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一个50几岁大老爷们儿,竟然觉得像《哪吒》里的石矶娘娘。如果有大一点的石矶娘娘毛绒玩具,我一定买一个,我这童心,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石矶娘娘有没有一拼?

其实这一切并不搞笑,还有一种悲凉。
起初我觉得自已像申公豹,是一个出身贫寒,却努力向上的人,好不容易到了仙界,以为从此只要认真俢行,就可以一路平坦,后来发现我和所有仙界的人不一样。申公豹为南极仙翁干了不少赃事儿,而我始终见不得脏东西,慢慢的阐教众仙都觉得我“不上道”。
然而,我就仿佛一个真正俢仙的人,我既然不能在仙界大展拳脚,就开始了一个人的俢行,这时候,就仿佛电影里的石矶娘娘,我很乐观自信,不喜欢风口浪尖,躲在山洞里自娱自乐,石矶娘娘本是女娲补天剩的一块七彩石,修炼万年才得道,用另一句话说,石矶娘娘虽是顽石,却十分有灵性的,我也常常觉得自己天赋异禀,然而努力修行的结果,就是躲进深山,自我清俢。

上天要让阐教度劫,以杀生来应此劫,对一个与世无争的石矶娘娘下手,石矶娘娘与太乙真人据理力争,换来的只是“九龙神火罩”
原著中,哪吒在陈塘关城楼上调皮捣蛋,不小心射死了石矶娘娘的徒弟碧云童子,李靖带着哪吒去找石矶娘娘赔罪,谁知到了石矶娘娘的白骨洞外时,哪吒又打死了石矶娘娘的徒弟彩云童子。石矶娘娘大怒,双方大战,但哪吒的混天绫被石矶娘娘用袍袖收走,只好转身逃跑,石矶娘娘在后面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乾元山金光洞。
哪吒向师父太乙真人求救,太乙真人在洞外拦住石矶娘娘。石矶娘娘要求太乙真人交出哪吒,被护短的太乙真人拒绝。石矶娘娘坚持要为徒弟报仇,与太乙真人发生冲突。
太乙真人祭出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罩在里面,用三昧真火把她炼出了顽石原形,石矶娘娘丧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如果仙人动了杀念,躲进深山也没用。
在电影《哪吒》里微缩了各种人:
1、南极仙翁,顶层人物,慈眉善目,然而原型露出来,比妖还吓人,手段没有底限。
2、申公豹,出身不好,没有后台,努力上进,虽混入主流圈子,却被边缘化,曾是家人的骄傲,最后却下场不好。
3、那个母龙王,好像是西海龙王吧,心机深沉,吃亏认栽,尘服于顶层势力,甘当马前卒,有一定能力,却靠表衷心才脱离苦海。
4、什么鹿童、鹤童,完全了解主人的品质,可只能屈从,因为位列仙班可不容易,平时还到替换着给主人当“坐骑”,心中有恨,只能借机泄愤,就像扫脸不成,出手打了南极仙翁。
5、万妖,从出生那天就是个妖族,就被轻视,被封在妖洞里,直到有一天发现被用来炼丹,才齐心合力冲开“炼丹炉”。
6、土拔鼠,老老实实过日子,穿补丁衣服喝泔水,以为这样就可以平安了,可上仙们当他们是蚂蚁,说踩死就踩死。
7、南极仙翁的剑阵中的童子,人数众多,只有听号令,让干什么干什么,就是工具人,生命里就是个螺丝钉,说拧到哪里就哪里。
8、东海龙王,有本事有能力,然而一次次被打压,放弃挣扎,只能鼓励儿子灵珠转世的敖丙追求自己的人生。
9、哪吒,天不怕地不怕的魔丸转世,有太乙真人护着,其实也不过是阐教打压截教的棋子,因为他的使命是做武王伐纣的马前卒,上仙要度劫才护他。他也很想与真正恶人一战到底,他不怕死,他的名言:“我死不死无所谓,我只是想让你死。”
10、龙太子,他的生命里是很纠结的,他天生优秀,一表人才,他也有反抗压迫的精神,却永远小心翼翼,他和哪吒在一起,才有勇气做自已,他更倾向循规蹈矩。
11、李靖夫妇,一切都守规矩,只盼平安,两个儿子金吒木吒都送给仙人使唤了,自已也不敢犯一点儿错,为的是对得起陈塘关总兵这个位置,想让陈塘关百姓平安,哪吒惹了祸,到处陪笑脸说好话。
好了,不写了,累。
那么朋友们觉得自己像《哪吒》里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