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李云龙”一角,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傲娇脾气,但因为超高的作战才能,很受上级领导重视。
只要有他在的战争,几乎就没有失败过,其实,这和李云龙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他平时大大咧咧的,看着什么都不在乎,但其实,他内心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
这一点,在战场上更为突出,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次战争中,李云龙仅仅只因为看到了日军所穿的是皮鞋,就立马下令撤退,以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取得了胜利。
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的人,都被剧中李云龙风风火火的性格所圈粉,他为人处世,不拘小节,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大老粗”。
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也让身边的人,和他相处起来,毫无压力,有什么话,都可以当面说出来。
不过,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李云龙,战场上的他,却和生活中完全不相同。
他曾经带着队伍,多次获得了胜利,这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判断力,是完全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李云龙在行军途中,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他太知道战场上的凶险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所以,有时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也绝不会放过,总是在心里盘算无数遍,才敢下决定。
这种超乎常人的敏锐力,也让他养成了独特的作战习惯,很多人说,李云龙打仗靠的不是实力,是运气,但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对于他来说,每次作战途中,他总是能通过敌人的蛛丝马迹,去分析他们的路径和作战方法,继而想出应对措施,将敌人一举歼灭。
李云龙这种毫无规律的打法,也经常让敌人措手不及,但看似毫无章法的背后,其实都是李云龙日夜摸索出来的最佳办法,最能体现出他这一特殊的作战才能的战役,是当初他带领独立团,在虎亭据点伏击日军。
作战途中紧急撤退
在攻击虎亭据点的日军之前,李云龙等人,早就和当地的地主取得了联系,后来,地主看到有日军出没,便将这个消息,及时汇报给了李云龙。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李云龙随即就率领了独立团成员,准备蹲守此据点,将日军一网打尽。
当时一起陪同作战的,还有国民党将领楚云飞,到达据点之后,李云龙等人先是埋伏起来,准备暗中观察敌军的一举一动,再伺机而动。
本来众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直接杀入敌军内部,将他们一窝端了就可以了,但李云龙却突然下令撤退。
他的这一举动,也让军队中的大部分人,倍感疑惑,原来是李云龙在埋伏之时,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很多穿皮鞋的日军,正是这一发现,让他直接决定撤退。
当时作战资源匮乏,即使是日军,也只有少数人能穿上皮鞋,大部分的日军,穿的还都是那种普通的胶底鞋。
能够穿上皮鞋的少之又少,因此他推测,自己通过望远镜,看到的那些穿着皮鞋的日军,根本就不是据点看守的普通敌军,而是长途行军的野战部队。
野战部队,相比于普通日军来说,不仅作战能力更强,而且武器也更加先进。
若是李云龙和楚云飞所率领的军队,直接深入他们内部,进行强攻的话,恐怕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所以,当看到穿着皮鞋的日军时,李云龙便立刻下令,率领部队撤退,之后,再从长计议。
因为他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原本他想的是,在山上埋伏一夜,如果日方的野战军还不走的话,就彻底撤退,择日再战。
抓紧时机一网打尽
就这样,李云龙带着独立团,在山上整整蹲守了一夜,日方的野战军部队,在经过巡视之后,许是没发现中方的影子,便自然而然地撤退了。
看到这种情况的李云龙,内心大喜,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野战军已撤退,李云龙就准备抓紧时机,迅速进攻,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恰巧这时,日军的巡逻部队,从独立团埋伏的地方经过,这时的李云龙,和独立团的战士们,一拥而上,将日军杀了个片甲不留。
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也让众士兵惊呼,李云龙果然是出手不凡。
正是因为他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了日方的野战军部队,意识到情况不妙之后,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这才保住了中方力量。
在埋伏一夜之后,确定危机解除,他又瞅准时机,毫不犹豫地出手击败日军。这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也让一同作战的楚云飞,看得目瞪口呆,对他连连称赞。
这是李云龙在战场上的一贯作风,该出手时,及时出手,丝毫不给对方留余地。
因为他知道,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而不该出手时,就要养精蓄锐,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上战场。
这就是李云龙能打胜仗的原因,虽然平时看起来咋咋呼呼,不计小节,但打起仗来,他却心细如丝,哪怕是再小的细节,也从不放过,等到自己有十足的把握时,再和对方一决高低。
总结
李云龙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优秀人才存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才一步步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才得以拥有现如今的幸福生活。
虽然说李云龙只是一个影视剧中的虚拟角色,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原型。
那就是获得中将军衔的王近山,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他人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时刻鼓舞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