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处于僵持之际,一则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为本就紧张的国际关系再添阴霾。
当地时间8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放出消息,表示乌克兰选择使用B型肉毒杆菌毒素打击扎波罗热州的俄罗斯军队。
俄国防部表示,乌克兰的泽连斯基政府为挽救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遭遇的挫败,批准了乌方采取化学毒剂的攻击方式对俄罗斯军队和该地平民发动恐怖袭击。
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数名俄罗斯军人7月31日在扎波罗热地区执行任务时出现了严重中毒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他们体内存在B型肉毒杆菌毒素。
面对俄罗斯的指控,乌克兰尚未给出相关回应,俄方则表示相关证据将会很快提交给国际禁化武组织。
如果真如俄罗斯所说,那么这件事真的挺严重的,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此事或许暗示着俄乌冲突将走向失控。要知道化学武器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需要严厉禁止的肮脏武器。
但是在这种国际舆论的重压和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化学毒剂依旧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再结合美国一步步突破军援武器壁垒,乌克兰对扎波罗热核电站不断进行炮击,乌克兰对克里米亚也发动了疯狂进攻。
可以说俄乌冲突正在一步步走向失控,今天在战场上会出现化学武器,那么明天在战场上会不会出现核武器呢?真的不敢多想。
第二,这些化学毒剂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猜测,只是目前没有相关证据证明罢了。
首先,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想在俄乌冲突开始阶段,俄罗斯就查封了美国在乌克兰建立的化学实验室。
其次,在美国发动的每一场战争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化学武器的影子,可以说使用化学武器是美军的传统。哪怕现在美国依旧不愿意在禁止化学武器的相关条约上签字。
最后,一直积极为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是谁?一直不断拱火俄乌冲突的又是谁?想明白这些,那么是谁提供了这些化学毒剂已经跃然纸上了。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是俄乌冲突急剧发酵的时期,从攻击范围、攻击方式以及攻击对象各个方面都已经走向了不可控的一面。
现在唯一称得上是好消息的就是欧洲国家可能在这场冲突中走向平稳一方,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激进了。主要有两点可以证明:
第一点,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已到极限。最近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采访表示,欧洲国家将迫使乌克兰节省弹药,因为这些国家在军援方面可能已经到达了极限。
同时,德国的“援乌追踪”数据库在18日时放出数据,表示从7月2日到8月3日,西方总共向乌克兰承诺了15亿欧元的支持。
但是德国、法国、英国为主的几个欧洲国家都没有宣布对乌克兰有新的资金支持。
第二点,欧洲经济已经难以支撑帮助乌克兰。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通过对欧盟众多媒体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欧洲民众大多认为本国的经济问题远比乌克兰局势更值得关注。
在欧洲能源危机以及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欧洲民众更关注生活问题,而德国抵制俄罗斯天然气的民众也从44%下降到了32%。
可以说现在西方的局势就是美国在不断拱火俄乌冲突,但是欧洲地区却呈现出后劲不足或是有心无力的局面。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正在不断走向失控局面,但是不知欧洲的“抽身而退”是否会减缓或者阻止俄乌冲突的矛盾激化呢?这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