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巴黎奥运会刚落下帷幕半年时间,对于这场奥运会,真的是一半笑料一半争议。
不少网友对开幕式不满意,甚至国际奥运会官网都删掉了巴黎奥运的开幕式,也有人沉浸于奥运健儿的优秀成绩,但比赛途中的不公平也引来不小争议。
也有很多人期待四年后洛杉矶奥运会,而2032年的布里斯班奥运会,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届在发达国家举办的奥运会。
如今愿意竞选举办奥运会的国家越来越少,甚至成了公认的“烫手山芋”,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越来越烫手的奥运会—●
在过去,举办奥运会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有很多国家为了在本国举办奥运会不惜砸重金宣传。
几十年前,曾经不止一次多个国家争抢奥运举办权的画面,在那时,奥委会的每一次宣布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人心。
这其中让中国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无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申奥之旅了。
1990年北京亚运会落幕后,中国将目光放在了奥运会上,当时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不久,人民在渴望了解世界的同时也渴望让世界关注到自己。
为了实现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国家下了大力气宣传与建设体育场馆,可惜最终还是以两票之差败给了悉尼,这也成为了当年许多国人心中的一根刺。
好在2001年,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终于也是不负众望,让世界人民关注到了中国。
然而到现在,那种全民关注奥运,整个国家为举办奥运而疯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报名举办奥运的国家越来越少。
以洛杉矶奥运会和布里斯班奥运会为例,国际奥委会急匆匆的将2028年和2032年的奥运会举办权交给这两个国家。
而2036年的奥运会,也有一些国家有想要举办的意愿,但这些国家有没有真正准备竞选,还不知道,比起此前申请奥运会的盛大激烈竞选,现在的情况可谓是天差地别。
从全民关注的运动盛会,到如今的避之不及,中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是人们不愿意看奥运会了吗?
●—奥运会压垮发达国家—●
这显然不能作为理由,传统体育的观众虽然在减少,但全球七十亿人,哪怕一小部分关注也是巨大的流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利益。所以究其原因,不在收益,而在于成本。
许多人不知道举办一场奥运会需要多高的成本,举办奥运会不仅需要修建各式各样的体育场馆,还要时刻关注配套设施的质量。
正式举办比赛时还要花大价钱维护,一来二去不花个几十上百亿美元,是根本不可能举办一场合格的奥运会的。
如此高昂的成本是一般的国家和城市负担不起的,因此过去的奥运会一般都只在发达国家举办,奥委会在敲定一个城市之前都会反复考察该城市的经济状况,以确保该城市有能力承担举办奥运会的成本。
然而即使万般谨慎,依然有不少城市被奥运会拖垮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纪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了。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正式举行。蒙特利尔市从1940年就开始申请举办奥运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76年实现了这个梦想。
全市人民激动万分,然而他们不知道,短暂的喜悦过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长达三十年的“还债”。
当初蒙特利尔在获得举办权成功后,为了让世界人民看到蒙特利尔的努力,他们花大价钱请来最著名的设计师设计各类体育场馆,前后花费了100多亿美元。
蒙特利尔人民原本是寄希望于奥运会的收益回本,同时提高城市知名度,来一个一举两得。
然而事与愿违,持续半个月的奥运会结束后,蒙特利尔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合计亏损超过24亿美元,在当时,这已经不是用天文数字能形容的了。
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只能走下去,蒙特利尔政府只能靠削减开支、增加税收等手段,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直到2006年才还清了这笔巨额债务。
雅典奥运会可以说是历届奥运会中的经典了,在许多人心中,这届奥运会的经典程度不下于北京奥运会,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届奥运会也差点拖垮了希腊。
当年为了举办雅典奥运会,希腊政府“散净家财”,花费总计超过150亿美元,尽管奥运会得到了一片赞誉,但是一算收益居然只有10多亿美元。
这次奥运会的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后来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时至今日,希腊依然没有从这场20年前的阴影中走出来。
最近的三届奥运会,同样一届比一届亏损的厉害,其中东京奥运会更是直接亏损210亿美金,让东京市政府现在都有没踹过气来。
但是在21世纪举办的奥运会中,有一届奥运会居然成功实现了盈利,那就是我国的北京奥运会。
据统计,举办北京奥运会所花费的各类费用总计193亿人民币,而最终收益达205亿人民币,纯利润超过10亿,虽然不算特别高,但是放眼历届奥运会来看,能做到盈利就算是创造奇迹了。
北京奥运会能实现盈利,主要还是靠我国政府在背后的宏观调控,尽量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在国际方面,尽最大努力拉各类国际赞助;而且奥运会举办期间注重各类周边产品的宣传;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体育场馆的循环利用,确保体育馆不是一次性使用。
多方面综合调度之下,才有了北京奥运会的盈利奇迹。
北京奥运会能盈利毕竟是个例情况,大部分国家都做了亏本买卖,甚至因负债搞垮了经济,多年无法翻身,也难怪各个国家对举办奥运会的热情都破灭了。
信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7 09:54《奥运会为何烧钱,又如何赚钱?“亏本”的奥运会还值得办吗?》
观察者网2025-01-14《“形势十分严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引质疑》
中国新闻网2016-08-11《“奥运债”怎么还?蒙特利尔冬奥债务30年方还清》
澎湃新闻2020-03-25《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损失的不仅是账面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