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死后不久,常茂服毒自尽而亡,朱元璋:立即找到他的尸体

一切回归史 2025-01-21 18:01:10

明朝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传奇,它不仅终结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十分罕见地实现了从南向北的统一,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竟然是从一个叫花子坐到了皇帝的位置,旷古绝今无人能比。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实现改朝换代,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主要得益于几位好友的相助,也正是因为他童年时期结交的这些好友,朱元璋才有机会接触到军队方面的人物,才有机会一步一步向上爬,其中常遇春和徐达都是从小跟随朱元璋的典型人物。

朱元璋的王图霸业少不了二人的帮助,只可惜常遇春在中途病死,朱元璋对这个情同手足的兄弟心中有愧,所以十分重用他的儿子常茂。

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长时间,竟然传来了常茂服毒自尽而亡的消息,闻言,朱元璋表示要立刻找到他的尸体。

从常遇春到常茂

常遇春这个形象经常出现于和明朝相关的历史著作中,他不仅是朱元璋的童年好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从功勋来看,常玉春在明朝的威望仅次于徐达,他曾经率领大军攻克元朝首都,逼迫元顺帝向北逃窜,常遇春带人追击敌军数百里。

但就在这一年秋天,常遇春突然暴病而亡,这一年他才40岁,朱元璋对于这个突发消息感到十分悲伤,甚至放声大哭,自己不仅是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还等于失去了昔日的童年挚友,所以朱元璋亲自为常遇春寻找了一处风水绝佳之地埋葬他。

不仅追封他为开平王,还谥号忠武,享太庙,还专门塑了一座雕像,功劳排行第二,从这里也能隐约看出,朱元璋重视常遇春,不仅是他本人,还有其家族与后代。

根据《明史,常遇春传》之中的记载,常遇春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就是常茂,就连这个名字也是朱元璋起的。

常遇春病故之后,他的儿子常茂继承了郑国公的爵位,公元1387年,常茂和冯胜一起出使蒙古,但就是这一去,却发生了许多意外情况。

这次访问其实算是一次出使敌国的情况,当年大元朝战败,纳哈是蒙古开国之臣木华黎到后来,元朝灭亡之后,此人并不甘心失败,带着残余部队在金山地区聚集,当地草木茂盛,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纳哈势力越来越强大。

当时的明朝并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一部分叛乱势力,所以任由纳哈发展强大,只是没想到他后来勾结朝鲜,形成了一股更加强大的力量,直接对明朝的辽东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不再引起大规模战争,明朝采用一种劝降的方式,在明知对方不敌情况下派出元朝老臣前去诱降纳哈,纳哈本人也非常识趣,他知道自己虽然有一定势力,但要是真正打起来,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所以同意归顺明朝。

双方既然达成了一致,那么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曾和纳哈部落之间有过一些交流,在朱元璋看来,这个少数民族的相关事宜已经基本解决,后续所涉及的往来大都是进行关系的维护,基本没有什么重要事件。

在一番考虑之后,最终选择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派过来,朱元璋十分看重常茂,但又不能对他提升的太快,要想服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外立功,所以和一个已经投降的少数民族交涉是最好的机会,为了让常茂好好表现,朱元璋把他安排在了蓝玉手下。

宴席上的意外

这一天冯胜和蓝玉去纳哈部落参加投降仪式,顺利结束之后,对方设宴款待,酒席之间推杯换盏,原本十分正常。

就在这个时候,蓝玉突然酒性大发,就要宽衣解带,脱下自己的衣服送给纳哈。

纳哈这就有些不高兴了,如果自己对面坐的是皇帝,那么赐给自己衣服,应当接受,可是如今对面只是蓝玉而已,身份和自己差不多,让他赏赐给自己衣服,多少有些瞧不起人,所以纳哈并没有接受,而是和手下说了一番话。

蒙古人之间交流,说的乃是“胡语”,蓝玉压根就听不懂,便问他的手下。

在蓝玉带的群人之中,只有一个叫赵妥帖木儿的人懂胡语,只可惜知道的并不多,他随便听了个大概,就告诉蓝玉说,这个纳哈可能要逃跑。

这话正好被在座的常茂听到了,他一想那还得了,自己好不容易有了立功的机会,如果纳哈跑了,所做的一切岂不是前功尽弃,所以非常着急,想要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于是当场从座位上跳起来就要擒拿纳哈。

纳哈当时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到常茂气势汹汹地朝他冲过来,还以为对方要杀他,只能仓皇起身想要骑马逃跑,常茂见到了这个情况,更加确信自己刚才的猜测,情急之下直接拿出刀来,砍伤了纳哈的手臂。

这个冲动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当时局面的大混乱,不仅是纳哈,在场所有的蒙古降将都以为对方要斩草除根,所以杀人灭口,所以在惊慌之余纷纷四散而逃,局面瞬间失去了控制,最后还是在冯胜的安抚之下,才逐渐将这些人劝了回来。

常茂的缺点可不止这一个,他是冯胜的女婿,但和冯胜的关系一般,自以为获得了皇帝的宠爱,所以对这个身为大将军的岳父也不怎么尊重,但这次砍伤纳哈的事情发生之后,冯胜十分生气,在向皇帝朱元璋告状的时候,冯胜多次添油加醋。

朱元璋自然非常愤怒,让人立刻把常茂押回京城,原本只是想给常茂一个教训,但此人的做法更加极端,岳父揭发他,他也就反过手来揭发岳父,向朱元璋告状,说冯胜有“多不法事”,二人竟然展开了一场相互定罪的辩论。

而这种相互揭短的行为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索性就直接将两个人全都处理了,冯胜直接被夺了兵权,再也无法带兵出征,卡帽子直接被发配到了广西太平府龙州。

真假死亡的疑云

常茂所去的地方十分偏远,因为只是下放,并没有夺去爵位,所以该有的权利还是有的,而且在整个龙州地区,常茂的地位是最高的,这种地方朝廷依然疏忽于管理,所以常茂在那里又掀起了一次巨大风波,甚至还引起了一场关于真死和假死的猜测。

传说常茂到达龙州之后,看中了当地官员的妻子黄氏,并且两人很快就搅在了一起,常茂的爵位是地方官所有仰望的存在,黄氏也想攀附这棵大树,她的丈夫得罪不起,所以就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夸张的是,常茂不仅娶了黄氏,还迎娶了她的女儿。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黄氏的丈夫也去世了,因为此人是地方长官,所以留下了官位无人继承。

在这个时候,黄氏又出来作妖了,此人身为女子,对于权力却有非同一般的渴望,竟然想利用自己和常茂的关系,掌握龙州的管理权。

对于这件事情,常茂并没有拒绝,按正常情况来说,常茂并没有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但因为地位太高,所以即使做了这些事情也没人敢管,因为常茂在拉偏架,所以导致了官员继承的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应该继承地方官员的家族自然十分不服,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家族的首领竟然鼓动所有族人起兵叛变造反,事情突然就闹大了,整个龙州地区乱成了一团,地方上的暴动很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朱元璋得知事情是因为常茂而起后十分生气,因为和怕了消息一同送来的,还有很多弹劾常茂的奏折,朱元璋当场点兵前去龙州平定叛乱,并且点名把常茂带回来。

但最终人没带到,只带回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常茂竟然服毒自杀了,根据手下所说,主要是因为常茂自己意识到已经闯下了大祸,明知回到京城也是在百般折磨中死去好的,倒不如自我了断来的痛快,所以常茂才会选择走上自尽这条道路。

毕竟是常遇春的后代,朱元璋对这个消息还感到十分惋惜,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悲伤,就再次传来了常茂“假死”的消息,这一下朱元璋怒火万丈。

为了断定事情的真假,朱元璋再次下达一道圣旨,让龙州当地的官员献出常茂的尸体赎罪,又派人带兵前去征讨,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拿出来,在多方考证之下,朱元璋终于得知这只是一个传闻而已,常茂实际上已经死了,所以才撤兵,这件事情也就这样结束了。

从此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派人前去寻找过常茂,所以真正死亡与否,我们也都不得而知。

照这样看来,常茂的死亡基本是事实,但当年究竟是否有假死这个插曲,谁也说不清楚。

参考文献

[1]Lyago .新倚天屠龙记全攻略[J].电脑爱好者,2000,(22):33-35+1.

[2]雁寒.河西四街的常遇春后裔[J].创造,1996,(01):46.

[3]顾恒如,陈运星,唐淑芳,等.朱元璋断缆放舟绝归心[J].科技文萃,1994,(03):185-186.

1 阅读: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