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下艺术品市场与收藏

艺术照亮生活影 2024-11-24 20:14:36

市场的大浪淘沙,检阅的不光是艺术品、艺术机构,也是一轮对藏家的考验。

2024年11月9日下午,99艺术联合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邀请收藏家、北京子岸当代美术馆创始人杜杰;藏家,资深艺术顾问沈菲琳;艺术写作者,策展人,译者,现任上海昊美术馆执行馆长王凯梅;艺术学者,策展人郑闻,以市场、学术和艺术史为背景,从不同切面对当下多维度的收藏理念、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览讨论。

文字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

按嘉宾发言顺序排序

杜杰

1 今年,藏家更加理性地对待收藏

经济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可能会把逛博览会、美术馆、画廊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但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是不是会真正购买艺术品,我觉得大家思考的时间会比以往更长。

从职业藏家的角度来说,也许会更加审慎地去思考收藏策略和方向,比如说今年在自己的预算范围里要收几件。在对待这类问题上,以前大家会普遍比较感性,但今年会更加理性。

2 艺术品收藏是一个视觉积累的过程

这几年我接触了很多年轻的藏家,客观来说,他们中有些是赶时髦,有些人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更时尚。当然,也有具有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的年轻藏家。

跟“老藏家”一样,这些年轻藏家同样异常勤奋,全年中世界各地的重要博览会几乎都能看到他们。人们总要在生活里找寻自己的快乐,这是年轻的一代人要去思考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只是开幕Party,或者酒会社交,它是一条特别长的路。你需要投入和付出。

2019年,到伦敦参加Frieze(弗里兹艺术博览会)的中国藏家大概有将近200位,去年可能大概也就60、70位,今年的数据可能更低。我觉得其中原因,一是往返欧洲舟车劳顿太累;二是艺术并非生活刚需,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即便数据如此,但真正认真从事收藏的藏家还是不会缺席,因为一旦错过了某一个阶段,可能就要错过很重要的变化,包括对市场判断和审美认知的变化等等。

所以对于藏家来说,艺术品收藏是一个视觉积累的过程。我的收藏方法论并不复杂,就是多看。看得多了,就会知道什么是好作品。一年中,我至少要飞几十万公里去看博览会、美术馆和画廊的重要展览。

艺术品的价值是相对的,在当下看来很有价值的作品,在另外一个时空里可能就一文不值。这几年,有很多人问我“潮流艺术”可不可以收?从艺术品收藏,而非消费的角度来说,我的观点是,流行的、潮流的东西需要慎重入手。相比而言,我更愿意收藏那些在未来的艺术史上可能会留下一点笔墨的艺术家,哪怕他/她现在只有20岁,但他们的作品和理念能够让我看到未来;同时,艺术家的人品和价值观也非常重要,要有独立的思考,不迎合市场和当下的流行美学,这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这个艺术家能走多远。

杜杰

论坛现场

3 藏家要有独立的收藏判断

对艺术家来说,艺术这条路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而创作,我觉得其作品本身是不具有收藏价值的。

但另一类艺术家,比如我们提到的罗斯科,他的创作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

当下,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只要一个艺术家有关注度,无论作品处在什么水平,可能都能被收藏。我觉得这是个很可怕的现象。在这种信息引导下,很多人会因失去判断而随波逐流,结果是收藏的作品可能并没有什么价值。

所以,想要进入艺术品收藏,就一定要有独立的收藏判断。花钱买的作品是你真心喜欢的吗?它给你的精神和情绪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一定要问自己。一件艺术品能否给你带来快乐,能否瞬间感动你,能否引发你的思考,这是你判断是否要收藏它的理由。在这个理由之下,我们要看到这个艺术家有自己的特点,不媚俗、不迎合,艺术表现力也不错,至于未来会怎样,需要交给时间。

论坛现场

王凯梅

4 收藏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对市场进行判断需要有短线和长线的眼光。从小的趋势上来看,目前的确是市场的下沉期;但从长线来看,历史的坐标是个重要的参照,要从总的经济趋势作分析,而不是只看这两年的经济好不好。

同样的,艺术品收藏也需要以历史为参照。收藏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在美术馆中看到的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品,在它们那个时代,很多并不被认可或者没有对应应有的价值。

这会涉及到如何判断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问题。很多人都在说,今天的很多藏家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但我想说的是,何为知识?何为信息?

知识与信息是需要划分开来的。蓝筹股上有十位必买艺术家,这是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什么?知识是这十位艺术家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里,在自己的探索道路上对艺术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是否在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能够继续书写下去。不仅是艺术,所有领域都是一样的。我们今天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累积尤为重要。

王凯梅

论坛现场

5 一个优秀的国外艺术家,

在中国的艺术语境中,也应该是优秀的

有的时候我会忧虑,单打一个国家的文化精英成就,难以让处在远方的他者产生共情,但同时也陷入盲目。

我认为,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国外艺术家,在中国的艺术语境中,也应该是优秀的。这种价值不应该由国籍或文化传统等因素单一化地决定。现实情况是,我们能看到目前有很多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机构在做的一些比较中庸的国外艺术家展览。

有个名词叫international domestic artist(国际本土艺术家),指向的是一个普遍的国际风气——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只能被一个很小范围内的人接受和欣赏。

我认为,有同样的资金,我们更应该多关注身边的具有独特性的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发现具有表达人类共同情感和思考的艺术作品,无论国籍,无论出处。

论坛现场

沈菲琳

6 当下是入手艺术品的好机会

从去年开始,市场状况趋于缓和。就藏家来说,更加趋于在理性状态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再购藏艺术品。一旦决定要参与艺术品收藏,这些藏家是非常坚决的。这一点与之前很多藏家凭借一腔热情就快速下单的购藏习惯有所不同。因此会在板块,方向和艺术家的甄选上更加明确且有信心,对长期建立收藏体系会是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入手自己欣赏的艺术品。

7 收藏当代艺术是在收藏自己同时代的

故事和自己所经历的时间

我是从收藏古董开始的。在十几年的学习和收藏过程中,我觉得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在古董的真假分辨上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争论的声音永远都存在。

离开拍卖公司后,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收藏方向,开始转向当代。

我觉得,对于年轻藏家或者新藏家来说,当代艺术的起点不像古董那么高,对知识点以及年限的积累都有要求;第二,收藏当代艺术是在收藏自己同时代的故事和自己所经历的时间。

很多“老”藏家,这里并不是指年龄上的老,而是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后成为了资深的专业藏家,这些藏家对当代艺术的收藏已经很丰富、很系统了,但他们仍然一直在买。我也跟很多这类藏家进行过交流,问他们是在一个怎样的契机下选择收藏当代艺术,他们给我答案中,总会出现这一条:在收藏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你喜欢的同时代艺术家的成长,并且可以跟他们共同成长。

8 年轻藏家和新藏家,可以先从

自己的喜好开始收藏

年轻藏家大多会选择与这个时代同频的一些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具有“潮流”属性的艺术是必须存在的一个板块。“潮流”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包括西方一些艺术家比如巴斯奎亚、安迪·沃霍尔,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潮流和当代,只是他们从当时巨大的洪流中走出来了。

藏家无论是以艺术史的脉络来做收藏,还是收藏与自己的时代、生活和文化背景相关的作品,都是藏家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用一个非常公允的标准来判断什么样的收藏是好的。但我认为,就年轻藏家和新藏家来说,一定先从自己的喜好开始。进入收藏几年之后,随着经验、经历和知识的积累,你会逐渐清晰哪些是你想要的,哪些是不想要的。在调整的过程中慢慢建立健全的收藏系统。

当然,这也要取决于你的资产量,面对海量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刚开始一定要做筛选。但是我觉得听再多的课、做再多的研究、看再多的展览,都不如从买一件艺术品开始,因为买了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郑闻

9 艺术品收藏体系的建立需要参照

一条内在的艺术史逻辑

就多年从事当代艺术策展工作的观察来看,我认为艺术品收藏体系的建立需要参照一条内在的艺术史逻辑。

但当下有一个很显著的问题是,在一些展览和博览会中,我们看不到艺术发展的脉络。欣赏一件艺术品首先是视觉上被吸引,回去之后认真做做功课,翻翻艺术史,了解到这件作品来自于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艺术家;这个艺术家在艺术史中延续了什么、突破了什么,他/她的创作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这个工作和收藏习惯在欧美的普及化程度可能更高,但我觉得,这方面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郑闻

论坛现场

10 艺术品收藏需要区分

特殊性和普遍性

我最近的工作重心是哲学研究。通过哲学,反观艺术品收藏,它们在某一点上有相似之处,即要区分所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如同一棵大树,主干是它的普遍性,从主干生出来的枝丫是特殊性,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主干。

在艺术品收藏中,刚开始的想法一般都是比较朦胧的,如何让这个想法逐渐清晰,需要经过反复的锤炼,包括大量走进艺术现场,去看展览、看作品、做调研等等。而最重要的,是需要以艺术史为支撑。对宏观的艺术脉络和文化演进有了解,才能从主观意识慢慢上升到一个客观化的判断。

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我认为困难依然很多。在对别的国家的艺术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到国家层面,小到一个画廊,从机构到私人藏家,整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股合力,让我们能够看到西方艺术史的完整叙事,这对于藏家收藏作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藏家看到一个艺术家是否与同时代的艺术家拉开了距离,或者某件作品是否具有未来价值。

0 阅读:2

艺术照亮生活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