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危机将至:宇宙刚开始的时候熵为零吗,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揭露宇宙终结的残酷真相?

科学羊 2024-11-13 14:36:49

如上图所示:一个有序的,稳定的粒子系统代表一个低熵状态,而一个更随机的,能量系统的这些相同的粒子是一个更高的熵状态。尽管几乎所有系统的熵都在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宇宙的熵最初为零,甚至接近于零!

大家好,我是科学羊🐑。

在浩瀚宇宙中,有一条不可侵犯的法则主宰着万物的演变——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条法则告诉我们,在任何封闭的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粒子还是巨大的能量,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换句话说,宇宙在不断走向一种“无序”的状态。

熵不仅对某个特定系统生效,它适用于整个宇宙。无论是早期的宇宙还是现在,我们都能观察到熵的稳步增加。

那么,如果我们追溯到宇宙的起点,会发现什么?

在大爆炸刚刚发生的那一刻,宇宙的熵是否从零开始?

当我们探讨熵和宇宙的关系时,答案却出乎意料——大爆炸的初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有序”或“低熵”状态。

相反,那时的宇宙已经存在相当大的熵值,并随着时间不断增加。

01 从炽热爆炸到无序膨胀:宇宙初期的演化

距今138亿年前,整个宇宙还是一团炽热的火球,充满了密集的粒子、辐射和能量。

想象一下,今天分布在920亿光年直径范围内的物质和辐射,竟然挤在一个仅相当于巨型南瓜大小的空间中。

当时的温度和密度都高得难以想象,粒子数量大约在10^90量级,每个粒子都携带巨大的能量,远超现代科学仪器所能实现的程度。

那个阶段的宇宙可以说是极度“混乱”的。

宇宙在炽热的初期状态下膨胀、冷却,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复杂结构。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当时宇宙中的微小缺陷——它们的密度与平均值的偏差仅约为0.003%,却为后续的星系、恒星等结构的诞生提供了“种子”。

02 无序的真正含义:从日常现象解读熵

提到“无序”,很多人会联想到熵。

在我们的生活中,熵可以用来描述从整齐到杂乱的变化:

一个完整的鸡蛋破裂后散落在地,熵增加了;

热咖啡与冷奶混合后熵增加,杂乱程度更高;

一堆衣物随意堆放,熵更高;

而将其整齐叠放在抽屉中,熵则更低;

这些例子只是表面的理解。真正的熵并不是有序或无序的简单对立,而是所有粒子的可能排列方式的度量。

在宇宙中,熵代表了系统内所有粒子的量子态的可能组合数量,因而是整个系统潜在的“混乱度”。

03 宇宙的膨胀:无序走向更高的无序

回到宇宙的早期,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以极高的密度集中,熵值为S ≈ 10^88 k_B(玻尔兹曼常数为k_B)。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当发生能量释放的现象,例如:

原子形成、

轻原子核融合成重原子核、

引力坍缩形成恒星或行星、

乃至黑洞的诞生,

整个宇宙的熵都会随之增加。

如今,我们可以量化宇宙的熵值,并发现黑洞是宇宙中熵的主要贡献者。

一个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熵值达到S ≈ 10^91 k_B,比宇宙早期的熵高出1000倍。黑洞的熵与其表面积成正比,越大的黑洞,熵值也越大。

随着宇宙中黑洞的形成和增长,熵也在不断攀升。

未来,熵还会继续增长,因为更重的黑洞不断吸收更多的质量。

预计在10^20年后,黑洞会达到最大数量,宇宙的熵将达到一个极限值,约为S ≈ 10^119至10^121 k_B。

04 熵的守恒:黑洞与霍金辐射的终极过程

黑洞不仅让熵增加,还拥有另一种特性:即便黑洞在霍金辐射的作用下逐渐衰减,熵仍保持守恒。

这是因为霍金辐射作为一种熵守恒的绝热过程,不会减少系统的总熵。

未来,黑洞将缓慢衰变为辐射,但熵依旧会维持其庞大的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宇宙的总熵值随着时间增长,但熵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熵值——却在不断下降。

比如,在大爆炸刚发生后,熵密度高达10^87 k_B/m³,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熵密度仅约为10^51 k_B/m³。

宇宙的膨胀稀释了每单位体积的熵密度,尽管整体熵值增加了。在未来,随着宇宙体积无限扩大,熵密度将进一步降低,但熵总量仍然只增不减。

这个模拟展示了暗物质的宇宙网络及其形成的大尺度结构

从目前观察的宇宙直径约为460亿光年。

随着时间推移,膨胀还在继续,我们将看到更广阔的宇宙。科学家们估计宇宙的边界可能无限广阔,而我们观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对我们来说,热大爆炸并非宇宙的“起点”,而是我们认知中最早可以描述的一个事件。

在大爆炸之前,科学家认为宇宙经历了一个被称为“宇宙膨胀”的阶段。当时,宇宙充满一种类似暗能量的能量形式。这种能量以指数级速度膨胀空间,使得曲率迅速趋于平坦,并将原本的熵密度稀释到了极低的程度。

膨胀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熵密度的极度降低。

早期的宇宙尽管已经拥有一定的熵值,但在膨胀的过程中被无限稀释,直至几乎不可测量。

膨胀时期结束时,宇宙内的熵突然急剧上升——这是宇宙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熵增长,这一熵值的暴涨为之后的热大爆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这个来自结构形成模拟的片段,随着宇宙的扩张,代表了暗物质丰富的宇宙中数十亿年的引力增长。宇宙的熵,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总是在增加,即使熵的密度(包括膨胀)可能会下降。(图片来源: Ralf Kaehler and Tom Abel (KIPAC)/Oliver Hahn)

此后,宇宙在膨胀冷却过程中进入热大爆炸阶段,经历了从炽热密集的初期状态,到如今星系、黑洞、恒星等复杂结构逐渐形成的过程。

而即便在这种无序的状态下,熵的增加在大爆炸后仍然以极快的速度增长。

遥远的未来,当宇宙膨胀到现在的亿亿倍时,熵密度将再次接近膨胀时期的低值,宇宙的“无序”状态将进一步加剧,熵总量达到最大。但由于体积的无限扩展,熵密度将降至极低水平,接近膨胀初期的状态。

总结:

由此,我们看到,在宇宙的漫长历史中,熵的增加驱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也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从炽热大爆炸开始,熵的增加让宇宙不断走向更高的无序;而随着宇宙的膨胀,熵密度却逐渐接近于膨胀初期的微小状态。

最终,宇宙将继续扩展至我们所无法观测到的广袤领域,而在这一过程中,熵和无序的故事仍将继续。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指引下,宇宙将始终朝着更大的熵值演化。宇宙起源的神秘面纱也许永远无法完全揭开,但熵的存在提醒我们,这一切的背后,是无序到更高无序的必然演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