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4月2日凌晨,湖北医学院学生小宋颤抖着按下发送键,家族群聊里跳出最后一条消息:“姐的SUV撞上隔离墩了”。

此时,他23岁的姐姐已躺在殡仪馆三天——连同两位闺蜜,三名即将考公的女大学生在小米SU7剧烈燃烧的车厢里,留下29日晚10点47分的行车警报,和永远无法解锁的车门。

正文
家属的崩溃从救援细节开始撕裂。主驾女孩小姨宋子云哭诉,当晚车祸后车门像被焊死,消防员撬门20分钟才破窗。

后排女孩被拖出时还有体温,却在送医路上断了呼吸。“最揪心的是副驾那个独生女”,宋子云哽咽道,“她妈妈听到消息当场昏厥,家里供到研究生的女儿就这么没了”。

行车记录仪的时间线更让人窒息。弟弟曝光聊天记录显示,车辆在撞击前1秒时速仍达112km/h,智驾系统对道路施工的警示毫无反应。

而29日深夜11点到次日凌晨,车辆竟持续燃烧67分钟,家属质疑:“说好的电池热失控防护为何失灵?”

雷军4月1日的回应登上热搜。尽管他承诺“不回避调查”,但网友扒出3月8日小米发布的“女性工程师严控安全”宣传片,与事故车搭载的宁德时代电池形成刺眼对比。


更诡异的是,事故车A柱完全变形,但安全气囊却未全部弹出。

医学院弟弟的追问刀刀见血。他晒出姐姐手机里最后定位——原本该自动避让的施工路段,SU7却以108km/h直撞混凝土隔离墩。

而姐姐男友在事故后疯狂拨打20通电话的记录,让百万网友心碎:“要是早半小时看到消息…”。

结尾
这场吞噬三个花季生命的车祸,撕开了智能驾驶宣传的华丽外衣。当“自动避让”变成致命陷阱,当“紧急制动”输给水泥墩子,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科技的承诺?
互动:智能驾驶事故该由车企还是驾驶员担责?如果你遇到车门锁死,该如何自救?欢迎分享你的保命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