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eepSeek可是出尽了风头,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不过,这火起来之后,麻烦事儿也跟着来了。
韩国的一些政府部门率先出手,屏蔽了对DeepSeek的访问。
紧接着,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也纷纷传出禁止或限制使用DeepSeek的消息。
这事儿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之前华为、大疆、TikTok这些中国公司的产品,也都经历过类似的遭遇,被各种限制甚至封锁。
咱就想想,为啥这些国家要这么干呢?说白了,就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越来越强大,已经开始在一些尖端领域崭露头角,甚至占据主导地位了,这让某些国家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到了威胁,所以就想通过限制和打压来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
就拿DeepSeek来说,它的出现,让美国在AI领域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动摇,美国能不焦虑吗?其他那些本身在AI领域就落后的国家,本来连和美国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结果DeepSeek完全开源,降低了AI研发的硬件成本和技术门槛,让他们可以直接白嫖代码,轻松获得了与全球顶尖AI竞争的钥匙。
可他们呢,不但不感激,反而还追随美国限制DeepSeek,这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更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气的是,这些国家一边限制DeepSeek,一边又偷偷地享受着DeepSeek的成果。
他们在白嫖DeepSeek的代码,利用DeepSeek开源带来的便利,通过复制粘贴代码的方式快速开发自己的大模型。
你说他们恶心不恶心?他们还幻想着取代中国甚至美国,觉得自己既能拿到美国的先进制程显卡,又能用上中国的高端优化技术,就能实现弯道超车了。
这想法简直太天真了。
咱们再来说说DeepSeek为啥要开源。
要知道,开源虽然会面临代码被无偿使用的风险,但这背后可是有着战略层面的考量的。
开源其实就像是一种技术外交,通过开放自己的核心能力,能够快速建立起行业的事实标准。
就好比TensorFlow和PyTorch,它们就是通过开源主导了AI框架生态。
DeepSeek开源,也是想在AGI基础设施层抢占话语权,让开发者形成路径依赖。
而且,当开源项目形成活跃的社区之后,会吸引大量的开发者自发地贡献代码、完善文档、开发插件。
这么多人一起努力,带来的迭代速度可比闭源开发快多了。
可以说,DeepSeek的开源决策,是用代码可见性换取行业控制权,在战略层面上,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密计算的。
真正的护城河可不是代码本身,而是通过开源建立起来的开发者生态、数据飞轮和品牌认知,这些综合起来形成的壁垒,可比代码难复制多了。
再看看OpenAI,一开始它也是秉持着开放的理念,想要让人人都能用上AI。
可后来呢,CEO奥尔特曼差点被赶走,之后就彻底被资本污染了,变成了收割财富的工具。
DeepSeek的出现,就像是在OpenAI的锅里砸了一锤子,让美国和美企都紧张起来了。
DeepSeek就像是把自家招牌菜的详细做法免费公开,谁都可以学,甚至还允许别人改配方开分店。
通过这种方式,DeepSeek有望成为烹饪学校的校长,制定行业标准。
现在,DeepSeek的几个模型都可以直接被借鉴使用,就连OpenAI也紧急推出了o3模型,页面都完全模仿DeepSeek,加上了搜索和推理两个标签。
但是,抄袭终究是抄袭,就算能抄出一个类似的模型,安上不同的名字,也不代表就具备了创新的能力。
这就好比学霸把满分作文公开,学渣能照抄格式,可抄不走真正的思考能力。
别人能复制DeepSeek现在的代码,却追不上它下一个版本的升级。
因为代码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10%,水下的90%,可不是靠抄袭就能解决的。
从DeepSeek的遭遇,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国际上,中国科技企业和创新成果总是会受到无端的限制和打压。
但同时,这也是机遇。
DeepSeek通过开源,在国际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影响力,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的关注和参与。
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就不怕别人的打压。
我们要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像DeepSeek这样优秀的成果出现,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