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一周打赏2.46万!小心疫情,也要小心孩子刷抖音

陆荣倩说 2020-02-18 18:34:32

2月14日,一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申诉称,过年期间,12岁的孩子在抖音上给主播频繁刷礼物,一周时间刷了2.46万,而这,是他们家省吃俭用一年攒下的钱。该家长直言“抖音直播有太多诱导人刷礼物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如成年人,太容易上当!这种平台太不安全”。

在该消费者的投诉页面,可以看到抖音在该平台的投诉总量高达1961次,然而已解决的投诉仅为25次,占投诉总量的1.3%。这些针对抖音的消费者投诉中,青少年巨额打赏而抖音平台“失声”的事件并不在少数。仅从2月14日该消费者投诉至今,黑猫投诉平台就又出现了多例类似事件,均为控诉抖音失职并失联,恳请黑猫协助退款。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出现,有关未成年人瞒着父母向主播提供巨额打赏的现象时有出现,经媒体报道的案例就不在少数。去年12月,《新民晚报》跟踪报道了一起未成年人抖音打赏主播事件。据报道,林先生的孩子称其睡梦之际,偷拿手机疯狂打赏主播两万多元。林先生在研究抖音各项条款后发现,抖音条款里“未成年人若要给自己账户充值,需要征得监护人同意”,但在与抖音客服沟通过程中,却被客服告知“管不了”,对于孩子在抖音上如实登记年龄,抖音却未按照青少年模式关闭充值、打赏等功能的质疑,抖音的答复竟是 “注册账号无需上传用户个人身份信息!是否开启青少年模式,采取由用户自我管理的办法。” 换言之,抖音才不管使用者是不是青少年,使用抖音全靠自律!

无论是抖音的回应,还是抖音在处理未成年打赏事件时的表现,都着实让媒体和公众大跌眼镜。在相关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直播平台做好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背景下,抖音平台还屡屡出现未成年人“偷”父亲手机向直播平台充值、“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公然靠未成年不自律赚钱等问题,无疑让人失望且愤怒。

而深究这些问题本身,可以发现,抖音之所以对此类事件持放任态度,或与自身盈利模式相关。根据抖音直播规则,在抖音直播过程中所获收益平台也参与分成,且对于直播新人,还会有相关培训手把手教你怎么赚钱。说到底,抖音平台与其平台的主播是互利互惠的关系,面对主播某些出格的“小动作”,抖音当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早在2016年,互联网直播服务的相关管理规定,就要求各直播平台应实行实名认证。但实际上,抖音的实名制和“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根本无法真正起到对青少年的保护作用,也无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一款互联网产品是否会“误导”未成年人,又会对未成年人带来怎样的风险和危害?这些问题,不是仅凭推出一项“说的好听”的功能和“应付监管”的措施就能解决的。

从目前抖音平台的商业模式、管理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来看,抖音平台并未对未成年人“真正设防”,也未将“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植入到日常业务和管理的基因当中。因此,提醒广大家长们警惕孩子沉迷于抖音,失钱事小,习惯养成事大。尤其疫情宅在家的这段时间,虽然娱乐方式有限,但务必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所规范,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防止因沉迷抖音造成不良后果,疫情总会过去,但责任不能缺失。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