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住洋房,家家开豪车。曾经在这个村子里,这就是常态,“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当时也是人人羡慕的村落。
然而,短短数十年间,一切全都变了,从天下第一“富”变成了天下第一“负”,村民负债累累,让人唏嘘。
十年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村落的衰败的这么快?

华西村原本就是江苏江阴的一个普通村落,村民们依靠着农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华西村依旧生活在贫穷之中,直到吴仁宝成为村长,在他大刀阔斧的改变下,华西村摇身一变,成了“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本就是华西村人,他看够了村民的贫穷生活,他也想带着村民发家致富,1957年,成为村长以后,他就想为村民做些实事,干什么都不如让村民有钱。
为此,他还专门去了山西大寨村“取经”,希望能够借鉴借鉴,给自己带来思路。
然而,到了以后,吴仁宝才知道,大寨村与华西村完全不同,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差太远,大寨村成功的借鉴意义很少。

穷则思变,要想真的带着华西村村民走向富裕,还是要基于村子里的现状,因地制宜的去做出改变,走向致富路。
想明白这一点后,吴仁宝也开始与村干部们开会讨论,村子里的农业不能丢,这时候老百姓吃饱饭的基础,就是村子里的地太过零散,需要集中起来。
为此,村子里的一部分土地就用来专门进行种植,传统的肯定不行,需要去学习新技术,改良土地,争取用最少的土地,有最多的收成,这样才好。

而除了农业方面的改变,吴仁宝也没有放松工业,那时候工业还在发展阶段,重工业正是挣钱的时候,第一、第二产业同时抓,有基本保障的农业,也有挣钱的工业,齐头并进才行。
一开始,村民也不相信,毕竟这都是需要钱的,尤其是发展工业,那不得建工厂,这钱从哪里来?

为此,吴仁宝一家一户的劝着村民,最终,1968年,第一家五金厂矗立在了华西村中,这个小的五金厂也让吴仁宝顺利取得村民的信任,在之后也成了华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原本的贫困到了家家吃喝不愁,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华西村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吴仁宝一直坚定工业发展的路,五金厂也确实改变了华西村村民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的工厂遍地开花,吴仁宝也带着华西村紧随其后,花费重金投资钢铁业、纺织业,而在这时候,吴仁宝甚至考虑到了以后,还开始发展旅游业。
由此可见,吴仁宝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发展,而他也乘着东风,带着华西村的村民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家家住别墅,户户开豪车似乎也不再是一个梦,而被华西村的村民搬到了现实之上,而华西村也因为富裕闻名于天下。
1996年,华西村成了第一个“上市村”,吴仁宝是董事长,而其他的村民则是股东,华西村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村民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个村庄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据了解,在村子里,村民的大到医疗上学,小到日常生活,几乎都不用村民自己花钱,村子里有专门的资金,来让村民过上最好的生活。
无数人来到村子里参观,试图学习华西村的发展之道,吴仁宝也趁热打铁,开始发展村子里的旅游业。

其中最显眼的当属2007年开始修建的华西增地空中大楼,这座摩天大楼以其328米的高度和74层楼的壮观景象,成为了世界农村第一高楼,即使到了如今,这座大楼依旧是华西村的地标性建筑。
而这座大楼的奢侈程度更是超出人们的想象,原本计划是15亿建造,可是真的造下来,至少花了25亿,超出预算10多亿,可是当时的华西村财大气粗,村民们也并没有任何的意见。

整座大楼,金土水火土五个主题,按照主题放了金、银、铜、铁、锡五头大牛,每头牛重达一吨,而在“金会所”之中,黄金装饰,黄金碗筷更是常见,而那头牛则是耗费3个多亿,以黄金制成。

这座耗费25亿的大楼经过四年的精心打造,在2011年,华西村建村50周年的圆满落成,并投入使用。
这座大楼的建成,将华西村的富庶展现无遗,也是无数人慕名而来,给华西村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可是这时候的华西村,已经在悄悄走着下坡路。

2013年,吴仁宝去世以后,华西村的发展也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复返,到了如今,更是负债累累,曾经风光无限的华西村村民,身上也都背负了巨额债务,究其原因,竟然与吴宝仁脱不了干系......
吴仁宝把一个村子当做公司来管理,可是村子终究是村子,不是他吴家的“一言堂”,可偏偏,吴仁宝这样做了,他力不从心的时候,没有任用贤能,而是任人唯亲,让自己的儿子吴协恩替了自己的职务。

并且,华西村中的产业看似是一个村子的产业,实际上在重要岗位,还是吴家人居多,不患寡而患不均,时间久了,人心自然也会散了,当人心都不齐的时候,又怎么会成功呢?再加上吴协恩也没有吴仁宝的号召力,自然也就有些难以发展了。

而除了任人唯亲之外,还有就是华西村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过度发展重工业,导致华西村的环境污染严重,即使有大楼的吸引,华西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毕竟谁也不想去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游玩。

网图
2011年,钢铁价格的下降,也给的华西村的钢铁行业带了巨大的打击,没有及时进行转型的华西村,走下坡路已经是无法挽回之势。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声名大噪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看到华西村的发展,谁不感叹一句“成也吴仁宝,败也吴仁宝”。

曾经的华西村乘着时代的东风,大力发展重工业,也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可是太过于急于求成,牺牲了环境,导致后面的旅游业发展举步维艰,赢在时代发展,也败在时代发展,未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如今,吴协恩也尝试了各种办法,村子里的环境也大有改变,而他也在尝试的走新兴行业,试图从AI作为突破口,让村子再次走上巅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的华西村村民虽然比不上曾经,但是依旧富庶,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跟着紧跟时代的潮流,勇于让自己做出改变,才有可能在时代发展中,站稳脚跟,迎来长久的发展。

《再出发,建设更富裕的新农村——江苏华西村六十年发展掠影》云南网2021年04月26日

《富裕村变为负债村?曾经存款上百万,如今负债上百亿!》新浪财经2020-08-09

《吴仁宝: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新华网2018-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