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还没完,已有4位短剧演员被资本相中升咖,长剧演员要努力了

素戈 2025-02-22 17:06:30

2025年刚不到两个月,“短剧圈F4”就以现象级作品和爆棚人气,让自己从“十八线”一跃进入资本争抢的大名单。

短剧市场的火爆不仅仅是流量造就的奇迹,更是一场工业化“批发明星”式的时代巨变。

传统长剧演员面临严峻冲击,究竟该如何破局?

一、资本催熟下的“明星快车道”

1. 赵柯淳赵柯淳主演的《好一个乖乖女》,点击量突破 10 亿,抖音一夜之间涨粉百万。

虽然大家嘴上总说“流量不代表一切”,可在这个时代,没有流量就像没有空气。

头部经纪公司速速把他纳入旗下,他便“麻溜儿”地成为短剧圈里当之无愧的流量王。

2.马秋元马秋元靠着《声色犬马》《破茧》两部小体量网剧,爆红速度宛如坐上了“光速跑车”。

随后更收获壹心娱乐的投资与签约,把触角从短视频平台一路伸到影视长剧,俨然一副要从“网剧小公主”进化成全能艺人的架势。

3.曾辉曾辉签约于“听花岛”旗下,13部短剧轻轻松松吸粉130万。

关键是他的演技和颜值都在线,流量和实力双开花,活脱脱一棵亟待收割的“摇钱树”。

资本哪能放过?立马将他围拢,誓要把他打造成又一位圈钱机器。

4.王格格王格格关联热剧多到吓人,参演过超过60部作品,可谓“走量”明星收割机式的存在。

然而这位姑娘最近开始转型精品化,与星链无限签约,想从“批量生产式”角色中摆脱出来,逆袭成为更有质感的演技派。

二、短剧如何逆袭

要说短剧爆火的秘诀,离不开极致的工业化流程。

一部短剧的拍摄周期往往只需要 10 天左右,演员年产量可轻松达数十部。

对于观众来说,这意味着“日日有新剧”“周周有惊喜”。

对于演员来说,则是坚持“刷脸”来收割粉丝,加速流量变现。

短剧圈还有一招杀手锏,即CP 营销。

以孙樾 & 徐艺真为例,二人频频合体出镜,“捆绑式”宣传让粉丝磕糖磕到停不下来。

CP 粉的黏性高、传播力强,对于资本来说,这样的营销模式就像一台永不疲倦的吸金机。

从听花岛到星链无限,这些公司几乎都在构筑“内容+经纪+宣发”的闭环产业链。

谁能在流量爆点上抢跑,谁就能掌握行业话语权。

就连传统影视巨头欢娱影视也按捺不住,开始招兵买马签约短剧演员,想抢占先机,打破市场壁垒。

三、长剧演员的焦虑

当很多长剧配角还在为一天两千的片酬奔波时,短剧演员的日薪已经冲上三千到八千大关,甚至还有人拿到比肩长剧主演的待遇。

这种冲击就像一记闷棍:明明是演艺圈“根正苗红”的正统派,却被“十天速成剧”给赶超了。

因为短剧标签再鲜明不过——“强情绪、快节奏”。

一集开撕,一集坠爱,观众一下子就被拖进剧情高潮。

相比之下,传统长剧靠慢火炖情感,虽然“细水长流”。

但在内容井喷的当下,很容易被观众用脚投票,追剧麻烦、不够爽,弃剧只在一念之间。

四、短剧与长剧的竞合时代

短剧导演曾庆杰因《九重紫》一炮而红,直接杀回长剧市场,许多长剧导演甚至会带着大咖演员下场试验短剧。

这种双向流动让整个影视产业环境更加杂糅,火花四射;毕竟有竞争,才有更多可能。

以往传统长剧动辄六七十集,如今面临市场变革,也开始跟短剧“偷师学艺”,强化剧情爆点、增加爽感和话题度。

像《墨雨云间》这种脑洞够大、情节够快的作品,就证明了短剧思维与长剧创新能够并行不悖。

短剧用三个月造一个星,长剧用三年等一个角。

当行业鄙视链被流量碾碎,努力的方向比努力的姿态更重要。

0 阅读:14

素戈

简介:揭秘社会背后,搞笑故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