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当然,按照后周王朝的官方谥号,他的谥号是隐帝。并且,后汉灭亡后,后汉残余势力又在北方建立了北汉王朝。北汉在法理上是后汉的延续,所以北汉朝廷也不会承认刘承祐是“大汉”的末代皇帝。不过,本质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末帝。
刘承祐的败亡,一般认为是因为他胡折腾导致的国破身亡,但其实个人觉得,不论他怎么做,都无法真正保全自己的皇位。
1、刘承祐的统治危机一切还要从西元948年说起。这一年,在位半年开外的后汉皇帝刘知远去世。刘知远是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半年开外,也就意味着后汉朝廷此时也就开张半年开外,根基十分不稳。在五代十国的大乱世,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刘知远临终之前,找来了郭威、史弘肇等四个人来做辅政大臣,希望这四个人能好好辅佐刘承祐,直到刘承祐能真正治理国家为止。
从这不难看出,刘知远深知自己的这个儿子的能力。其实,刘承祐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他的思路是:自己会不会被郭威这些老家伙推翻了?毕竟,在五代十国这乱世,武将杀皇帝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自己不能坐以待毙,需要先下手为强。于是刘承祐开始谋划铲除自己的四个辅政大臣。
碰巧刘承祐登基没多久,河中节度使李守贞起来造后汉朝廷的反。这倒是给了刘承祐灵感:刘承祐于是派遣郭威带兵去讨伐李守贞。刘承祐认为,如果郭威能够平定叛军,那么自己又少了一个隐患,如果郭威无法打败叛军,那郭威办差不利,可以用这个罪名来修理郭威。
可话说郭威戎马一生,久经沙场,能被刘知远信任,哪里是泛泛之辈?所以李守贞不出意外,被郭威打败。而在隐帝一朝开张不久就立下如此大功,这让郭威这个元老,威望更高了。甚至颇有功高震主的意思。这让刘承祐有了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于是刘承祐决定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处理模式:那就是将史弘肇、王章这两个辅政大臣处死,同时派人去杀还在外带兵打仗的郭威。
2、后汉王朝的灭亡郭威很快就得到了皇帝要杀自己的想法。刘承祐要杀自己,这反倒让郭威有些茫然:毕竟郭威只想做个武将,领着朝廷的薪水和赏赐,至于太大的理想和追求,自己还真没有。但自己平白无故被皇帝猜忌,这可是郭威这辈子没有遭遇过的事情。
就在郭威茫然的时候,郭威的部将建议郭威:凭我们如今的实力,推翻后汉朝廷取而代之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如索性借此机会,咱们来个“再造乾坤”。
郭威拒绝了部将的建议,但是这不代表郭威选择了坐以待毙:郭威宣布,如今皇帝身边有奸臣存在,所以自己要带兵去规劝皇帝不要被人骗了。同时郭威还上表给刘承祐,告诉刘承祐,自己少年时候生计艰难,最终还是跟着刘知远出来打天下,混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大臣,享受着荣华富贵。自己对先帝、对后汉朝廷都感恩戴德,所以自己没有任何野心。同时郭威表示,等他带兵到京城以后,处理完皇帝身边的奸臣,到时候甘愿受皇帝处置。
刘承祐却从郭威的奏折里解读出俩字:造反。或者说四个字:我要造反。于是刘承祐直接诛杀了郭威的满门。
同时刘承祐派兵讨伐郭威,但都被郭威的大军挫败。郭威的大军很快也长驱直入,很快兵临京城。刘承祐心想:自己把郭威满门都杀了,如今郭威大军打过来了,自己如果被郭威抓住,怕是性命难保。于是刘承祐仓皇逃跑,在逃跑路上,刘承祐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后汉在这不久也随之灭亡。
3、结语其实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刘承祐这种能力有限的君主确实无法保住自己的江山。而刘承祐又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什么都不做,必然是坐以待毙的结局。但如果积极拔掉朝廷里的隐患,又受限于能力,最终只会引火烧身。在两者之间,刘承祐选择了后者,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