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个状元后裔村,把南宋人文相思种成了春天,也美成了私藏笔墨画,真绝!

鱼尔言美 2025-02-20 10:52:38

在芜湖湾沚区的层峦叠翠间,藏着一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江南古村——相思园。村名如诗,相传这里是南宋状元张孝祥后裔的栖居地。

八百年前,那位以家国情怀入词、以铁骨柔情传世的文人,或许也曾在此望山听水,将血脉里的诗意浸润于这片土地。而今,村口牌坊上镌刻的“弹得相思一半”,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显得意味深长。这不仅是一句词,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种文化的传承,一半在过去,一半在今生。相思园村的根深深扎在南宋的土壤里,张孝祥的笔墨虽已化作史书中的几行铅字,但他的精神却如村中老树的年轮,一圈圈沉淀成乡民骨子里的气节。村中老人常说:“状元公的魂儿,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相思园,原来不叫这个名字,而是被称呼为香习园。后因为纪念张孝祥诗句里“弹得相思一半”取相思为村名,除了有纪念之意,更有传承耕读文化。

这种文化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更体现了“耕以强体,读以润心”的精神内涵。相思园村作为南宋状元张孝祥后裔的聚居地,耕读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先祖文化的传承上,还融入了现代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走进相思园村,你会眼前一亮,不仅仅有着很多具有南宋风格白墙灰瓦马头墙民居,更有彩色的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它像一条流动的彩带连接着远方。村里还种了2万棵梅花,一到春天的二三月份,梅花盛开时,整个相思园村便被一梅花的香味所浸染。那是一种温柔而又热烈的美,是大自然散发出的独有韵味。据说,相思园的改变要得益于村民张国旺,早年间相思园,还是另一番模样。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幼守着荒芜的田埂与坑洼的土路。杂草漫过院墙,沟塘因淤塞而变成臭水潭,连鸡犬声都显得寥落。2017年,张国旺返乡时,看着破败的村庄与老人空洞的眼神,毅然召集了17位同乡,自筹18万元,扛起铁锹,从拓宽村道开始,一寸寸唤醒沉睡的乡土。

如今的相思园,早已褪去旧衣。清晨薄雾中,家家门前都有菜园,被一层淡淡的轻纱笼罩,连接着白墙黛瓦的民居,行走在这样的村子里,宛如走在田园诗里一般。乡风文明的种子,也在悄然发芽,成了一座独特的“菜园子”。先后在村里建了一座于湖书院、一条状元巷、三座展馆,分别是张人亚在芜革命事迹陈列馆、张孝祥文化园木雕馆和张孝祥文化园红色收藏馆。这里的故事,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是文脉与生计的交织。张孝祥的词句、战士的热血、乡贤的汗水,最终化作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相思园在时代浪潮中,既守住了山水的魂,又握住了未来的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