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是“王与马共天下”?(1)

喜欢侯历史 2025-01-09 16:25:23

崇祯皇帝吊死在景山上

刚才看见个帖子,说谁写明史写得好?一个电工写得好!

是不是写得好,我没有看过,不敢评论。

斗胆就我看过的写明朝历史的作家作品说一句:无论是闫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还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或者影视作品《大明王朝1566》,我觉得恐怕都不咋地。

历史,一个是历史事实,一个是历史观点,二者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如果一个作家,或者史学家,仅仅是罗列史实,就会让读者陷入“树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境地,读了半天书,看得很热闹,最后却一无所得。好比,一笸箩的铜钱,没有钱串子,串不起来。

当然,光有钱串子,没有铜钱,是不行的。但是没有钱串子,是万万不行的。

一、朱家天子万万年,封建制度永不变?可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当年明月认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劳模皇帝!

1、为了子孙万代永远当皇帝,朱元璋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制度上做了很多开创性的东西

用意很明显,只要子孙后代按照这个做就是了。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使皇帝一言九鼎,他废除了宰相制度,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了削弱行中书省的权力,他开创性地将之一分为三,分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也就是地方行政、军政、司法三权分立。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控制,将军事情报机关锦衣卫监督的对象扩大到官吏百姓。

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将百姓变为军户、民户、匠户、乐户等诸多固定的身份。

这些开创性的制度,确实为明朝延续276年打下了基础。

2、朱元璋是劳模,他的儿孙不是,所以宰相之权死灰复燃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有宰相的。所谓宰相,就是开府治事的相国。

大约意思就是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最高权力者。

而宰相就是国家具体法律的制定者,行政法律事务的执行者。

三国时期的曹操,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陆逊,西晋的司马昭,东晋的刘裕,南朝的萧道成,北朝的元载,隋朝的杨坚,唐代的阎立本,五代十国的冯道,宋代的王安石,都担任过宰相、丞相、相国这类的职务。

问题是,皇帝英明神武,相国就是干事的主,皇帝幼小暗弱,相国就是权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谋朝篡位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他的孙子建文帝设立了内阁,内阁学士算是顾问,参谋办事的,慢慢的成为秘书,后来地位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事实的宰相。

3、为了制衡文官的坐大,明宣宗朱瞻基开始扩大太监权力,以宦官集团对抗外廷文官集团

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厉害的是东汉、唐朝、明代,东汉时期是皇帝为了对抗外戚集团,唐朝是皇帝为了对抗文官集团和藩镇割据,明朝则是为了对抗文官集团。

反正,皇帝不是挑起文官斗文官,分成所谓的忠臣和奸臣,就是挑动宦官斗文臣武将,分成所谓的阉党和清流,他总不能成为孤家寡人,任由手下的文臣武将们揉成圆的搓成扁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