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罕见达成和解,国内逐步开放进口日本海鲜,老百姓会答应吗?

画笔勾勒青春梦 2024-12-09 00:46:1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福岛核废水排海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时,中日两国的外交较量几乎成了年度话题。自去年8月日本开始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以来,中国立马做出了强烈反应,立下了“海鲜禁令”——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海鲜市场到社交媒体,关于“日本海鲜是否能吃”的讨论铺天盖地。可谁也没想到,时隔一年后,风向突然一转,中国竟然宣布将在满足某些条件下逐步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仿佛一场外交的“和解大戏”在悄然上演。

这背后的剧本,显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中日两国就核废水问题达成的共识,乍一看似乎是两国“握手言和”,但其实充满了“各退一步,各得其所”的微妙博弈。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中提到,达成的四项共识最具看点的一条,是中国将有机会参与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主导的核废水排放监测和独立取样工作——可以说,这是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成功争取的“话语权”。

毕竟,核废水的排放不只是日本的内政问题,它的后果波及的不仅是邻国,更是全世界的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谁能在这场监测中占据主动,谁就能在未来的谈判桌上占得上风。

说到这里,似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日本在核废水问题上‘甩锅’给中国了吗?”的确,排海这个决定背后的政治和情绪冲突,已然让这场国际风波难以简单归结为“技术性问题”。

可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虽然他们一再强调核废水排放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但邻国中国的“严防死守”让日本感到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向中国让步,扩大监测框架,增加中国的参与度,显然是一种“保险策略”,不仅能够平息国内外的质疑,还能在国际上展现出“合作与透明”的姿态。

不过,协议签了,事情真就解决了吗?当然不是。尽管中日双方达成了共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远比想象的复杂。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恢复进口”并非意味着即刻行动,而是要根据国际监测结果逐步推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陈子雷教授指出,这一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涉及到多方面的评估和程序,包括水质监测、环境影响评估和卫生检验等。所有这些步骤都表明,重启日本水产品的进口并非短期内就能实现,这个过程将是渐进而谨慎的。

此外,面对这项协议的公布,国内的反应并不全是“欢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依然对从日本进口的海产品心存疑虑,中国网民的反应便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压力,尽管政府作出了决策,但在公众层面,尤其是在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对此充满疑虑。

甚至有不少人明确表示,即便政府最终允许进口符合安全标准的日本水产品,他们也不会购买或食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点无论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忽视的。这其中,民众的情绪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毕竟,食品安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远比政治谈判来得直接和实际。当“福岛核废水”这个话题成为大家餐桌上的谈资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海鲜”问题,都能引发情绪上的波动。中国政府要如何在民众的情感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恐怕比恢复进口本身更具挑战性。

再者,虽然政府在外交谈判中取得了一定的让步,但民众的抗议和情绪恐怕不会轻易消散。毕竟,面对食物安全这种民生问题,单靠外交文件上的“共识”似乎很难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信任感。

恢复进口的路上,除了技术性障碍,更有情感上的绊脚石。如果中日关系的这场“海鲜博弈”要走得更远,恐怕还得多一些耐心和沟通,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看到“日本海鲜”这一标识时,如何消除他们的疑虑,政府将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

总的来说,这场关于福岛核废水的外交博弈,不仅仅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账单”游戏,更是政治、经济和舆论的三重拉锯。中日两国在这场博弈中,各有得失,也都有让步。在政治高层的表面“握手”背后,普通百姓的情感波动与不解,也许才是这场博弈的真正底层逻辑。

参考资料:

联合早报2024-09-20 10:26《中国将逐步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 学者:中日各有让步》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