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来找我,说要卖掉老家的房子。
我问她为什么突然要卖,她说:
"反正也没人住,爹妈都不在了,我们兄妹几个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留着干啥?"
这句话让我沉默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几户人家,都是几个兄弟姐妹轮流去亲戚家吃饭,热热闹闹的。
现在呢?
别说兄弟姐妹之间,就连过年都未必能聚齐。
前段时间,我去徐州办事,顺路去看望一位老师。
他退休前是做家族研究的,我就跟他聊起了这个现象。
老师说了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不是人心散了,而是亲情的维系方式变了。
在农耕时代,兄弟姐妹之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家里的地要一起种,父母要轮流赡养,红白喜事要互相帮衬。
但现在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紧密联系。
我想起前几天在健身房遇到的一幕。
一位退休干部跟教练说:
"我儿子在北京,女儿在深圳,都劝我把房子卖了跟他们住。我说不去,我这儿有朋友,有活动,过得挺好。"
想起我大哥。
他在老家开了个便利店,生意还不错,但从来不麻烦我们几个在外面的兄弟姐妹。
去年他住院,还是邻居给我们打的电话。
我赶回去问他为什么不说,他说:
"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何必为这点小事折腾。"
表面上看,这是亲情淡了。
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彼此太在乎,反而不想给对方添麻烦。
就像我二姐,她儿子在北美读博士,一年就回来一次。
但每次视频,她都说:"挺好的,你安心读书,不用惦记家里。"
当时我看了个报告,说现在的中国家庭正在发生一种微妙的变化:物理距离越来越远,但情感连接依然存在,只是表达方式变了。
比如,我们家的微信群,虽然很少说话,但谁发个朋友圈,都会默默点赞。
我在深圳的一个朋友就说过:你见过一线城市人天天往父母家跑吗?他们可能一年见一两次,但该尽的责任一点不少。
反而是我们,天天盼着儿女回家,却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天伦之乐。
这话虽然有点扎心,但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节奏,强求天天见面反而可能产生矛盾。
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相处方式。
就拿我们家来说,以前过年大家都回老家,挤在一起反而容易起摩擦。
现在我们改成了轮流做东,谁在哪个城市,大家就去谁那里玩几天。
反而相处得更融洽了。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
我外甥在北京买了房,我们兄妹几个都默默转了钱给他,谁也没说破。
等他发现时,特别感动,说:"这个家,还是那个家。"
所以,不是人心散了,而是时代进步了。
就像我们现在不用书信也能随时联系,不用见面也能表达关心。
这种变化不是疏远,而是一种更成熟的亲情。
老房子的事,我最后跟妹妹说:
"不急着卖,留着吧。不是为了住,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在外面飘的人,留个精神的家。"
妹妹愣了一下,然后说:"也是,要不咱们轮流出钱请人打扫一下?"
我笑了,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团圆吗?不一定要像从前那样天天串门,但是心还是连着的。
亲情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还在呼吸,就知道它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