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新媒体平台特开设“两会聚焦”专栏,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学者,全方位解读两会热点话题。
”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广大中小企业还面临诸多痛点难点问题,如老生常谈的融资难、融资贵,“内功”还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等。针对这些难点痛点,不少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几年,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受到较大影响,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问题更为突出。
“在当前全国上下全力拼经济的关键时刻,企业急需活血化瘀、恢复元气。资金不仅能让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有时候还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当前金融体系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存在紧缩趋势,不利于经济的全面恢复。”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国应因时制宜优化企业信贷评级机制,遏制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收缩问题。”
王桂林建议,金融机构要根据企业需要对现有贷款存量进行优化重组,重新延长安排周期,降低利率,通过还款减压、付息减压,让企业休养生息,抵押资产评估值一般也不应低于疫情前7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指出,对于疫情发生以来实施的一些阶段性惠企政策,能延续实施的可以再多延续实施一段时间。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加大贷款展期、续贷支持力度。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可以深化合作,以重点产业链为牵引,针对链上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展专门融资对接,推动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进一步提升包容性,用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红利,推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为更好配合全面注册制改革步伐,新三板目前仍存在较为显著的流动性问题,亟需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配套制度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田轩建议,建立分层股权治理服务体系,化解挂牌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建立符合新三板市场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市交易制度;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打通全市场转板通道;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板块之间良性竞争。
加强数实融合增强企业“内功”“没有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就不可能有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没钱没人没技术,成为数字化的盲区;另一方面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
他进一步解释说,大企业数字化模式需要需求调研、定制化开发、交付,时间往往长达半年,日常运维还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这对中小微企业具有挑战。而且即使大企业普遍选用的IaaS算力托管和PaaS基础服务托管等云服务,中小微企业依然“用不起、玩不起、养不起”。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副总裁曹鹏也在实践中观察到,当前我国数实融合整体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亟待突破。比如,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释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数字鸿沟有加大趋势。
曹鹏指出,应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他建议采用类似“消费券”方式发放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券”,地方政府补贴一点,服务企业让利一点,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的资金门槛,构建“政府引导、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的融通发展格局。
周鸿祎表示,SaaS化服务是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最优选择,也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杀手锏,建议加快推广,把数字化SaaS服务作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培育,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做到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一是建议SaaS服务平台能够得到政府更大的推广;二是建议对SaaS生态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三是鼓励地方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等虚拟优惠券,降低中小微企业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成本。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当好企业自主创新的保护神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最主要的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我国先后出台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文件。
“去年我对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凡是创新型企业没有一家不提知识产权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闫大鹏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维权的成本较高,耗时耗力且维权效果不佳。
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利维权难的问题。科技型这类企业“轻资产、重创新”,在其遭遇资本实力型企业的恶意侵权时,如果没有良好司法环境和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维权的切实措施,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微企业想要打赢专利侵权官司是难上加难。
欧阳华建议,建立技术专家库,为人民法院审判提供有效技术支持,突破知识产权维权难的老问题;增强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力量,提高技术类案件的法官门槛;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需要,专门制定关于审理专利侵权诉讼案件证据规则;建立专利无效累诉预防机制,防止恶意累诉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干扰司法进程;将诉前禁令落到实处;增加补偿性赔偿,在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基础上加大惩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使侵权企业侵权侵不起、不想侵权、不敢侵权的司法创新。
闫大鹏表示,国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当好企业自主创新的保护神。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审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