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玜,是康熙帝位下永字辈曾孙。祖父是皇长子直郡王胤褆,父亲是直郡王的次子奉恩镇国公弘昉。永玜是家中的长孙,然而他的父亲在雍正朝是受恩的宗室镇国公,曾在八旗中担任过都统和护军统领的职务。
一:奉恩镇国公的子嗣情况。弘昉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于乾隆三十七年去世,享年70岁。
弘昉一生娶了十位妻妾,生育了九个永字辈的儿子。然而,由于弘昉是长寿的宗室成员,当他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四子永托和九子永扬。
再从这两个儿子的出身来看,九子永扬的生母侯氏排名靠在前面,出身明显要比四子永托更高贵一点。因此,弘昉临终前,让幼子永扬承袭了他的爵位,由奉恩镇国公递降为奉恩辅国公。
那么,长子永玜是侧室孙氏所生,但是他的寿命很短,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是弘昉在16岁所生育的儿子。然而,永玜在乾隆十五年去世了,享年35岁。而他的父亲弘昉在他去世23年后,才离开人世。
虽然长子永玜是合理的袭爵儿子,不过却没有这么长的寿命。
乾隆十一年,朝廷授予永玜四等侍卫,官居从五品。然而,在侍卫任上干了四年的时间就去世了。
二:四等侍卫永玜的后代世系。1.绵字辈儿子。长子绵罄(1737-1779),生母是杨增贵的女儿,一生闲散,无任职。绵罄娶了一个嫡妻,但是活到43岁,都没有生育子女,属于无嗣的宗室。
次子绵起,年7岁。
三子绵秀(1746-1776):永玜的后代都出在三子这一支。虽然,绵秀活到31岁,但是生育了一个儿子,延续了香火。
四子绵登(1749-1769):虽然绵登是成年的儿子,但是却没有成活,年仅21岁就离世了,也没有留下子嗣。按照宗室的惯例,15岁就该大婚。估计到他这一辈,家庭条件已经不允许了。
2.奕字辈孙子。独孙爱新觉罗奕昌(1774-1802)
康熙帝位下的首位五世孙奕禄出生于1753年,奕昌比这位堂兄还要小21岁。祖父是一位四等侍卫,父亲更是闲散宗室,到奕昌这一辈,就没有任职的希望,要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入仕为官了。
乾隆三十九年,奕昌出生。此时,曾祖父奉恩镇国公弘昉才去世两年。如果再多活两年的话,就可以实现四世同堂了。
三岁那年,年仅31岁的父亲绵秀去世。虽然奕昌活到了嘉庆七年,但是却没有被朝廷授予官职。29岁去世,寿命与父亲、祖父一样,都很短。
3.载字辈曾孙。闲散宗室奕昌一生娶了一位嫡妻杨佳氏,生育了三个载字辈儿子。分别是长子载祥(1792-1804),年13岁;次子载瑞(1796-1797),年2岁;三子载善(1798-1799),年2岁。也就是说,3个儿子都没有长大成人。
不过,奕昌去世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11岁的长子载祥,总算有儿子在。然而,两年后,长子也随之而去。
后来,长子载祥在嘉庆九年去世。三年后,族内商议让绵灏的孙子载蒙过继给奕昌为承嗣子。不然的话,永玜这一支就结束了。
虽然载蒙过继为嗣,但是也没有得到朝廷恩赐一个官职,依然凭借着正四品的闲散俸禄来过日子。
4.溥字辈玄孙。嘉庆十二年,载蒙过继给奕昌为嗣以后,永玜这一支又有了后人。当然,载蒙还是很给了的,生育了6个溥字辈的儿子,给四等侍卫永玜这一支延续了香火。
溥顺(1822-1856),闲散宗室,属于较早一批的溥字辈。
溥和(1824-1827),年4岁;溥兴(1828-1828),年1岁;溥祥(1831-1832),年2岁;溥贺(1835-1860),长大成人,娶了朝廷文举人全惠的女儿,然而没有生育子嗣,于咸丰朝去世,年26岁。
六子溥勘(1837-1897):道光朝出生的溥勘,活到了光绪二十三年,享年61岁。那么,在整个家族中也算是比较长寿的。
5.毓字辈五世孙。到了四等侍卫的毓字辈五世孙,却又只有两位了,一位是溥顺的独子毓秀,道光二十七年出生,次年早逝,年2岁。另外一位就是溥勘的独子毓泉,出生于咸丰四年,同治三年,年5岁。
因此,毓字辈到同治三年已经结束。然而,此时的溥勘还没有去世,意味着溥勘在光绪二十三年去世,四等侍卫永玜这一职就结束了。
结语:四等侍卫永玜,虽然在宗谱中是康熙帝的曾孙,但是与一个普通的官员家庭没有什么两样了。从自己开始,一直到毓字辈五世孙结束,却只有他一人在朝中担任过官职。其他子孙都是闲散宗室。不过,从延续香火来看,断断续续的还是维持到清朝末年。
滚蛋[狗头]
哈哈[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