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一位脑溢血患者的三年中医康复之路

扬眼 2025-04-15 17:46:49

在医疗的世界里,有些治愈源于药物,有些康复来自技术。但最动人的奇迹,往往始于一份朴素的信任和医患之间不言放弃的坚守。

4月15日,记者从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2022年年初,50多岁的老李(化名)突然遭遇脑溢血,病情危急,一度被外院下达病危通知书。所幸,最后还是好不容易人抢救回来了,但落下偏瘫后遗症,右侧肢体完全没知觉且会不自主抽动。在绝望之际,他们得知镇江三院综合部新成立中医科,并引进“国优人才”中医博士、主任医师金海浩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三院,开启了中医康复之旅。

金海浩博士

从“毫无知觉”到“痛并快乐”

老李患病后右侧肢体瘫软无力,肌张力高,对疼痛冷热的感知能力消失,无法自由行走,基本生活需要在家人帮助下才能完成。巨大的落差使老李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来到镇江三院后,经过一年多的针灸推拿等系列治疗,他的右侧肢体肌力比一年前明显增强,右手可以完成简单抓取动作,并能依靠拐杖行走。但是,其右侧对疼痛的感知还是很弱,康复过程一度进入了瓶颈期。

焦躁之下,他听信了朋友建议,远赴广东尝试其他疗法,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三个月后,他再次回到镇江三院中医科,继续执行金海浩主任团队的治疗方案进行康复。

在日复一日康复治疗中,病情终于迎来了转机。近半年来,老李的右侧肢体逐渐有了知觉——从最初的"针扎无感",到后来每一针下去都能感受到清晰的胀痛,治疗明显有了效果。

“先是右腿有反应,后来连胳膊也能感觉到疼了”,老李打趣地说:“现在每次来做针灸,还得提前做点心理建设!以前玩笑说的那句‘豪言壮语’——‘只要扎不死就往死里扎’再也不敢提了。”

而这种"痛感",在医生眼中是神经修复的宝贵信号!金海浩主任解释道:“痛觉恢复意味着神经功能正在重建,这是康复的关键里程碑。”

治疗

医患携手见证中医康复力量

三年间,老李从病危到重获感知,家属感慨万千:“当初只是想着离家近,没想到真的找对了地方,感谢镇江三院,感谢金主任。”金海浩团队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手法和蜡疗、中频脉冲电疗等现代康复相结合的个性化方案,逐步帮助患者打通气血循环,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如今的老李已经脱胎换骨,生活起居基本可以自理,甚至于还能帮助家人出门买菜做饭了,整个人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老李是幸运的,他没有放弃,但康复治疗之路是艰辛且漫长的,目前他仍在坚持遵照医嘱,定期来医院针灸理疗,他相信坚持总有回报,涅槃重生不是没有可能。

“中医康复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金海浩说,“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坚持同样重要。”如今,老李的故事已成为科室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成功的“活案例”,激励着更多患者相信时间的力量。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痛是痛了点,但我知道,这是身体在‘醒’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不仅有金海浩博士坐诊,更有众多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专家。副主任医师朱英超,凭借四十余年深厚的中医临床经验,在患者中口碑极佳;许洪根教授作为主任中医师,是中医骨科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副主任中医师李洪果、朱培康在中医推拿方面造诣颇深,手法独特;方明则是备受赞誉的中医针灸专家。

此外,科室还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邀请到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任南新,以及镇江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彭江宁和欧阳坤根。专家阵容强大,全面覆盖中医各个领域,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中医治疗需求 ,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

通讯员 景梦瑶 戚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王丽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