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高出地面10米,已是“悬河”!为什么不清理河底泥沙呢?

江雪说事儿 2023-08-21 20:09:01

黄河水患几乎是历朝历代都要头疼的一个顽疾。黄河虽然滋养了中华文明,但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也让这条母亲河不堪重负,到了今天,每年国家都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黄河问题,收效虽然不能说甚微,却也不怎么显著,黄河泛滥依旧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危机之一。

黄河面临的悬河困境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其旱涝交加的状态和流域的降雨形势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只在夏秋两季降水,这就导致一年四季里其实有一半时间黄河流域都会处于旱区,这也是为何我们很少在黄河沿岸看到风吹麦浪的原因之一。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因为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很高,这是因为河流在进入晋陕峡谷后,沿岸都是黄土。

这也注定黄河流域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再加上这里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两岸的人类聚居地在当地的过度开发,导致于越来越多的泥沙随着河水冲入黄河河道,在几千年的累计下,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奇观:悬河。在某些河段,黄河的水位甚至要高出地表10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有人可能会好奇,我们都说川流入海,为何黄河的泥沙没有随着河水一起冲到渤海里去呢?这就和黄河中下游的地形地貌有着极大关系。黄河的下游是平原地带,中游的泥沙到达平原自然就会堆积河道里,随着河床越来越高,黄河也开始漫出河道,为了避免水患,黄河两岸的居民们只能加高堤坝,最后的结果就是河床越堆越高,堤坝也越修越高,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有人会好奇,黄河的泥沙堆积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为何历朝历代都没有在还来得及的时候派人清理河床上的泥沙呢,而是选择了治标不治本的修筑堤坝。但实际上并不是朝廷不想清理泥沙,而是实在没这个能力,因为黄河泥沙不但量大,而且清理的时间还有一定的限制。

清理泥沙难度大

黄河流域的泥沙堆积量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几乎都会增长上亿吨的泥沙。古人可没有今天的工程机械,光靠人力是绝无任何可能把这些泥沙清理走的。更重要的是,清理工作只能在丰水期完成,以当时的劳动力,朝廷只能在清泥和加固堤坝上二选一,最终堤坝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而且清理泥沙也未必就能解决黄河的水患,毕竟没有都有上亿吨泥沙堆积,清理完一批又会来一批,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曾考虑过在中上游修建堤坝,层层拦截堆积在下游的泥沙,在通过适当的调控水量,将泥沙一鼓作气的冲入渤海。但下游的泥沙堆积数千年根本不是这么一点雕虫小技就能解决的,真正解决悬河问题,还得从源头入手。

黄河泥沙堆积的根本是有太多的泥沙进入河道,也就是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自然都是一环扣一环,黄河流域因为过度开发导致产沙量大增,但开发又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需要。如果重新退耕还林,会直接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生计,所以黄河治沙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民生问题。

但如果不对悬河问题加以解决,黄河将成为整个地区的安全隐患。现在政府修建的堤坝似乎能够暂时顶得住喝水的冲刷,但一旦发生决堤,将是整个黄河下游地区真正的灾难。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决口事件高达近1600次,每一次都成为了当地的生态灾难,更有无数民众葬身于洪水当中。

如果今天的黄河再度发生决口,光是洪水就足以冲毁至少数百万民众的家园,财产损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洪水过后,还会出现粮荒等次生灾害,受灾面积又会进一步扩大。同时洪水还会夺走不少同胞的性命,大量遇难者的遗体在夏季极易滋生恐怖的瘟疫,一旦蔓延开来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浩劫,即便中国政府有着强大号召力和纪律性,也难以应对这样的冲击。

治疗水患任重而道远

黄河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其水患产生并堆积的历史甚至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历史还要长。以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来说,离一劳永逸解决黄河问题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治沙治水方面的技术发展,希望能用高科技解决困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难题。

比如国产绞吸挖泥船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这种极为高科技的特种船舶,每小时的泥沙吞吐量能达到6000立方米,我国在南海造岛运动中就大量利用了绞吸挖泥船。不过绞吸挖泥船最初是被开发用于海上建设的,要清理黄河仍然面临一些技术问题。

现有的挖泥船吞吐量对于黄河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挖泥船一年清理的泥沙还不到黄河一年泥沙的增长量。但挖泥船的出现至少证明了用科技来对抗自然并非不可能,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相信总有一天,中国能够发展出某种可以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机器,让人民和黄河进一步共存下去。

1 阅读:3573
评论列表
  • AOGA 6
    2023-08-22 16:45

    改道咯,,历史上黄河就多次改道,自然规律

  • 2023-08-22 12:33

    在河床高出地面的河段,平行挖出一条河道把水改道,然后清理故道,再把水引回,每隔一段时间反复操用现代机械神器不是太难吧。

    No歪 回复:
    如果解决了 和黄河相关的局这么生活[得瑟]这不是断人家子孙后代的前程吗
    jyy 回复:
    黄河治理难是因为周围的土质很松,没有粘性。不像长江周围的土质。
  • 2023-08-22 17:34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从根本解决问题

  • 2023-08-22 15:48

    我有个问题,既然黄河高出地面那么多,那么中下游的地表水是无法汇入黄河的,那些水去那里了呢?

    jyy 回复:
    因为没有地表水(很少)也很少下雨[笑着哭]这里的土质锁不住水的,所以没有水田没有水稻。这边只种麦子玉米西瓜和其他旱地植物。我来自广东去过安徽和河南所以黄河和长江两岸的土质完全不一样。黄河两岸的土质松没有粘性,长江两岸的土质沙子少有粘性。
    一二三四五六七 回复: jyy
    再少也还是有的,黄河中下游又不是沙漠。我的疑问就是黄河是不是到了中下游也和尼罗河一样,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那么黄河中下游应该不算黄河流域啊,雨水又汇不进去。
  • 2023-08-22 08:53

    黄河里有应该不少文物

    五六七 回复:
    有黄河娘娘
  • 2023-08-22 16:41

    以现在的技术 完全可以再挖一条河让黄河改道

  • 河道太宽了,流速慢泥沙必然沉积,采用束水攻沙,把河道变窄,流速变快减少泥沙沉积!

  • 2023-08-22 14:36

    开放民间自由采砂,不再监管,你看看河床它降不降

  • Hi 1
    2023-08-22 18:58

    从黄河挖一条直通渤海的河道

  • 2023-08-22 13:14

    据说黄河有个故道是否可以清理后再用,腾出时间来再清理现在的河道,每隔若干年两个交替使用 。

    用户80xxx87 回复:
    那就是黄河改道,黄河改道那当地的华夏文化发源地怎么宣传?华夏文明到底是黄河文明还是长江文明都争论不休,你突然给人家改道了,那下游其他人可就不干了。最近这几年河南因为发现文化发源地改了多少地名、山名,河名了。
    龙在中华 回复:
    你生活在一楼,黄河在你家五楼流过,河面到九楼。你来说说怎么清理,你想往哪里挖
  • 2023-08-22 07:34

    开堤泄沙,永不复发。每隔十里在大堤上开一个一米宽的口门,通到堤外的灌渠里。口门深度与灌渠底平齐,这样河底的泥沙就会通过水流不断倾泻到灌渠,浇到农田。

江雪说事儿

简介:每天都会更新,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