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那会儿,9岁的小宋阳自个儿从长沙溜达到了北京,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外公——毛主席。
瞅着这惹人疼爱的小外孙,毛主席不由自主地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瓜,笑眯眯地问:“小家伙,这次特地来找外公,是不是有啥事儿呀?”
宋阳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委屈地说:“外公,我可是来证明自己清白的!”
一听宋阳正这么说,毛主席立刻就乐呵了起来,夸他:“小家伙,这主意不错!”
宋阳正,毛主席的外孙,他到底遭遇了啥委屈?为啥毛主席会那么夸奖他呢?
【遭人耻笑】
1944年那会儿,宋阳在长沙呱呱坠地,他是个地道的长沙伢子,从小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长大。跟村里那些小伙伴们,关系铁得很,玩得特别合得来。
从1953年起,他的日子突然间就没那么顺心了。
跟朋友们一块儿耍的时候,老有朋友会调侃我:“嘿,你老妈真是个‘大忽悠’,居然跟我们说她见过毛主席,逗我们玩呢!”
对对对,我老妈老是念叨,说那家伙就是个搞政治的骗子!
一听到这种话,宋阳正心里就特难受,他总会和小朋友们争辩起来,结果往往是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动手打架。
但他最在意的,其实不是和朋友们关系咋样,而是自己的妈妈得忍受那些闲言碎语。
有次,他跟妈妈一块儿出门去干活,结果被村里其他人在背后嘀咕,说他们闲话,像“骗人的家伙”这种话一直往耳朵里钻。
尽管妈妈陈国生当时啥也没说,但宋阳正回家后,却发现她悄悄躲在自己屋里擦眼泪呢。
那一刻,宋阳心里头火冒三丈,真想对那些诋毁他妈妈的人一一教训一顿。但即便是他这么小的年纪,心里也清楚,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啥问题。
然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挺大胆的点子。
他打算跑一趟北京,目的是去找毛主席照个相,好回去给村里人看看,证明他妈妈才不是人家说的那种骗子呢!
宋阳说行动就行动,悄悄地开始积攒去北京的车票钱。
他为了凑齐那笔钱,硬是咬牙坚持了半年,一滴麦芽糖都没舍得买,把老妈给的每一分钱都攒进了自己的小存钱罐里。
宋阳正的小心思,他妈妈陈国生早就瞧出来了,但她压根儿没往心里去。
想想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年代,一个才九岁的小孩,自个儿从长沙跑到北京,那真的是太难做到了。
可陈国生压根儿没想到,他儿子居然继承了他外公那股子说干就干的劲儿,短短不到半年,就把自己的计划给实现了。
1953年快过完一半时,宋阳好不容易攒够了去北京的车票钱。但没想到的是,他又碰上个难题,那就是他老妈看得紧,他压根就没机会溜去火车站。
直到有一天,陈国生在院子里忙活着,宋阳正瞅准了个空子找上了他。
干完活那会儿,陈国生心想得给长个子的儿子添件新衣,就叫上宋阳正,让他去银行取点钱来。
宋阳正觉得机会来了,立马跑进屋里,换了件衣服,然后把他私房钱全拿了出来,二话不说,当着老妈的面就往外冲。
陈国生忙完手头的活儿后,左盼右盼就是不见宋阳正回家。一直捱到了晚上,她这才猛然惊觉,儿子竟然不见了踪影。
她急着去找儿子,立马奔向了银行,结果银行的人告诉她,宋阳早已经取了钱溜走了,就是没回家。
陈国生一开始琢磨着,可能是天气太热,宋阳正跑河里凉快去了,于是赶紧联系了打捞队,让他们在河边找找。但河边的人都摇头,说那天压根就没瞅见宋阳正的影子。
接着,陈国生发动全村的人一起帮忙找儿子,但不管大家怎么找,翻遍了各个角落,就是没找到孩子的半点踪迹。
这时候,陈国生突然明白过来,宋阳正这家伙是真的跑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了。
想到这些,陈国生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喃喃自语:“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压根就不会去北京找舅舅了。”
【找舅舅】
1949年那会儿,陈国生正在家中忙活,他和村里的伙伴们一块儿挤到一台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发表的讲话。
后来,陈国生心里就琢磨着,特别想见一见毛主席。
会有这样的念头,主要是因为陈国生的舅妈是毛主席的亲妹妹毛泽建。
1950年的时候,陈国生给毛主席寄了封信,信里头他亲切地称呼毛主席为舅舅。
她心里头老想着能见见毛主席,跟他说说话,还盼着毛主席能给她找个活儿干。
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见面的要求,可一说到要给他安排工作,他立马就拒绝了。
这并不是说毛主席不讲人情味,而是因为他一贯的革命精神,让他不会为亲人开后门走关系。毛主席的那种坚定立场,让他不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去帮亲人办事。他始终坚守原则,不会因私废公。这并不是毛主席冷漠无情,而是他革命到底的决心和作风,让他无法为亲人动用特权。
接到毛主席的回信,陈国生心里乐开了花。她琢磨透了毛主席为啥不给她找工作,但一想到毛主席邀请她去中南海,她就高兴得不得了。
1951年那会儿,年中时分,陈国生把家里的事儿都安排妥当,跟丈夫说了几句让他好好干活的话,然后就拎起个包,一个人坐火车直奔北京去了。
这一路上,陈国生心里七上八下的,虽然他的舅舅是毛主席,但那可是咱们国家的大领导啊,他特别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啥。
但是,当她踏进中南海,一眼瞧见毛主席的那一刻,心里原本的忐忑不安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虽说毛主席和舅妈毛泽建在外貌上没啥相像,但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亲切和善,让陈国生立马就想起了那位温柔又大方的舅妈。
陈国生跟毛主席谈起了毛泽建的事儿,毛主席也顺便关心了下陈国生家里头怎么样。
陈国生想找毛主席帮个忙,给他安排个工作。他家里似乎遇到了些难事儿,所以在跟毛主席提这事儿的时候,眉头一直紧锁着。
一听毛主席这么说,陈国生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其实我就是特别想见见您,怕没机会,才找了个这样的由头。咱们家虽说不是啥大户人家,但新中国成立后,至少全家老小吃饱穿暖还是没啥问题的。”
听到这番话,毛主席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吩咐秘书给陈国生安排了一个为期几天的北京游玩行程,好好尽一尽自己的地主之情。
这次去北京,陈国生对毛主席的印象特别深。那位了不起的领袖,对她既亲切又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这让陈国生从心底里更加敬重毛主席了。
回到老家,陈国生立马就成了村里的明星人物。每天,家门口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想听听陈国生讲讲,毛主席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可陈国生这次走得匆忙,没顾上跟毛主席照个相。结果没多久,村里就开始流传起风言风语,说陈国生压根没去过北京,都是在忽悠大家呢。
这流言蜚语让陈国生有口难言,只能默默往心里咽。可陈国生压根儿没想到的是,这事儿差点儿让他失去了宝贝儿子。
【北京之旅】
宋阳正离开家后,直奔码头,打算坐船去武汉,到了武汉再换乘火车一路北上到北京。
可宋阳正年纪太小,售票员跟他说,得让家长来一下才能坐船。
没办法,宋阳正只好继续在码头走来走去,眼巴巴地看着一艘艘轮船从眼前开过。
当一位解放军和他的家属加入排队行列时,宋阳正又心生一计。他趁人不注意,悄悄溜进了解放军家属的队伍里,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混上了轮船。
宋阳一个人趴在轮船的窗户边,瞅着外面的江面,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他才九岁,就这么离开家,心里头肯定吓得慌。
但为了证明母亲的清白,宋阳可不怕那点害怕的感觉。
到了武汉,宋阳直奔火车站,打算买票,结果因为年纪太小,人家不卖给他。
多亏了有个热心肠的路人给宋阳正买了票,不然的话,他可真就要白跑一趟了。
到北京时,宋阳正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要是见不到毛主席,他连饭都吃不上,真的就陷入困境了。
宋阳本打算直奔中南海去,但突然间,他脑海里浮现出妈妈的话,说毛主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想见他的话,得先预约才行。
他就想着去找那个以前接待过他母亲的秘书田家英,想让田家英给搭个线,见见毛主席。
宋阳正没花多少时间就顺利找到了田家英的家。一见到田家英,他就直截了当地说:“叔叔,我来找我外公毛主席,您能帮我见见他吗?”
一听宋阳正的话,田家英整个人都懵了,心里直嘀咕,这家伙该不会是个小忽悠吧。
但瞧见宋阳正那一身邋遢样,他心里头一软,就没赶他走,还让宋阳正在自个儿家里头住了整整两天。
另一边呢,陈国生也琢磨过味儿来了,宋阳这是要去找毛主席呢。他赶紧给田家英写了封信,求田家英帮他找找孩子。
接到信的那一刻,田家英心里咯噔一下,立马反应过来,那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家伙,不就是毛主席的外孙宋阳正嘛!他一下子惊了。
这个9岁的小朋友,居然一个人就从长沙溜达到了北京!真是让人惊讶!
田家英心里琢磨着,便开口问宋阳正:“小伙子,你到北京来是打算做些什么呢?”
宋阳吸了吸鼻子,直接说道:“我就想找毛主席照个相,好给我妈平反昭雪!”
【和毛主席见面】
听说陈国生和宋阳正母子俩在村里的难处后,田家英心里头那个急啊,真想立刻就把宋阳正带到毛主席跟前去。
田家英明白毛主席平时工作挺忙,所以他就先把宋阳正安顿在家里,自己跑到毛主席那儿,跟主席简单说了说那个9岁小孩不远千里来找亲人的事儿。
听完这故事,毛主席微微一笑,说:“嘿,这小子还真有点像泽建小时候呢。你叫他过来,让我瞧瞧,顺道儿也给他妈捎个信儿,说她儿子挺好的。”
一瞅见宋阳正,毛主席立刻笑眯眯地拍了拍他的脑袋:“小伙子,你这回是干啥来了?”
宋阳正年少气盛,毫不畏惧,对着毛主席直截了当地喊话:“我就是想给我妈讨个公道!”
瞧着宋阳正这副模样,毛主席心里头那个喜欢劲儿更浓了,便随口问道:“嘿,你就一个人,从长沙那边咋过来的呢?”
听完宋阳正讲述他怎样搭轮船,又怎样坐火车,最后是怎么找到田家英的经过,连毛主席都忍不住乐开了怀,笑着说:“这小子,真有招儿!”
这次见面后,宋阳本想多陪陪外公毛主席几天,但毛主席心疼陈国生想儿子,就让宋阳在北京玩了几天后,安排张洪德同志把他送回了家。而且,毛主席还给陈国生写了封信,信里还夹了100块钱呢。
尽管毛主席没和宋阳正拍照留念,但张洪德亲自把宋阳正送回了老家。到了村里,他确认了陈国生的身份,这样一来,宋阳正也成功为母亲平反了。
这回,村里头没人再敢在陈国生背后嘀咕,也没人会说她是搞政治诈骗的了。
陈国生瞧见儿子回家后,激动得眼泪直掉,连声跟张洪德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洪德和毛主席看法挺一致,都挺看重那个九岁的宋阳正,觉得他特别棒。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陈国生和宋阳正这对母子,他们跟毛主席其实没有半点血缘联系。
陈国生的舅妈是毛泽建,说起来,她还是毛主席的亲堂妹呢。她被毛主席的母亲收养,就连“毛泽建”这个名字,也是毛主席亲自给取的。
后来,因为受到毛主席的影响,毛泽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和老公陈芬一起跟翻斗派对着干。那时候,他们还收养了陈芬妹妹的小孩,那孩子就是宋阳正的妈妈陈国生。
真可惜啊,毛泽建夫妻俩都栽在了反动派手里,没了性命。
1955年的时候,陈国生又一次应毛主席的邀请,来到了咱北京。
尽管宋阳未能同行,但陈国生的另一位千金宋峰的到来,无疑为毛主席增添了不少家庭欢聚的乐趣。
走之前,陈国生想了个法子让宋阳正闭嘴,他拉着女儿跟毛主席一块儿照了张相。
陈国生和毛主席没有血缘相连,但对陈国生而言,她的妈妈毛泽建还有舅舅毛主席,都是让她感到特别自豪的人。无论是谁提起,她心里都是满满的骄傲。
同时,毛主席那种革命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心里。就连他妹妹毛泽建的女儿,毛主席也是铁了心,决不让家里人搞特殊,走后门,这真的让人打心底里佩服。