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是技术展示,是门面是生招牌。
当厂牌将心思和心血都倾注到一款产品上面时,那一款就会成为旗舰。
但后来,人变得贪心,旗舰也不再是唯一。
渐渐地,次旗舰诞生,和旗舰分担了撑起厂牌形象的担子;
渐渐地,旗舰越来越多,「旗舰」的名号慢慢从单品变成了一个系列;
渐渐地,旗舰系列也会覆盖到全部的价位,旗舰系列的名号就会慢慢变成......
「招牌」
像是用 Cadenza 12 打出名堂之后,Cadenza 也成了 LETSHUOER 的招牌字段。
现在,他们打算扩大 Cadenza 字段的版图,推出一款定位相对入门,并将时下流行的多单元结构、可换线、可换接头设计都整合到一起的新耳机——Cadenza 4。
旗舰 Cadenza 12 是一款搭载 12 单元的多单元耳机,那按照命名规律,这次的 Cadenza 4 也就是一款搭载了一圈三铁的四单元耳机。
包装用了封套搭抽屉式内盒的设计,灰白色的外封套很干净,内盒用了磁吸开盖的方式保留了旗舰系列要有的贵气。
盒内设计了两层,底部放了耳机,下层放了收纳盒、替换接头和耳机线以及替换用的胶塞,并用了抽屉收纳的形式呈现。
放在旗舰系列里面很常见,但对于一款入门定价耳机来说,这个心思就有点 Fancy 了。
反正,我就在 IER-Z1R 里面看过这个阵势。
如果 LETSHUOER 再加多一层或加多一外层绒布的话,整件事会来得更夸张一点。(笑
配件是基本配备,除去耳机本体和配线,LETSHUOER 给到了两种共六对胶塞,一个圆形收纳盒和配线用的三种替换接口。
胶塞分成透明用的人声加强,还有暖灰色的均衡塞,两种都有大中小三种尺寸。替换接头有最常用的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口,还有很久不见的 2.5mm 平衡口。
收纳盒坚持了 LETSHUOER 的圆柱旋盖设计,这里的黑色表面做了哑光,和耳机腔体外侧的处理不谋而合。
配线方面,Cadenza 4 搭载了一条 392 芯高纯度单晶铜镀银的线材,线材强调了『能量传输损失低』和『细节饱满』的特点,后者应该是选择镀银的原因。
似乎在大队转向无氧铜的好几年之后,慢慢又见到有厂牌在入门定位上见到了不少用单晶铜的产品。可能是无氧铜的已经卷够了,是时候换个玩法了吧。(笑
对我这个对单晶铜有偏好的人来说,似乎也是个好事情。
底部的接口最简单直接的无锁插拔式设计,防呆结构放到了保护插口外部,而且标示明显,基本不可能看错,接口的替换也十分方便。
只是,接口替换的部分除了中间的线芯插口之外也没有卡扣固定,日常受力就比较容易受损。
LETSHUOER 用了 L 型接口设计,如果连接的机器是纵向入袋,那接口就有可能会长时间承受一个向上的力,时间长了接口会出现接不紧的情况,如果之后可以出个直插接口的版本就会好一点。
毕竟现在手机都不带耳机接口,播放器也甚少需要横向操作,感觉用直口会更合适。
Cadenza 4 的造型是标准的 LETSHUOER 设计,外面板用了 CNC 处理的磨砂铝合金,面板上透过几个不同角度的面来增加视觉上的层次感,金属磨砂带来粗颗粒也能够丰富细节。
腔体用了 LETSHUOER 最熟悉的类定制设计,内侧的弧度和纹理比较多,表面也添加了一层有些防滑作用的哑光涂层,质感和之前用过的 DZ4 很像。
类定制的腔体,内侧注定会有不少适配耳朵结构的小弧面。Cadenza 4 的弧面不算明显,佩戴的宽容度比较高。
我自己的话,耳机带上就基本嵌合再里面了,稳定不紧逼,边缘留有空余但不会松动。内侧弧面放在耳内舒服,耳朵不会和内侧弧面打架,佩戴长一点也没有问题。
换线用的标准 0.78 2Pin 接口在机顶,没有下嵌的设计应该是为了兼容大部分通用的 2Pin 线材。
但要注意,面板和内侧的位置有弧度,所以线材不会完全插到顶。接之前要注意,不要过分用力。
单元的部分,Cadenza 4 这次没有花巧也像 DZ4 一样增加难度,它搭载了标准一圈四铁的结构,动圈部分用了 10mm 的镀铍动圈单元,动铁组则用了一粒 Sonion 声扬的动铁再搭配两粒 knowles 娄氏动铁单元。
三个单元整合后会分成动圈、声扬动铁和娄氏动铁组,然后分别以单独的导声管引出到音嘴处,音嘴也就每一组做了单独开孔,以减少每一组在输出到耳之前的互相干扰。
对,没有花巧和复杂的结构,主打一个简单直接到耳的体验。
试听的话这次也简单一点,无损本地专辑的部分会用到 Walkman NW-ZX706,流媒体则是用找到了「经典」蓝牙耳放 Oriolus 1795,用转接头外接 Cadenza 4 试听。
试听的时候基本全时保持均衡塞和 4.4mm 接口的搭配:
听著的时候,我觉得 Cadenza 4 想强调的是一种平衡,一种要强调环境、强调空气感和延展效果的均衡。
在基础表现上面,Cadenza 4 不会特意强调某个部分,而是对整体进行全面推进。声音入口整齐划一,有一个个方阵踏著正步的感觉,整齐和清爽、利落甚至到了爽脆的地步。正如我之前的如意菜效果一样,听 Cadenza 4 也会有相同的效果,甚至更加整齐。
鼓点扎实饱满,力量感充足但不喧宾夺主的表现,放在主打空气感的主调声音下稳稳阵阵做个点缀。
当然,在《废学》这种鼓点持续出现的歌曲上,鼓声会成为主导,但还不至于是那种「捶捶到肉」的侵略感,也不会污染到人声。
对,保证人声表现,将用家的焦点锁死在歌手的声音上是 Cadenza 4 的声音重点。
听的时候你能够清晰地将歌手和背景的声音完全分隔开来。背景很远,不管横竖都保留了足够的距离,人声的位置是近与更近,是一种没有侵略性的紧贴。
像是在《时光边缘的人》,可以听到唱法更成熟的 On 仔温柔地唱著:
Cadenza 4 要表达的,是这首歌要表达的感觉。
虽然在《爱里没有诅咒》这种背景开始复杂的歌里面,要完全实现上面的纵深感和距离感是有点难度,但听的时候你会感觉那个「大概」还在,Cadenza 4 的努力还在。
如果要说将 Cadenza 4 的空气感最大化,那就必须看看 Cloud 的这首《回忆半分钟》。
歌本身做得已是空气感十足,Cloud 的唱法就让她像变得像一个吸饱了氢气的飘浮女孩,在第二段副歌后面的假音和细微的呼吸声被 Cadenza 4 放大,配合这个本身就足够大的演绎空间,干净的空气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而这首歌的乐器声,结像饱满扎实,一虚一实交融之后变成了一种别样的调和,听著真的很过瘾。
哪怕我听的只是味精加满的 Spotify 版,但歌曲和 Cloud 演绎时要传达感觉,Cadenza 4 做到了。
要讲家谦的话,当然也会提一下家谦。
只是,我想说的不是他唱的歌。(笑
其实不只是这首,上一首《回忆半分钟》还有 On 在专辑里面的《约定的梦幻岛》里面都会有些放置在 intro 和 outro 段落,要和背景声分离出来的细节声,《无答案》一开头的机械声,《回忆半分钟》最后淡出的海浪声和《约定的梦幻岛》的鼓掌和混合的笑声以及最后安静后的鸟声等等,Cadenza 4 也能做好距离感。
全程不「黐底」的感觉保持了听感上的清爽,能让细节、背景和人声各司其职,由听者自行选择焦点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而从长时间的串流体验里面,我会觉得 Cadenza 4 是不那么纠结档案规格,和很善于传达拍档的特点。
用 Spotify 不太会被他们的招牌味精影响,也不会因为规格下降而粗糙。只要播放端能够架得住,那表现基本没有问题。
甚至你可以给到一些有些自己风格的设备来搭配它,它也可以把这份风格穿搭出来。
对,总体来说,我会觉得 LETSHUOER Cadenza 4 是一款表达平稳,而且很努力地表达这种平稳的空气类选手。
组合、搭配以及配置这次都少了很多别样的「花臣」,心思少花在这些吸引眼球的东西上,自自然然就有心思来打磨基础。
所以会发现,LETSHUOER 这次在包装设计、配置以及细节的打磨上都要扎实得多很多。
毕竟,要从基础里面看到旗舰的气质,要在常见的组合上看到突出的表现,真的不那么容易。
空灵感选手自然就不需要多说,Cadenza 4 演绎歌曲时会化身「空间管理大师」,平衡各项各处的位置关系,让它们在一个松动的黑色密闭方块里面尽情伸展合奏,是 Cadenza 4 最核心和基础的优势。
至于平衡,我觉得 Cadenza 4 是把这个当成核心而努力地做。
当然,它做得很用心很用力,也做得很妥当。
结像饱满扎实,细节不含糊,人声的表现也符合预期,对声音规格也不那么纠结。如果要搭配小尾巴和蓝牙耳放来听流媒体的话,我会觉得 Cadenza 4 是一款不错并且稳妥的选择。
「那么,还有没有补充?」
有的,这个部分我也不太觉得是不足,而是会觉得.....可以做得更好。
虽然 Cadenza 4 对文档的规格不纠结,但也比较容易传递组合里面其他成员的特质。如果搭配一些数码感本身就比较重的播放设备,会让整个组合的声音会变得稍稍硬一点,搭配时就尽量避免一下。
我反而觉得,选用 Oriolus 1795 和 Cayin C9 这一类自身味道重的搭档,让整个组合多一些别样的味道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又例如刚刚提到的均衡,我觉得 Cadenza 4 是很努力地表现这份均衡。
就像是一个很努力的学生,他每次都考到 86-90 分,自身功底不错,考试成绩能够达到优秀,但就每次都给人一种用紧全力的感觉。
『对,就跟神奈川椿线下山方向的藤原拓海一样。』
捏的比较紧,没有了那种旗舰系列应该有的从容。
但考虑到定位,可能我要的这份从容可能要等到这系列幻想中的「次旗舰」Cadenza 8,才会有吧。
(笑
最后一点,就是要多给一些时间磨合。
Cadenza 4 是一款需要简单热身的耳机,到步之后不要急著听,多留些时间给它热身,那出来的声场和空气感就会更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