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市里有个面人董他捏的微型面人只有指甲盖大

沈阳晚报 2024-07-08 10:40:40

面人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经手艺人一番揉搓成面塑,活灵活现,生动逼真。据记载,面人这门手艺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别看手艺老,今天依旧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沈阳老北市街区里有个名为“董辉面人”的摊位,手艺人董辉捏面人有几十年了,不仅捏得快、造型准,他的面人还尤以“精”“小”而闻名。

每逢节假日,“董辉面人”摊位前总是人头攒动,大人小孩屏息凝神看董辉捏面人,这场面也成为景区一景。

精妙小物 出自北方汉子之手

“董辉面人”最先吸引人的,是插在面塑板上一排排色彩亮丽的卡通面塑,里面既有传统的十二生肖,也有热门的动漫人物,瞅着热闹、有趣。可了解面人手艺的人一眼便知,这些最先吸引目光的,其实是哄逗小朋友的小玩意,董辉的绝活是旁边被罩在玻璃器皿里的那些。

远看是看不出门道的,你得弯下腰,凑到跟前儿:在树枝下乘凉的“李白”、坐卧在核桃壳里的“八仙”……就跃然眼前了。别看那面人只有手指头一个关节大小,却个个神态逼真,喝茶、读书、画画、弹琴宛若情景再现,就连衣服上的褶皱仿佛都在随风摆动。还有那些神话故事里的仙者,悠然地坐在半个核桃壳里,眉目矍铄,仙风道骨,看过的人无不赞叹不可思议。

再看董辉本人,便更觉神奇。这个在北方土生土长的汉子,粗手粗脚,手指头比常人还要粗壮一些。人们想不通,这些精巧微妙的小物,真的是眼前这个有些粗糙的汉子捏出来的?只待亲眼见着了,才叹为观止地拍起掌来。

辽菜“八仙宴” 结下面之缘

董辉捏面人传神除了多年的热爱和勤于琢磨外,也与他之前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1975年,董辉出生于铁岭,因母亲是沈阳知青,13岁董辉来到沈阳。学业完成后董辉去了北京,第一份工作是在通州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后厨,给菜肴做装饰。“那时候的餐桌除了色香味还追求美感,尤其是高档一些的酒店,菜肴旁总会放上一些用萝卜、青瓜雕刻的神兽、寿星等摆件。”龙、凤、寿星等,董辉都很拿手。

1997年前后,董辉偶然得到了一本名为《辽宁名宴》的食谱,书中有一套名为“八仙宴”的辽菜令董辉十分着迷。那八道菜究竟是用什么食材制作而成,董辉早已记不得,可那八个盘子里造型逼真的八个面人,却深深地刻在了董辉的脑子里,“色彩丰富、感染力强,甭提多好看了。”欢喜之余,董辉找来白面,照猫画虎捏起面人,他的第一套面人作品就是“八仙过海”,八个面人立于开了瓢的冬瓜之上。“当时那个作品还得了个奖,通州乡村手工艺二等奖。”对董辉来说,得奖倒在其次,小试牛刀的成就感让他兴奋了好几天,他也当即决定:“回沈阳,学捏面人!”

餐馆老板不做 改行捏面人

千禧年前后,回到沈阳的董辉成了家,用积蓄开了家小餐馆。工作之余,他从不聚会、也不应酬,就辗转于沈阳的各大公园、商场门口,有意识地寻找捏面人的匠人。“那个时候,手艺人都背个箱子‘走街串巷’,搁这捏一会儿,再去那儿展示一下。那时商场门口如果围着一圈人,不用说,中间指定有手艺人秀才艺。”

董辉喜欢捏面人,本来已经在饭店忙活了一天,可他总是不知疲惫似的,接近凌晨回到家后,还会在厨房里捏上三四个小时的面人才去睡觉。妻子怕董辉身体吃不消,反对他熬夜捏面人。这下可倒好,董辉晚上是不捏面人了,可经常在白天的饭点,餐馆后厨就找不见厨子了。原来,董辉不知什么时候,跑到街角看捏面人去了。

为这,妻子没少跟董辉闹别扭,可好说歹说都没用,董辉就是喜欢。时间长了,妻子拗不过,干脆不管了。食客满盈的饭店,也慢慢地变得冷落,关门歇业。

饭店没了,妻子心里窝了很大的火,多年的心血就这样说没就没了。可董辉却跟没事人一样,轻松不少,还在机缘巧合之下拜在穆绪建先生门下,潜心学起捏面人来。要说这穆先生也是位奇人,他研发出的面塑配方,能令作品长期保存,几十年不裂、不霉、不变质,让面人艺术有了更长久的收藏价值。

和面也是门手艺 大有学问

面人面人,最关键的就是面。在开始真正捏面人之前,光是和面,董辉就学了好几年。“面人通常都是用白面和江米面混合做成的,起源于山东菏泽,那儿盛产面。”董辉的师父就是菏泽人。“在人都吃不饱的年月,哪有余粮捏面人,所以传统面人的尺寸一般都不超过10厘米,最大的也不过13厘米高,搁在过去,面人属于奢侈品,金贵着呢。”学得久了,董辉发现,同样是面,产地不同,质地往往也不同,“有的面吃水,有的不吃水,有的黏性不够,捏完之后不是胳膊掉了就腿掉了,面人这手艺很有讲究。”董辉习惯用山东的砂子粉还有东北的江米面,“捏面人的话,北方属黑龙江的江米面好。”

“面人用的面必须是烫面,而且必须得用翻花的开水去烫。烫好面之后得上锅蒸,之后还得醒。夏天能快一点,冬天必须醒满7天,醒不好,面就‘死’了。”2019年,董辉收了两名徒弟,他手把手教徒弟和面,结果徒弟怎么也和不好,不是长了毛就是黏性不够。而董辉和的面,放一年都不变,甭管啥时候用,面都是筋筋道道的。

眼睛有神 面人就活了

捏面人一人一个风格,各有所好也各有所长。有的面人匠人喜欢做武将,骑马抡刀;有的喜欢做美女,金陵十二钗,袅袅娜娜。董辉不喜欢跟风,他在创作之初就寻思另辟蹊径,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生活中董辉喜欢养花、侍弄盆景,于是,除了核桃壳里的微型面人,董辉的作品中还总能见到一人一景的微景观组合。旧物市场里,一块平平无奇的小石头、半截被折断的树枝,都能成为董辉创作的灵感。董辉说,面人最重要的是眼睛,眼睛有神了,这个面人就活了!

捏了近30年面人,成为非遗传承人的董辉对面人手艺的热爱丝毫未减。他曾受邀到国外大学讲学,他的作品获奖无数还被多家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可董辉总说,捏面人,他还有很多要钻研、要精进的地方。“面人跟泥塑不同,泥塑讲究粗大、豪放,而面人讲究细小微妙。”“83版《射雕英雄传》也有做面人的手艺人。”“北京有一个叫面仁汤的,传说给溥仪做了12个面人,现在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放着呢,一百多年了……”说起面人,董辉眼里闪着光。如果不信,去北市场“董辉面人”看看就知道了。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关彤

编辑 李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