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败给孙刘联军,退回北方,留下宗族大将曹仁镇守南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和刘备围困曹仁于江陵,准备将江陵拿下,将曹操势力彻底清除荆州。
为了配合周瑜进攻南郡,刘备派大将关羽率军绝北道,也就是说,让关羽带兵去断绝曹军来自北边的救援,史书上被称为“关羽绝北道”。
当时,关羽的兵力并不多,为了成功完成绝北道的任务,关羽采用了打游击战的战术,也就是突袭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不赢就跑。
在绝北道的过程中,关羽成功阻止了曹操五员大将,除了曹仁,他们分别是徐晃、乐进、满宠、文聘和李通。
曹操五支救援曹仁的军队,具体位置是,徐晃在樊城,乐进在襄阳,满宠在当阳,文聘在江夏、李通在汝南。
具体的交战结果是,关羽分别与这五人交手,关羽有胜有败。尤其是遇到李通这一支军队,关羽打的比较艰苦,李通作战很勇猛,但是,所幸,李通很快在这过程中病死了。
《三国志 李通传》记载: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李通是谁?就是在演义中,被马超一枪挑了的那个家伙,不过,在正史记载中,李通很厉害。
对于关羽绝北道,不管胜负如何,只要能阻挡曹军对江陵曹仁的救援,就是成功,关羽做到了,而且,全身而退。
最终曹仁被周瑜击败,败走。关羽也出色地完成了绝北道的任务。
而到了关羽败走麦城时,兵力不多了,为何关羽不选择打游击战呢?
关羽在败走麦城时,情况与绝北道时大不相同,关羽打襄樊,耗时几个月,精疲力尽,没有任何援军,而且,面对曹操和孙权的联合绞杀,敌人太强大了,关羽面对的是两个国家。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襄樊之战时,为了剿灭关羽,曹操和孙权都出动了最精锐的部队,派出了绝佳的名将阵容,规模比关羽绝北道时大多了,重视程度大大加强。
曹操派出了于禁、徐晃、张辽(在路上)等名将阵容,孙权派出了吕蒙、陆逊、朱然、潘璋等名将,兵力上也非常强大,关羽孤军奋战。
其次,关羽的大本营被东吴端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糜芳和(傅)士仁投降了孙权,让关羽军心涣散,部队也散了,关羽成了光杆司令。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最后,关羽没有援军,没一个人支援关羽,关羽也没有后勤补给,走投无路,最终被东吴擒杀。
如果关羽有援军救援,当时选择和绝北道时一样打游击战,也许还有机会脱身,但是,可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