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资本教父、地产之王、华人首富!
曾几何时,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无人能敌。
然而和贝莱德的港口交易,他硬生生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中国不再挽留他,美国也没有真正接纳他,最终价值190亿美元的交易紧急叫停。
可就在最近,李嘉诚又有了“新动作”,43个港口迎来新买家,比贝莱德更“难缠”!
原交易搁置
上世纪80年代起,李嘉诚敏锐地抓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内地大量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
然而,在中美关税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李嘉诚却做出了令人失望的选择。
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贝莱德领衔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打算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出售旗下覆盖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包括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
这笔交易预计将为长和带来超过190亿美元的现金收益,在公布出售港口业务后次日,长和股价收盘大涨21.86%,总市值达到1804亿港元。
交易一经公布便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特别是因为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这两个港口的战略价值远超商业范畴。
作为全球海运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中美关税冲突持续升级,一旦这些港口被美国财团控制,很可能会成为对付我国的工具。
李嘉诚家族增持长实股权
就在长和集团与贝莱德的交易陷入僵局之际,李嘉诚家族却开始了新的动作,4月初,港股市场受美国单边关税制裁等因素影响,出现明显震荡。
4月7日,港股单日下跌3021点,创下自1964年恒生指数推出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在这一市场低迷时刻,李嘉诚基金会显示出了逆市增持的魄力,连续三天斥资近1亿港币增持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将持股比例从48.67%提升至48.76%。
同时李嘉诚长子、长实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泽钜也跟进增持,股权从48.75%增加至48.84%。
这一系列增持举动背后,可能是为了推动长实与长和两家公司的重组,通过股份交换等手段,李嘉诚家族可能计划让长和完全掌控长实的所有资产和业务,同时保留长实的上市地位以及家族对两家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操作不仅可以减少税务支出,更能规避中国监管,为资产转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阿庞特家族登场
4月14日,意大利亿万富豪阿蓬特家族正在与长和集团接触,有意成为长和43个港口的新买家。
阿庞特家族在全球航运业界赫赫有名,他们是地中海航运公司MSC的创始者和拥有者。
MSC由吉安路易吉·阿庞特于1970年创立,从一家只有一艘船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如今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 截至2024年,福布斯估计吉安路易吉·阿庞特的净资产为331亿美元,使他成为全球第48位最富有的人。
如今,MSC由吉安路易吉的儿子迭戈·阿庞特作为集团总裁进行管理。迭戈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MSC发现了投资码头基础设施的宝贵机会,并于2000年创立了TiL,该公司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码头运营商之一。
在全球航运业,阿蓬特家族与西方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MSC虽是意大利家族创建,但总部设在瑞士,与欧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
这种情况下,即使港口名义上由阿蓬特家族拥有,也难保不会在美国施压下采取不利于中国的行动。
李嘉诚的选择
纵观李嘉诚的商业生涯,他一直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著称,这次港口交易的变化也可能是他精心布局的一部分。
自2012年以来,李嘉诚已经将我国大陆的诸多房地产投资出售,并将大部分资金重新投向欧洲。
因此,将价值超过190亿美元的港口资产出售给阿蓬特家族,对李嘉诚而言也可能是一次战略性撤退。
他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巨额现金回报,并且还能通过将资产交给与自己有着良好关系的阿蓬特家族,或许能够在未来保持某种程度的影响力,同时规避日益加剧的风险。
总结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家精神与家国情怀并非对立,而应相辅相成,真正的商业智者,不仅要善于把握时机规避风险,更要懂得理解时代大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这才是基业长青之道。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李嘉诚向贝莱德财团出售43个港口;五矿资源2024年营利双增|港交所早参
财联社 长和暂缓卖港口计划
中时新闻网 不是「美商」只萊德!李嘉誠賣全球43港口 最大赢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