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一场持续数年的中美关税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随着关税战逐渐落下帷幕,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开始在国际舆论场中浮现:全世界是否即将见证“中美两分天下”的局面?
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的表态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注脚,他认为全球经济正在重塑,从一体化系统日益分化为以中美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而这一论断,引发人们对后关税战时代全球格局走向的深度思考。

2017年,特朗普上台,拉开了中美关税战的大幕。这场贸易摩擦从最初针对340亿美元商品清单的小规模试探,逐步升级为涉及2000亿美元商品的全面加税,随后更是延伸至高科技封锁、供应链脱钩以及稀土资源等关键领域的激烈博弈。美国以所谓“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逆差”等为由,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并对大量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从电子元件到“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业产品,无一幸免。中国则秉持着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原则,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
在这期间,双方你来我往,关税税率不断攀升。美国将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从最初的3%左右一路提升至125%,而中国也被迫将对美国相应商品的关税提升至同等水平。

这一过程中,双方企业和消费者都承受了巨大压力,全球产业链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例如,美国农民因中国对其农产品加征关税,农产品出口受阻,面临巨大经济损失;而中国的一些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减少,经营陷入困境。
同时,高科技领域的交锋也十分激烈。美国将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和产品,试图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则通过出台《反外国制裁法》等举措,坚决应对美国的不合理制裁。

从当前局势来看,全球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朝着“中美两分天下”方向发展的迹象。中美作为全球排名前二的经济体,双边贸易额巨大,去年超过6800亿美元。
关税战致使两国贸易严重恶化,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评估称中美实际上已处于贸易脱钩状态。这种脱钩不仅影响中美两国,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连锁反应。众多依赖中美市场的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贸易策略与经济结构。
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战期间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分裂。据《华尔街日报》消息。
美国在与其他贸易伙伴接触时,竟将限制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作为降低关税的条件,包括阻止转口贸易、限制中资企业设厂、要求减少购买中国商品等。

这种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的长臂管辖行为,虽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但短期内,一些体量较小、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的国家,确实有可能在利益诱惑下产生动摇。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多年来,中国凭借完善的工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网络,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投资设厂。
中国已成为许多国家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从原材料供应到制成品出口,在全球经济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一些领域,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在加速推进,逐渐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全球经济正逐渐呈现出以中美为核心,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经济生态系统的趋势。

然而,“中美两分天下”这一论断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格局那么简单,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经济、政治与地缘因素。从经济层面看,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
美国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占据优势,拥有众多顶尖科技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而中国则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力雄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被誉为“世界工厂”。
这种差异使得两国经济既有竞争,也存在互补空间。尽管关税战导致双边贸易受阻,但在一些领域,双方企业仍有合作需求。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美企业在电池技术研发、智能驾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仍在继续。
从政治角度分析,中美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各自拥有不同的盟友体系与外交政策。
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全球构建了广泛的同盟网络,在国际事务中有较强话语权。
中国则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多边合作机制中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关税战背景下,两国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博弈也有所加剧,但同时也促使其他国家更加审慎地处理与中美两国的关系,寻求在大国竞争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地缘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美国地处北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国内市场,其地缘政治优势使其在西半球具有主导地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周边国家众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亚洲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不断增强。
不同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与经济合作中的辐射范围与重点区域存在差异,这也为全球经济的多极化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究竟是走向中美主导的二元格局,还是朝着更加多元、均衡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一方面,美国奉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如在关税战中的种种举措,短期内或许能凭借其强大国力维持一定优势,但从长期看,逆全球化潮流而动的做法将使其付出沉重代价。
众多国家在经历关税战冲击后,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刻认识,对美国优先的政策也会更加警惕。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寻求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可能会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举办进博会等一系列举措,中国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资源;“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与经济融合。
中美关税战虽已告一段落,但其对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中美两分天下”这一论断虽有一定现实依据,但未来全球格局的走向并非注定。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