桂香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海灯。“腊月里我们就开始准备材料,想着给每个孩子都做上一个。”衣桂香说。虽然手指没有以前灵活,走路也需要拐杖,但姜忠恕依然是家中制作海灯的“总指挥”。“孩子们得空就回来制作,自己动手的时候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指导他们,帮着看看框架啥的。那时屋里屋外放的都是海灯,一直到正月十三这天。”姜忠恕说,如今,孙辈们也加入制作海灯的行列中,“小孙子很喜欢做海灯,从外地一回来就会和我在一起鼓捣。”

正月十三这天,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修正海灯,一直要忙到下午4点以后。夜幕降临,他们随着人流出发了。村里的老老少少成群结队地带着海灯、鞭炮等用品,来到适合放海灯的海滩上。鞭炮声中,人们纷纷点亮表达美好愿望的海灯,放入海中,看谁家的海灯更好看,漂得更远……对于庄河市石城乡东升村党总支副书记、“90后”卢锋来说,放海灯习俗充满魅力:“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海洋是我们生存的‘土壤’,与之相关的习俗是我们离不开的生活内容。”

“放海灯习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愿,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它不仅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会被更多人关注。”刘益令说,从一家人相聚,一村人庆祝,发展到今天的文旅活动,更多人的参与使得大连放海灯习俗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长海县高级中学学生们对放海灯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他们的眼中,放海灯习俗是了解家乡、了解非遗文化的必修课。学校美术老师张宗波从传统海灯制作入手,一步步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今,展览室里陈列着学生们的作品,每一个都融入了孩子们对这一传统习俗的情感,他们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些作品。“非遗文化传承需要守正创新,我们所有的海灯全部都是依照最传统的技艺制作的。从秸秆材质的选择、面塑灯的制作以及特色剪纸的装饰融入,孩子们制作的海灯保留了传统,又有自己的创新。我希望孩子们从一个个小小的海灯开始,去关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进而能够去探索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宗波说。

在旅顺龙王塘,放海灯习俗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讲座、展示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海洋文化的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连放海灯习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体验,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参与的人都是文化传承者,每一盏海灯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愿。



0 阅读:0

云端漫步的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